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新时代的到来(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辅佐汉室,重振三国》最新章节。
成都皇宫,正殿之上,缟素被暂时撤去,换上了代表着皇权交接的,庄严的仪仗。
新君刘禅,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身着冕服,头戴冠冕,一步一步,登上了那座他既熟悉又陌生的,至高无上的龙椅。
他的脸上,还带着一丝少年的稚气与悲伤,但眼神中,却也努力地,想要展现出属于帝王的威严。
登基大典,由丞相诸葛亮,与中都护陆瑁,共同主持。
诸葛亮手捧先帝遗诏,再次当众宣读,申明新君继位的合法性与正统性。
陆瑁则手持传国玉玺,代表着军方与辅政大臣,将这象征着天下权柄的神器,郑重地,交到了新君刘禅的手中。
“陛下,请受玉玺。”
刘禅伸出还有些颤抖的双手,接过了那沉甸甸的玉玺。当他的手指,触碰到那冰凉的玉石时,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太子,而是,大汉的皇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殿下,文武百官,山呼海啸,齐齐跪倒在地。
新的时代,在这一刻,正式开启。
简单的登基仪式结束后,诸葛亮以丞相之名,当庭宣布了几项稳定大局的决定:
一、 尊大行皇帝为“汉昭烈皇帝”,庙号“烈祖”,以彰其不世之功。
二、 尊吴皇后为皇太后,居长乐宫。
三、 大赦天下,与民更始,以示新君之仁德。
四、 全国继续服丧,具体礼仪由礼部会同博士,颁行天下。
五、 昭烈皇帝梓宫暂奉于宫中正殿,由皇家禁军日夜守护,待万年陵寝修筑完毕后,再择吉日隆重安葬。
六、 新皇年号改元“建兴”,寓意继承先帝遗志,建立兴复之功。
各项事宜宣布完毕,新帝刘禅在群臣的簇拥下,神情肃穆地退回后宫。他稚嫩的肩膀,从此刻起,正式扛起了四百年大汉的国祚。
百官散去后,诸葛亮并未休息,而是立刻召集了陆瑁、赵云、以及侍中董允、中郎将费祎、尚书令蒋琬等核心成员,于偏殿议事。这,是建兴朝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核心会议。
“陛下登基仪式已毕,朝局算是初步稳定。”诸葛亮揉了揉疲惫的眉心,他已经两夜未曾合眼,但精神依旧矍铄。“但眼下,仍有几件大事需刻不-容缓。”
他的目光,首先看向费祎:“文伟,各地,特别是南中、江州等地,对先帝宾天、新君即位的反应如何?可有异动?”
费祎手持文书,起身拱手道:“回丞相,各地文书已陆续发出,派往各地的信使亦在严密监控之中。目前除了一些地方豪强略有观望外,大部分郡县尚算平稳。只是南中方面,虽已加派人手安抚各部首领,送去厚礼,暂时未有大规模异动的情报。但建宁太守雍闿等人之心,不得不防。”
诸葛亮沉重地点头:“南中乃心腹之患,蛮夷反复,非一日之寒。待国丧之后,必须设法彻底解决。此事,还需子璋你多费心思,你的情报网遍布天下,可先行收集情报,预作筹谋。”
他又转向赵云和陆瑁:“子璋、子龙,国丧期间,成都及周边防务绝不可松懈。曹魏、东吴那边,想必很快就会得到我朝国丧的消息,他们的反应,将是我等面临的第一个重大考验。必须严密布防,特别是东部和北部边境。”
陆瑁沉声道:“丞相放心,东部荆州一线,臣已密信元直,请他协助岳父稳定防务。永安宫方向,亦有陈到将军的白毦兵驻守,可随时策应荆州。”
赵云接口道:“汉中魏将军处已有回音,他来信说,人可死,汉中不可失,誓死镇守汉中,绝不负先帝所托。凉州翼德与士元,虽悲痛万分,亦已加强戒备。成都禁军及城防,末将亦已安排妥当,请丞相宽心。”
诸葛亮微微颔首,听着这一条条有条不紊的回报,他那颗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他目光扫过众人,声音中充满了坚定与期许:“先帝大业未竟,我等身负托孤之重,前路艰险,波诡云谲,唯有同心同德,励精图治,方能上报先帝知遇之恩,下安黎民百姓。接下来的日子,诸位,辛苦了。”
在场众人,无论文武,皆起身离席,对着诸葛亮,对着这位大汉帝国的擎天之柱,深深一揖。
众人齐声道:“敢不效死,以报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