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成都保卫战(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辅佐汉室,重振三国》最新章节。

成都的四门,在一阵阵令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声中,轰然关闭。那沉重的门闩落下时,发出的巨响,如同死神的宣判,敲打在城内每一个百姓的心上。

恐慌,如同一场无形的瘟疫,在城市的每个角落蔓延。哭喊声,奔跑的脚步声,夹杂着流言蜚语,让这座素来以安逸着称的锦官城,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嗡嗡作响的蜂巢。

然而,秩序,并未完全崩塌。

“堵死巷口!把所有能用的石头、木料都搬出来!”

“壮丁!所有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人,都到武侯祠前集合!官府发兵器,发粮食!”

董允的咆哮声,回荡在皇城前的长街上。他的官袍早已被汗水浸透,脸上满是烟尘,双目赤红,哪里还有半分侍中的儒雅。他就像一头被激怒的狮子,用最原始的吼声,强行将这群被吓破了胆的绵羊,重新聚拢起来。

在他的强力弹压与组织下,混乱的成都,竟是奇迹般地,开始运转起来。一群群面带惊恐却又被求生欲驱使的百姓,在官吏的指挥下,开始加固城防,搬运守城物资。

但这还不够。

董允很清楚,靠着这些临时武装起来的百姓,根本挡不住司马懿的虎狼之师。

他需要一支真正的军队。一支能在这绝境之中,创造奇迹的军队。

他猛地转身,冲向身边的副将,一把抓住他的领子:“王平将军呢?!无当飞军在哪里?!”

“回……回侍中,王将军,正在北城军营!”

“备马!”

董允翻身上马,不顾一切地向北城门狂奔而去。

北城军营,此刻已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一边,是临时被征调来的城防军,他们装备不整,人心惶惶,聚在一起交头接耳,脸上写满了对死亡的恐惧。

而另一边,则是一片沉默的肃杀。

五百名士卒,静静地盘坐在校场之上。他们个子不高,皮肤黝黑,身形精悍得如同山间的猎豹。每个人都在用油布,一丝不苟地擦拭着自己的兵刃,或是检查着箭矢的羽翎。他们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整个队伍,安静得可怕。仿佛即将到来的,不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血战,而是一次寻常的狩猎。

这,就是大汉最精锐的特种兵团——无当飞军。

一个男人,正站在队伍的最前方。他身材中等,相貌平平,脸上甚至带着几分庄稼汉的淳朴。他没有穿戴威风凛凛的将军甲胄,只是一身普通的皮甲。

他就是无当飞军的统帅,王平。

一个不识字,却被诸葛亮誉为“忠勇而严整”的宿将。

“王将军!”董允滚鞍下马,踉跄着冲到他的面前。

王平转过身,对着他,缓缓抱拳,动作沉稳有力。他没有问发生了什么,那双平静的眼睛,仿佛早已洞悉了一切。

“董侍中。”他的声音,带着浓重的巴蜀口音,不疾不徐。

“剑阁已失,司马懿大军,不日将至城下!”董允的声音都在颤抖,“成都安危,大汉国祚,全系于将军一身了!”

王平沉默了片刻。

他没有说什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豪言壮语。他只是伸出那双布满老茧的大手,拍了拍董允的肩膀。

“有我王平在。”

“有这五百弟兄在。”

“成都,丢不了。”

简简单单的三句话,却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山一般的力量。董允那颗几乎要跳出胸膛的心,竟是奇迹般地,平复了下来。

王平转过身,面向他那五百名沉默的士兵。

他没有拔剑,也没有怒吼。

他只是举起了三根手指。

一个简单的,只有无当飞军才懂的战术手令。

“哗啦——”

