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天下是你们男人的,可你,是我的。(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辅佐汉室,重振三国》最新章节。

一声“愿为主公效死”,字字千钧,在简朴的茅屋中回响。

刘备闻言,积压在心中多日的焦虑与渴望,在这一刻尽数化为狂喜的泪水。他紧紧握住马良的手,仿佛握住了安定天下的基石,激动得难以言语:“先生肯出山,乃汉室之幸,万民之幸啊!备得先生,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马良被刘备的至诚深深感动,他再次一揖,道:“主公过誉了。良不过一介书生,能遇主公这等仁德之主,方是良三生之幸。愿为主公尽绵薄之力,万死不辞!”

一旁的关羽,此刻那张素来威严的脸上,也露出了由衷的敬佩。他上前一步,对着马良一抱拳,声音沉稳而洪亮:“先生之才,关某今日方知。日后军国大事,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这简单的一句话,从孤傲的关云长口中说出,其分量之重,远胜千言万语。这代表着刘备集团武将之首,对这位新加入的文臣的最高认可。

陆瑁更是心悦诚服,他上前一步,以晚辈之礼恭敬地说道:“季常先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晚辈定当在先生与军师身边,好生学习,为主公分忧。”

刘备见状,心中更是高兴。他一手拉着马良,一手拍着关羽的肩膀,笑道:“好!好啊!文有孔明、元直、季常,武有云长、翼德、子龙、子璋,文武一心,何愁大业不成!”

他转头对马良道:“备已决意,拜先生为从事,即刻随我返回公安,参赞军机,总领荆州文书,安定民心士心!不知先生,何时可以启程?”

马良略一沉吟,道:“主公厚爱,良感激不尽,自当即刻追随。只是……家中尚有老母与四位兄弟,需稍作安顿与告别。”

刘备闻言,立刻大包大揽道:“先生放心!您的家人,便是备的家人!备当即刻派人,将伯母与诸位令弟,一同接到公安城中,备下府邸,好生奉养,绝不让先生有后顾之忧!至于告别,我等便在此等候先生。”

说着,他想起了伊籍之前提过的话,又关切地问道:“听闻先生之弟马谡,亦是少年英才,不知可愿随先生一同出仕,兄弟同心,共辅汉室?”

马良心中又是一暖,他没想到刘备竟连自己兄弟的名字都记得如此清楚,这份礼贤下士的细致,让他愈发坚定了追随之心。他微笑道:“舍弟幼常,性情跳脱,颇有才具,但尚需磨砺。主公若不嫌弃,良自当说服他同往,在主公帐下听用,以为磨炼。”

“好!太好了!”刘备抚掌大笑,“‘马氏五常’,我得其二,实乃天助我也!”

当下,马良便将刘备亲自来访、自己决意出山之事告知了母亲与兄弟。马母深明大义,勉励其辅佐明主,建功立业。马谡听闻刘备礼遇,又素来仰慕兄长,亦欣然同意同行。

一个时辰后,马良兄弟二人收拾好行囊,与刘备一行人汇合。刘备留下一队亲兵与伊籍,负责护送马家全家迁往公安,自己则与关羽、陆瑁,带着马良、马谡兄弟,踏上了归途。

归途的气氛,与来时截然不同。来时是忐忑与期盼,归途则是满满的喜悦与希望。

路上,刘备与马良并辔而行,不断地向他请教荆州各项事务的处理方法,从农桑、水利到兵员、赋税,无所不谈。马良对答如流,条理清晰,所提建议无不切中要害,让刘备越听越是钦佩。

关羽则依旧沉默寡言,但那双丹凤眼却不时地看向谈笑风生的马良,眼神中充满了认可。他知道,这位白眉先生的加入,将极大地分担诸葛亮的压力,让整个刘备集团的运转更加稳固。

而陆瑁的目光,则更多地停留在了跟在马良身后的那位年轻人——马谡身上。

马谡,字幼常。他年纪与陆瑁相仿,面容俊秀,眉宇间带着一股掩饰不住的聪慧与傲气。此刻他正与兄长并肩而行,偶尔插话,言辞犀利,见解独到,引得刘备连连称赞。

看着意气风发的马谡,陆瑁的心情却有些复杂。

作为一名穿越者,他的脑海中储存着这个时代未来百年的走向。当“马谡”这个名字与“失街亭”那三个血淋淋的大字联系在一起时,他的心中便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重与惋惜。

