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江东之议(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辅佐汉室,重振三国》最新章节。
在陆瑁和他谈话后的当天下午,一艘悬挂着东吴大都督令旗的快船,便悄无声息地驶离了江夏港。船上,没有随从,没有护卫,只有陆逊一人,立于船头。江风猎猎,吹动着他儒雅的长袍,也吹乱了他那颗,早已不再平静的心。
他没有选择等待三日。因为他知道,他弟弟陆瑁抛出的,是一个他,乃至整个东吴,都无法独自承受的重量。此事,必须,也只能,由江东的最高主宰——吴王孙权,亲自决断。
船行如飞,日夜不休。陆逊一路无言,只是静静地看着那不断向后倒退的江岸。他的脑海中,反复回响着陆瑁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那份属于兄弟的温情,与那份属于敌帅的冰冷,如同两条毒蛇,在他的心中,反复噬咬,让他寝食难安。
两日后,快船抵达建业石头城。陆逊没有片刻耽搁,甚至未曾返回自己的府邸,便直接策马,亲自前往巍峨的建业王宫,面见吴侯。
吴王宫,孙权,这位碧眼紫髯的江东之主,正饶有兴致地,欣赏着一柄新得的宝剑。
当听闻大都督陆逊,不经传召,星夜来见时,他先是一愣,随即,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知道,若非军情紧急到了极点,以陆逊那沉稳如山的性情,绝不会如此“失仪”。
他屏退了左右,独自在书房,等待着自己最倚重的这位肱股之臣。
当陆逊推门而入,带着一身的风尘与难以掩饰的疲惫,出现在他面前时,孙权的心,猛地向下一沉。
“伯言,何事如此惊慌?”孙权放下宝剑,沉声问道。
陆逊没有行那些繁文缛节,他只是对着孙权,深深一揖,然后,用一种前所未有凝重的语气,说道:“主公,臣弟陆瑁……来了。”
“陆瑁?”孙权眉头一皱,“蜀汉的那个中都护?他带了多少兵马?竟敢犯我江夏?”
“不。”陆逊缓缓摇头,眼中,是无尽的苦涩,“他没有带一兵一卒。只有一人,一骑,一枪。”
孙权闻言,更是惊疑不定。
陆逊没有再做任何铺垫,他将自己与陆瑁在书房内的那场对话,从最初的兄弟叙旧,到最后的图穷匕见,一字不漏地,全部复述给了孙权。
他详细地描述了陆瑁那两个,非生即死的选择。
“……以黄河为界,共分之。”
“……先,踏平江东!”
当陆逊说完这一切,整个南书房,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窗外的蝉鸣,依旧不知死活地,聒噪着。
孙权静静地听着,他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惊疑,到中途的愤怒,再到最后的,冰冷。那双碧绿色的眼眸中,燃烧着一团,足以将人焚烧成灰烬的,帝王之怒!
“好……好一个陆子璋!”
他猛地一拍桌案,那柄刚刚还在他手中把玩的宝剑,被震得“嗡嗡”作响!
“他以为他是谁?苏秦张仪吗?竟敢孤身一人,便想在我江东,玩这合纵连横的把戏!他将我孙权,将我江东数十万将士,视作何物!”
“来人!”孙权怒吼道,“传我王令!命江夏守将,立刻将那陆子璋,给我就地擒下!”
然而,陆逊却并没有动。他只是抬起头,迎向孙权那暴怒的目光,声音沙哑地说道:“主公,不可。”
“为何不可!”
“因为,他敢来,便已算准了,我们,不敢动他。”陆逊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力感,“主公,子璋此人,谋定而后动。他所言,句句是威胁,但句句,也都切中了我江东的要害。关羽,尚在荆州。我军若动子璋,关羽必起倾国之兵,水陆并进。届时,就算我们能守住江夏,整个江东的西线,也必将,再次陷入一片火海。”
“更何况……”陆逊顿了顿,说出了最让他忌惮的一点,“为了杀一个陆瑁,而让我江东,陷入无休止的内乱与恐慌之中,值得吗?”
孙权的胸膛,剧烈地起伏着。他死死地盯着陆逊,那双碧眼中,怒火,渐渐被一种冰冷的、属于君主的理智所取代。
他知道,陆逊说的,都是对的。
这个局,从陆瑁踏入江夏城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做成了一个死局。
杀,杀不得。
赶,赶不走。
唯一能做的,便是……坐下来,谈。
“唉……”
许久,孙权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他颓然地,坐回到了王位之上,整个人,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
“伯言,你……让孤,颜面何存啊……”
陆逊跪倒在地,叩首道:“主公,臣,无能。但此事,已非臣一人,所能决断。它关乎我江东的国运,关乎我孙氏的百年基业。臣恳请主公,明日,召开朝会,集思广益,共商对策!”