五百名士兵,如同一个人般,瞬间起身。动作整齐划一,没有发出一丝多余的声响。他们背起箭囊,拿起战刀与藤牌,沉默地,跟在了王平的身后,向着北城的城墙,大步走去。

他们走过那些惊慌失措的城防军身边,目不斜视。那股冰冷的,尸山血海中磨砺出的杀气,让那些嘈杂的士兵,不自觉地闭上了嘴,敬畏地为他们让开了一条道路。

……

成都城外,官道之上。

司马懿勒马而立,眯着眼睛,看着远处那座在晨曦中若隐若现的巨大城池。

他的脸上,带着一种智珠在握的微笑。

“父亲,成都城门紧闭,看样子,是想负隅顽抗了。”司马师策马来到他的身边,语气中带着一丝轻蔑。

“垂死挣扎罢了。”司马懿淡淡地说道,“关羽战死,诸葛亮和陆瑁去了汉中。此刻的成都,不过是一座空有坚城,却无良将的死城。城内君臣,怕是早已吓破了胆。”

他看了一眼身边同样兴奋的次子司马昭,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传令下去,大军暂缓前行,原地休整。我要让城里的人,多品尝一会儿,绝望的滋味。”

“父亲高明!”司马师抚掌笑道,“待那陆瑁得知成都危急,千里回援,必然人困马乏。届时我们以逸待劳,正好将这支汉军精锐,一举全歼于成都城下!一战,可定天下!”

司马懿满意地点了点头。

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他仿佛已经看到,刘禅跪在他的脚下,献上玉玺。而那个让他屡次吃亏的陆瑁,在看到成都城破,家国尽丧之后,会是何等崩溃的表情。

然而,就在这时。

“咚——!咚——!咚——!”

沉闷而又极富节奏感的战鼓声,突然从远处的成都城墙之上传来。

那鼓声,不急不缓,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压迫感,如同巨人的心跳,让正在休整的魏军将士,心头莫名一紧。

司马懿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

他举目望去,只见成都那高大的北城墙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排排黑色的身影。

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在城头之上,迅速而有序地,进入了各自的防守位置。一面绣着“王”字的将旗,在晨风中,缓缓升起。

旗帜之下,一名身穿皮甲的将领,正抱着双臂,冷冷地,向着这边望来。

隔着遥远的距离,司马懿仿佛都能感受到,对方那平静而又充满杀机的眼神。

这……不是一群吓破了胆的乌合之众。

这是……一支真正的精锐!

“那是什么人?”司马懿皱起了眉头,一种不祥的预感,在他心头悄然浮现。

他身边的司马师,也收起了轻视之心,凝神望去。

“看旗号,似乎是……王平?”

“王平?”司马懿念叨着这个名字。他想起来了,是那个跟随诸葛亮南征,平定南中叛乱的悍将。

可他手下,何来如此精兵?

“父亲,不管他是谁!”司马师眼中闪过一丝狠戾,“区区数千人,也想螳臂当车?待我率三千铁骑,一轮冲锋,便可踏平此城!”

司马懿没有说话,他只是死死地盯着城墙上那面“王”字大旗。

他身边的魏军将士,已经开始发出一些不耐的骚动。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最后的困兽之斗,一鼓作气便可拿下。可主帅却迟迟没有下令。

“父亲,”司马师再次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何须迟疑?不过是些残兵败将,虚张声势罢了!”

“虚张声势?”司马懿缓缓摇头,眼睛却未曾离开城头分毫。他的手指,在马鞍上无意识地敲击着,发出沉闷的声响。“子元,你看他们的阵型。你看那些士兵的站姿。那不是装出来的。那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才有的气。”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有些冷:“我原以为,成都城内,只有一群待宰的羔羊。没想到,诸葛亮还给我留下了一条看门的老狗。”

“狗,终究是狗。”司马师不以为然地冷哼一声,“再凶的狗,也挡不住虎狼。孩儿请命,愿为先锋,为父亲叩开这成都城门!”

“不。”司马懿终于收回了目光,他转头看向身侧一名膀大腰圆的将领,“牛金。”

“末将在!”那将领立刻应声,声音洪亮如钟。

“你带本部三千人马,去探一探。”司马懿的语气平淡无奇,仿佛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不用急着破城。我只要你,试出他们的斤两。”

“末将遵命!”牛金大喜,他早就按捺不住了。在他看来,这简直是白送的头功。

“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