第22章 庞士元被围,陆子璋救援(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辅佐汉室,重振三国》最新章节。
太极殿内,烛火摇曳。
先前还激荡着金戈铁马之声的空气,此刻却死一般地凝固了。
刘禅的嘴唇微微张着,脸上的血色褪得一干二净,他看着陆瑁,仿佛在看一个疯子。
诸葛亮那只从不离手的羽扇,不知何时已经滑落在地。
他只是怔怔地望着陆瑁,浑浊的眼眸里,是惊涛骇浪。
“不行!”
刘禅的声音,尖锐而颤抖,划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寂静。
“朕绝不答应!”
他几乎是吼出来的。
“中都护!你刚刚才说过,成都乃国之大脑,中枢绝不能轻易涉险!怎么转眼之间,你就要自己,亲赴险地?!”
“你让朕和丞相,如何向天下臣民交代!”
年轻的帝王,第一次在陆瑁面前,表现出如此激烈的情绪。
他的胸膛剧烈起伏着,眼眶泛红。
这不是帝王的威严,而是一个晚辈,对家中顶梁柱即将远行的,最本能的恐惧与挽留。
诸葛亮缓缓俯身,捡起了羽扇。
他的动作很慢,慢到每一个关节,都似乎在发出艰涩的响声。
“子璋。”
他重新坐直身体,声音沙哑。
“给一个理由。”
“一个,能说服我,也能说服陛下的理由。”
他没有像刘禅那样,激烈地反对。
但他平静的问话,却比任何咆哮,都更具分量。
“你我共事多年,我信你,不会无的放矢。但亲赴长安,兹事体大。稍有不慎,动摇的,便是我大汉的国本。”
陆瑁没有立刻回答。
他走到那巨大的沙盘前,静静地看着上面,犬牙交错的,红黑两色小旗。
他的背影,在烛光下拉得很长,投射在墙壁上,像一座沉默的山。
“理由……”
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
“理由就是,我们之前的计划现在已经行不通了。”
他转过身来,面对着刘禅和诸葛亮。
“我们都以为,我们的敌人是曹休。我们所有的布置,所有的算计,都是冲着他那十五万大军去的。”
他的手,在沙盘上,将代表曹休主力的那片黑色旗帜,轻轻拨到了一边。
“但我们都错了。”
“在曹休身边有一个真正可怕的人,那个人有灭国的能力。”
陆瑁的手指,指向了西线和东线,那两面迎风招展的“邓”字旗。
“邓艾。”
“丞相,此人,你我之前闻所未闻。可他一出手,便西破马岱、庞德十万大军,东拒士元六万雷霆之师。”
“他就像一个最高明的棋手,在马岱和庞德最志得意满的时候,当头一棒,打碎了他们的阵型。然后,他根本不理会这盘残局,立刻抽身,毫不停留,急行军数百里,又恰到好处地,出现在了士元最致命的攻击路线上。”
陆瑁的声音,在大殿中回响,每一个字都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寒意。
“丞相,士元何等样人?‘凤雏’之名,天下皆知。其用兵之诡,心思之奇,连你我,都时常感到惊艳。可就是这样的人物,却被这个邓艾,死死地挡在了阵前,寸步难行。”
“两人打了个旗鼓相当,丞相。”陆瑁摇了摇头。
“邓艾的防守,看似平平无奇,却滴水不漏,毫无破绽。他就像一个精于计算的算学大家,任你如何变化,他总能找到那个最优的解法,让你所有的努力,都化为乌有。”
诸葛亮和刘禅,都听得入了神。
他们仿佛能从陆瑁的描述中,看到那个在千里之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可怕身影。
“我们的合围之计,已经被他一个人,破掉了两路。现在,只剩下三叔的汉中军团。”
陆瑁的手指,移到了子午谷的出口。
“丞相,你觉得,在我们能想到的地方,这个邓艾,会想不到吗?”
“我敢断言,此刻的子午谷出口,必然也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就等着三叔一头扎进去!”
轰!
诸葛亮的脑中,像是被一道闪电劈中。
他瞬间想通了所有的关节,额头上,冷汗涔涔而下。
是啊!
邓艾既然能算出庞统的路线,又怎么会漏掉,更加显眼的子午谷?
如果张飞的五万大军,真的毫无防备地冲出去……
那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我才下令,让三叔立刻退兵。因为我们的计划,已经从根子上,就彻底失败了。”
陆瑁的声音,透着一股深深的疲惫。
他看着刘禅,目光灼灼。
“陛下,丞相。现在,你们明白了吗?我们的对手,已经换了。不再是曹休,而是这个邓艾。”
“要对付这样的人,寻常的将领,已经没有用了。魏延将军勇则勇矣,但于计谋一道,非其所长。士元虽奇,却被此人克制。庞德、马岱,更是已经败过一阵,心气已失。”
“放眼整个大汉,能与此人,在同一个层面上,掰手腕的,只有丞相与我。”
“丞相,需坐镇成都,调度全国钱粮,维系后方稳定,此乃国之根本,万万动摇不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所以……”
陆瑁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对着刘禅,对着诸葛亮,郑重地,躬身一拜。
“只有我去。”
“臣,必须去!”
“我要去长安,亲自坐镇。”
诸葛亮闭上了眼睛,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所有的犹豫与担忧,都已消失不见。
他对着刘禅,缓缓地点了点头。
“陛下,允了吧。”
“子璋,说得对。”
“此战,非他不可。”
得到丞相的支持,陆瑁并未露出喜色,他的神情,反而更加凝重。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整个大汉的命运,数百万人的生死,都压在了他一个人的肩上。
“臣,领旨。”
刘禅艰难地,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
就在君臣三人,达成共识,准备商议后续细节之时。
御书房的门,被人从外面,用一种近乎粗暴的方式,猛地推开。
一名浑身是血的禁军校尉,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他的声音,因为恐惧和急促,变得尖利无比。
“陛下!丞相!中都护!不好了!”
“东线……东线急报!”
陆瑁的心,猛地一沉。
东线?
不是庞统和邓艾,在僵持吗?
校尉将一卷,被鲜血浸透了小半的竹简,高高举过头顶。
“太尉大人他……他以身为饵,诈败诱敌,被邓艾识破,陷入重围!”
“如今,正率残部,死守……死守崤山!”
华山!
这两个字,像两柄烧红的铁锥,狠狠地扎进了陆瑁的耳朵里。
御书房内,刚刚凝结起来的,那种破釜沉舟的决绝气氛,被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彻底击得粉碎。
刘禅一个踉跄,险些从御座上摔下来,幸好被一旁的老宦官及时扶住。
“太尉……太尉他……”
年轻的帝王,面无人色,嘴唇哆嗦着,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诸葛亮的脸色,在一瞬间变得灰败。
他手中的羽扇,再次滑落,这一次,他甚至没有力气去捡。
庞统。士元。
那个总是带着几分玩世不恭的笑容,在智谋上唯一能与自己并驾齐驱的男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