孙权闭上了眼睛,挥了挥手。
“准了……”
第二日,建业,太初宫,朝议大殿。
江东朝堂之上,掀起了自夷陵之战以来,最大的一场轩然大波!
当孙权将陆瑁的“两个选择”,公之于众时,整个大殿,瞬间,如同被投入了一块巨石的油锅,彻底炸开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文武大臣,意见不一。激烈的争吵,甚至,盖过了殿外夏日的雷鸣。
以大将朱桓为首的“鹰派”,首先发难。
朱桓,字休穆,乃江东宿将,性情刚烈,作战勇猛。他一步踏出,声如洪钟:
“大王!奇耻大辱!奇耻大辱啊!想我江东,带甲之士数十万,战船数千艘!自先主公讨逆以来,何曾受过如此胁迫!那陆瑁,不过一黄口孺子,竟敢孤身一人,便对我江东,下此战书!若不将其擒来,碎尸万段,我江东武将的颜面,何在!大王的天威,又何在!”
“朱将军言之有理!”另一员大将全琮,亦是满脸愤慨,“他陆瑁,有何底气,敢言‘踏平江东’?依臣之见,此乃虚张声势,恫吓之言!我们只需将计就计,先擒下陆瑁,再发兵,直取荆州!一雪昔日之耻!”
这番话,说得在场的武将们,个个热血沸腾,纷纷附和。他们认为,陆瑁和蜀汉,太过分,简直是欺人太甚!
然而,以太傅张昭为首的“元老派”,却立刻泼上了一盆冷水。
张昭,字子布,乃江东两代元勋,为人持重,思虑深远。他拄着鸠杖,颤巍巍地走出,声音,虽苍老,却无比清晰:“大王,诸位将军,稍安勿躁。匹夫之勇,可逞于一时,却不可,用于国之大事。”
他浑浊的目光,扫过朱桓等人,缓缓说道:“陆瑁,固然狂悖。但,其言,却非虚言。老臣敢问,若我军,真的擒了陆瑁,关羽,会否出兵?”
“他敢!”朱桓怒道。
“他为何不敢?”张昭反问道,“关羽此人,一生傲上而不忍下,爱卒而骄士大夫。陆瑁,既是其女婿,又是其同袍。我军若动陆瑁,无异于,触其逆鳞!届时,他必起荆州之兵,与我军,死战到底!那,正中了曹魏的下怀!”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更加现实,也更加屈辱的方案。
“老臣以为,蜀汉如今,复雍凉,克长安,定南中,其势,已远胜于昔日。其北伐之心,更是路人皆知。正所谓,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与其,与蜀汉交恶,不如……连魏抗蜀!”
“连魏抗蜀?!”这个提议,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不错!”张昭的声音,变得无比凝重,“曹魏虽是国贼,但,其国力,终究强于蜀汉。我江东,若想自保,唯有,在魏、蜀之间,寻求平衡。如今,蜀强,则我等,当助魏。待将来,魏强,则我等,再助蜀。如此,方能,让我江东,立于不败之地!”
张昭的这番话,代表了江东,一大批士族元老的心声。他们不关心谁是正统,只关心,江东的基业,能否,万世长存。
就在两派,争执不下之时,丞相顾雍,终于开口了。
顾雍缓缓出列,先是对着孙权,一揖到底,然后,才不急不缓地说道:
“大王,张太傅之言,乃老成谋国之论。然,雍,以为,尚有不妥之处。”
“曹魏,乃篡汉之国贼。我江东,虽偏安一隅,却终究,亦是汉臣。与贼为伍,名不正,则言不顺。此其一。”
“其二,曹魏与我江东,亦有宿怨。合肥城下,我数万将士之血,尚未干涸。此时联魏,无异于,与虎谋皮,焉知那猛虎,不会反噬?”
他顿了顿,将目光,投向了,一直沉默不语的,陆逊。
“大都督,方才言,陆瑁,给出了两个选择。依雍之见,我们,或许可以,考虑,第一个。”
“什么?!”满朝皆惊!
顾雍却没有理会众人的惊讶,继续说道:“答应陆瑁的条件,共分天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