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长板英雄落幕(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辅佐汉室,重振三国》最新章节。
他一见到三人,便再也,支撑不住,双膝一软,跪倒在地,悲声泣道:“陛下!丞相!中都护!家父……家父他……”
刘禅心中,那股不祥的预感,愈发浓烈。他快步,走下御阶,想要去扶赵统,手伸到一半,却停在了半空,声音,有些发颤。
“赵叔,他……他怎么了?”
赵统,伏在地上,泣不成声,断断续续地,说道:“家父……于三日前,夜里,在睡梦中……去了……”
“轰!”
刘禅只觉得,脑中一声巨响。他踉跄着,后退了两步,撞在了身后的龙案上。手中的一卷竹简,滚落在地,发出一阵沉闷的声响。
整个御书房,瞬间死寂。
只剩下,地龙中炭火,偶尔发出的毕剥声。
诸葛亮手中那柄从不离身的羽扇停住了。他看着伏地痛哭的赵统,那张波澜不惊的脸上,流露出一股深切的哀恸。
又一位跟着先帝从荆州一路走到今天的老兄弟,走了。
陆瑁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他的拳头在袖中,悄然握紧。赵云那个在长坂坡与他一起,七进七出,一身是胆的,白马将军。那个和他共事二十一年的朋友就这么走了。
“赵叔……”刘禅的嘴唇,哆嗦着喃喃自语。他的眼前,仿佛又浮现出,那个战火纷飞的长坂坡。那个将他紧紧护在怀中,浑身浴血,却依旧坚如磐石的身影。
那是,除了父母之外,他最温暖的依靠。
泪水,无声地从这位年轻天子的眼眶中滑落。
“陛下,节哀。”诸葛亮走到刘禅身边,声音沙哑。他想安慰,却发现任何言语,在此时都显得苍白无力。
刘禅深吸一口气,用袖子胡乱地,抹了一把脸。他再次看向赵统,眼神中多了一丝,天子应有的沉稳。
“赵叔,临终前,可有遗言?”
赵统,抬起头,从怀中取出一封用火漆封好的信件,双手高高捧起。“家父,弥留之际,神志不清,只是反复念叨,北伐……克复中原……他还说这封信,务必亲手交予中都护。”
交给,我的?
陆瑁一愣,上前接过那封,还带着赵统体温的信。
他拆开火漆,展开信纸。
信上的字迹,已不复当年的刚劲有力,显得有些颤抖。但字里行间,那股金戈铁马的气息,却依旧扑面而来。
信的内容很简单。
赵云在信中,分析了东三郡,所有优劣。从兵员构成,到将校性格,从粮草储备,到他预想中的几条秘密行军路线。最后他用,颤抖的笔迹,写下了他对未来北伐的,最后一点构想。
信的末尾,只有八个字。
“克复中原,以慰先帝。”
陆瑁捏着那封信,手指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他仿佛,能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将军,在油灯下耗尽最后一丝心血,写下这封托付之信的场景。
这不是遗书。这是一位老兵,对他这个继任者最后的交接。
“中都护?”刘禅的声音,将陆瑁从巨大的悲伤与震撼中拉了回来。
陆瑁缓缓抬起头,他将信小心翼翼地折好放入怀中贴身放好。
“陛下,丞相。”他的声音,异常平静,但平静之下却压抑着一股即将喷发的火山般的力量。“子龙,未走。他只是化作了,我大汉的军魂。”
“我等不能让他失望。”陆瑁的声音,陡然拔高。“东三郡,不可一日无主。赵统,你且在此为父守灵。大军暂由副将邓芝统领。严密封锁,子龙去世的消息,若有泄露,军法从事!”
“诺!”赵统,擦干眼泪,重重叩首。
陆瑁转过身,对着刘禅和诸葛亮深深一拜。
“陛下,让太尉大人庞统立刻前往东三郡主持大局。”
“准奏。”刘禅道。
“臣请,为镇东将军,发国丧,追谥号,厚葬于成都郊外先帝陵寝之侧。让这位为我大汉守护了一生的忠臣,可以,永远守护着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