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赵子龙计取桂阳(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辅佐汉室,重振三国》最新章节。

读罢,赵云的脸上,再次露出了那丝若有若无的微笑。这微笑,在使者看来,似乎是满意与欣慰;但在赵云的心中,却是对这拙劣计谋的洞悉与不屑。

“好,好,好!”赵云连说三个“好”字,他站起身,走到使者面前,亲手将他扶起,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赵太守深明大义,实乃汉室之幸,亦是桂阳百姓之福!你回去告诉赵太守,就说吾明日午时,定当单骑赴会,入城受降!”

使者见赵云竟如此轻易地便答应了,心中狂喜。他原以为还要费一番口舌,却没想到赵云竟如此“轻信”,果然是自恃武勇,有勇无谋之辈!他连连称谢,心中暗自得意,仿佛已经看到了赵云被擒的场景。

“将军请稍候,”赵云却又叫住了他,他从案上取过一个酒壶,亲自为使者斟满一杯酒,递到他面前,“使者一路辛苦,此酒权当为使者庆功,也预祝你我两家,明日化干戈为玉帛。”

使者受宠若惊,连忙接过酒杯,一饮而尽。他只觉得这酒醇香无比,心中对赵云的轻视又多了几分。他再次拜谢后,便兴高采烈地离开了军营,赶回桂阳城向赵范报喜去了。

待使者走后,赵云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沉静。他回到座位上,目光再次投向那封“降书”,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寒芒。

“将军,此计恐有诈!”一名跟随赵云多年的副将上前一步,担忧地说道,“赵范若真心归降,理应自缚出城,前来我军大营请降,岂有反让主帅单骑入城受降之理?此举分明是鸿门宴,城中必有埋伏啊!”

赵云微微颔首,他拿起那封降书,在烛火上轻轻晃动,语气平静地说道:“吾又岂会不知其中有诈?赵范此人,好名重利,却无大勇。他既不愿战,又不甘降,便想出此等拙劣计谋,妄图生擒于我,以求奇功。他以为吾会因自恃武勇而中其圈套,却不知,这正是我军兵不血刃,夺取桂阳的绝佳时机。”

副将闻言,眼中露出不解之色。

赵云走到地图前,指着桂阳城,沉声分析道:“赵范设此计,必然会在城中布下重兵,只待吾单骑入城,便会四面合围。他所有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在如何擒获我一人之上。而这,便是我军的机会!”

他转过身,目光如电,扫视着帐内众将,声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吾将将计就计!明日,吾会依约单骑前往桂阳城。但在吾身后,你等需点齐三千精兵,悄然跟随。待吾入城,赵范发动埋伏之时,你等便以最快的速度,从城门杀入!届时,城中敌军必然大乱,首尾不能相顾,我等便可里应外合,一举将他们尽数擒获!”

“将军!此计太过凶险!”副将急忙劝道,“您一人身陷重围,万一……”

“无妨。”赵云打断了他的话,眼中充满了自信,“吾自有脱身之法。且那使者方才所饮之酒,乃是吾特意调配,虽无剧毒,却可让他昏睡一日。明日赵范必等不到使者回报,心中定会更加焦躁,也更容易出错。”

他看向众将,语气变得更加坚定:“此战,关键在于‘快’与‘奇’!吾入城,便是诱饵,亦是信号。你等务必紧随其后,听我号令,一鼓作气,拿下桂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众将见赵云心意已决,且计策周密,皆被其胆识与智慧所折服,齐声抱拳应诺:“末将遵命!”

是夜,赵云军营,一片沉寂。三千精兵,在夜色的掩护下,悄然整备,枕戈待旦。而桂阳城内,赵范与陈应、鲍隆等人,则在紧张地布置着他们的“鸿门宴”。

次日午时,桂阳城头,旌旗林立,刀枪如林。赵范身披甲胄,与陈应、鲍隆等一众文武,早已在城楼上等候。他表面上镇定自若,实则内心紧张不已,手心已满是冷汗。他既期盼着赵云中计,又畏惧着赵云的神勇,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远处的官道上,一个银色的光点渐渐清晰。

只见赵云身着亮银甲,头戴亮银盔,身披素罗袍,手持那杆名震天下的龙胆亮银枪,胯下骑着一匹神骏的白马,独自一人,缓缓向桂阳城而来。他神态从容,目光平静,仿佛不是来受降,而是来赴一场风雅的宴会。那份从容与威严,与城头紧张肃杀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来了!他真的来了!”陈应兴奋地低吼道,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哈哈!这赵云果然是有勇无谋之辈,自恃武勇,竟真的单骑前来送死!”鲍隆也得意地笑道。

赵范看着那道越来越近的银色身影,心中的恐惧渐渐被贪婪所取代。他深吸一口气,强作镇定,向城下高声喊道:“桂阳太守赵范,恭迎赵将军大驾!”

