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他想战。那我们,便陪他,好好地,战上一场!(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辅佐汉室,重振三国》最新章节。

书房之内,灯火摇曳。

陆瑁长身而起,那一拜及地的大礼,行得是如此郑重,如此决绝。

他那张一向沉稳如山的脸上,此刻竟是泪痕满布,神情激动到难以自已。

诸葛亮彻底被陆瑁的反应惊住了。

他,活了半生,见过无数人。

有,忠贞死节之士,在他面前慷慨陈词。

有,智计过人之辈,与他彻夜长谈。

更有,那九五之尊的先帝,对他三顾茅庐,托付江山。

但他从未见过任何一个人,会因为读了他的一篇奏疏,而激动到,如此失态,如此情难自禁。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钦佩。

这是一种,仿佛跨越了时空,洞悉了他所有心事,所有苦楚,所有未曾言明的,悲壮与孤独之后,所产生的最深刻的灵魂共鸣!

“子璋……快快请起!”

诸葛亮连忙上前,亲手将陆瑁搀扶起来。

他,触碰到陆瑁的手臂,只觉得那一向坚如磐石的臂膀,此刻竟在微微颤抖。

他,看着陆瑁那,通红的双眼,与那近乎朝圣般的神情,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不解。

他,困惑。

但他却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那份,不含任何杂质的赤诚!

“丞相……”陆瑁被扶起身后,依旧难掩激动声音,带着一丝哽咽“瑁,失态了。”

“但,瑁,实在是控制不住。”

“此表,一字一句,皆是血泪!一词一语,皆是肝胆!”

“瑁,读的不是一篇文章。而是,丞相您那一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子之心啊!”

“‘天下,后世,所有读过此文,感念丞相忠义的读书人……’”诸葛亮,轻轻地,重复着,陆瑁方才的话,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迷茫。

他,不明白,为何,陆瑁,会用,“天下后世”这四个字。

仿佛,他已经看到了百年,甚至千年之后的景象。

这种感觉很荒谬。

但又真实得让他心惊。

他看着眼前这个让他越来越看不透的年轻人。

这个,既有赵子龙之勇,又有法孝直之奇,更有他自己之稳的年轻人。

他,忽然产生了一个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大胆的念头。

或许……

或许,他真的能看到一些自己看不到的东西?

或许,他便是上天赐予,这风雨飘摇的大汉,那最后的一线生机?

“子璋。”诸葛亮,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波澜,缓缓地说道,“亮,不过是,尽人臣之本分罢了。先帝,知遇之恩,托孤之重,亮,万死不敢忘。”

“你能读懂亮心中之苦,亮此生足矣。”

他重新拉着陆瑁回到座位上。

亲自为他,斟了一杯温热的茶水。

“夜,深了。喝杯茶,暖暖身子。”

陆瑁接过茶杯,双手依旧在颤抖。

他知道自己刚才的失态,已经引起了诸葛亮的怀疑。

但他不后悔。

有些情感,是无法伪装的。

有些敬意,是必须表达的。

他,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温热的茶水,顺着喉咙流下,却浇不灭,他心中那熊熊燃烧的火焰。

他,闭上眼睛。

那篇,荡气回肠的《出师表》,依旧在他的脑海中,反复回荡。

字字,句句,都化作了,一个个鲜活的画面和最终的不甘与遗憾。

无数的情感,在他的胸中,交织,碰撞,激荡!

他,缓缓地,睁开眼睛,看着窗外那深邃的夜空。

他,想为这篇文章,写一首诗。他想用自己所能想到的,最精炼最深刻的语言,来概括这篇,千古名篇的伟大!来描绘,眼前这个伟大灵魂的,孤独与悲壮!

他,看着诸葛亮,郑重地说道:“丞相,可否借笔墨一用?”

诸葛亮,虽然心中充满了疑惑,但还是点了点头,指了指一旁的书案。“自可,随意。”

陆瑁,走到书案前。他,没有丝毫的犹豫。他提起,那杆还残留着,诸葛亮体温的,韦诞笔。他,铺开一张,洁白的蜀纸。他,深吸一口气,将方才,那,汹涌澎湃的,所有情感,尽数灌注于笔尖!

随即,他,挥毫泼墨,笔走龙蛇!一行行,苍劲有力,却又带着,无尽悲意的楷书,在纸上一气呵成!

这,既是,为,眼前的诸葛亮,而作。

也是,为,那历史长河中,永不磨灭的武侯之魂而作!

《咏出师表》

先帝遗诏托孤重,

布衣南阳起卧龙。

三顾茅庐天下动,

二十一年如一梦。

不为富贵不为名,

只为苍生复大汉!

临表涕零不知语,

一字一泪一忠魂。

鞠躬尽瘁死而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