“言过其实,不堪大用。”这是刘备对他的评价。

然而此刻,陆瑁看着眼前这个谈笑间闪烁着智慧火花的年轻人,却又觉得那八个字的评价,或许并不完全公允。马谡的才华是真实不虚的。他对兵法的理解,对战局的推演,往往能跳出常规,直指核心,展现出惊人的天赋。这种天赋,甚至在某些方面,比按部就班、稳扎稳打的马良更加耀眼。

陆瑁心中明镜似的:马谡之才,是顶级谋士之才,而非统军将帅之才。

他就像一把锋利无比的手术刀,适合在参谋部里,在地图前,为统帅剖析战局,制定精妙的作战计划,甚至出奇谋、行诡道。他的战场,应该是在中军大帐,在方寸之间。但若将这把手术刀交给他,让他亲自去主刀一场大规模的战役,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场局势和复杂的人心士气,他那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经验的弱点便会暴露无遗。他会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忽略部将的建议,最终导致“纸上谈兵”的悲剧。

“可惜了……”陆瑁在心中暗暗叹息。一个顶级参谋的苗子,却因为被放错了位置,最终身死名裂,还断送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最好机会,成为了千古遗恨。

“子璋,你在想什么?如此出神?”刘备温和的声音将陆瑁从沉思中拉了回来。

陆瑁回过神,看到刘备、马良兄弟等人都正好奇地看着自己。他连忙收敛心神,微笑道:“回主公,瑁是在赞叹季常先生与幼常先生之才。有二位先生相助,我军如虎添翼,瑁心中高兴,一时走了神。”

刘备哈哈大笑,指着马谡对陆瑁说道:“子璋,你与幼常年岁相仿,皆是我军未来的希望。日后当多亲近,多交流。幼常善谋,你善战,你们二人若能珠联璧合,必能成为一段佳话。”

“主公谬赞了。”马谡对着陆瑁拱了拱手,眼中带着几分审视与少年人的好胜心,“陆将军智勇双全,威名远扬,谡久仰大名。日后还望陆将军不吝赐教。”

“幼常先生客气了。”陆瑁也回了一礼,态度谦和,“我不过一介武夫,于行军打仗或有些许心得。论及谋略,还需向先生多多学习。”

他看着眼前的马谡,心中暗下决心:既然我来到了这个时代,就绝不能让街亭的悲剧重演。马谡这块璞玉,必须用在对的地方。未来,一定要想办法,让他成为一名出色的参谋,而不是一个失败的将军。或许,我可以……

回到公安后的当夜,刘备再摆盛宴,正式向全军文武介绍马良、马谡兄弟。席间,刘备正式任命马良为左将军从事,总领荆州文书,参赞军机;任命马谡为议曹从事,随军听用。

回到公安城的当夜,太守府内再次灯火通明,笙歌鼎沸。

刘备为显对马氏兄弟的极度重视,再摆盛宴,正式将二人引荐给麾下全体文武。宴会的气氛比上一次庆功宴更加热烈,因为所有人都明白,人才的加入,比攻城略地更能奠定基业的长久。

大堂之上,刘备高居主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身旁,诸葛亮羽扇纶巾,神情欣然。他早已从伊籍处听闻了马良的“荆州策”,对此深表赞同,认为马良的加入,能极大地补全自己在政务和内治方面的短板,让自己能更专注于对外的宏观战略。

堂下,关羽、陆瑁等众将依次列坐,徐庶、孙乾、简雍等文臣亦齐聚一堂。所有人的目光,都好奇地投向了主位下方两个陌生的席位。

酒过三巡,刘备缓缓起身,满堂的喧嚣瞬间平息。

他领着马良、马谡兄弟二人,走到大堂中央,朗声对众人介绍道:“诸君!备今日,要为我等这个大家庭,引荐两位旷世之才!”

他先是指向马良,声音中充满了骄傲:“这位,便是襄阳马季常先生!乡人有言:‘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备昨日亲往拜访,得闻先生一席话,方知安邦定国之真谛!其才,足以安天下;其德,足以抚万民!”

说罢,刘备转身,对着马良深深一揖,郑重宣布:“我今奉汉献帝诏,以左将军领荆州牧,在此,我正式任命马良先生为左将军从事,总领荆州往来文书,参赞军机,为我谋划方略,安定人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