城门缓缓打开,吊桥也随之放下。

赵云策马来到城门前,目光在城楼上扫过,将赵范等人那故作镇定的神情尽收眼底。他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察的冷笑,随即翻身下马,牵着白马,一步一步地向城内走去。

当赵云的身影完全没入城门洞时,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千斤闸猛地落下,城门也随之紧紧关闭!

“动手!”赵范在城楼上发出一声歇斯底里的尖叫。

刹那间,城门两侧的街道上,埋伏已久的数千名刀斧手如潮水般涌出,将赵云团团围住,刀枪剑戟,寒光闪闪,将他所有的退路都封得死死的。

陈应和鲍隆更是各自手持大刀,从人群中冲出,狞笑着向赵云逼近。

“赵云!你已是瓮中之鳖,还不快快下马受降!”陈应得意地吼道。

然而,身陷重围的赵云,脸上却没有丝毫的惊慌。他只是平静地看着周围的刀斧手,那双深邃的眼睛,如同古井般不起波澜,却又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锐利。

“赵范,你身为汉室宗亲,不思匡扶汉室,反行此等背信弃义之举,当真不惧天下人耻笑吗?”赵云的声音平静而洪亮,带着一种直刺人心的力量。

“少废话!”鲍隆怒吼一声,挥舞大刀,率先向赵云砍去,“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就在鲍隆的大刀即将砍中赵云的瞬间,赵云动了!

只见他身形一晃,如同鬼魅般避开了鲍隆的攻击,同时,他手中那杆静静伫立的龙胆亮银枪,仿佛活了过来!

“唰!”

一道银光闪过,快得让人无法看清。鲍隆只觉得眼前一花,随即胸口一凉,他低头看去,只见那杆亮银枪的枪尖,已然穿透了他的胸膛。他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张了张口,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便从马上栽倒下去,当场毙命。

“二弟!”陈应见状,目眦欲裂,他怒吼一声,挥舞大刀,向赵云猛扑过来。

赵云冷哼一声,长枪回旋,如银龙出海,枪影重重。

“铛!”的一声巨响,陈应的大刀被赵云的长枪磕飞,巨大的力量震得他虎口崩裂,鲜血直流。赵云手腕一抖,枪杆横扫,正中陈应胸口。陈应惨叫一声,如同断线的风筝般倒飞出去,重重地摔在地上,口吐鲜血,动弹不得。

仅仅两招,桂阳城引以为傲的两位“勇将”,便一死一重伤。周围的刀斧手皆被赵云的神勇所震慑,竟无一人敢再上前一步。他们看着那个如同天神下凡般的银甲将军,眼中充满了恐惧。

就在此时,赵云猛地抬起头,仰天发出一声清越的长啸!这啸声,穿云裂石,正是他与城外三千精兵约定的信号!

“杀啊——!”城外,早已枕戈待旦的三千精兵,在听到赵云啸声的那一刻,便如同猛虎出笼,向着紧闭的城门发起了雷霆般的冲锋!

“轰隆!”巨大的撞城车,在数百名精兵的推动下,狠狠地撞向城门。城门在剧烈的撞击下,发出了痛苦的呻吟。

城楼上,赵范看着城下那如同天神般的赵云,以及城外那如狼似虎的刘备军,早已吓得魂飞魄散。他知道,他的计谋,已然彻底破产。

“快!快放箭!守住城门!”赵范声嘶力竭地吼道。然而,城楼上的守军早已被赵云的神勇吓破了胆,哪里还有半分斗志?

“轰隆!”又是一声巨响,城门终于被撞开!三千精兵如潮水般涌入城中,他们训练有素,迅速控制了城门和主要街道,将那些埋伏的刀斧手反包围起来。

城中的桂阳守军见大势已去,纷纷扔下武器,跪地投降。赵范见状,知道再也无力回天,他转身便想从城楼上逃跑,却被一名眼疾手快的刘备军校尉当场擒获。

赵云在众将士的簇拥下,缓缓走到被押解到他面前的赵范身前。他看着这个面如死灰,浑身颤抖的太守,眼中没有丝毫的得意,只有冰冷的威严。

“赵范,吾本欲以仁义待你,你却自寻死路。如今,你还有何话可说?”

赵范“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首,声泪俱下:“赵将军饶命!赵将军饶命啊!都是下官鬼迷心窍,听信了小人谗言,才出此下策!下官愿降!愿降啊!”

赵云冷哼一声,他知道,对付这样的人,唯有绝对的实力,才能让他彻底臣服。

“带下去,好生看管。”赵云挥了挥手,吩咐道。

至此,桂阳城,被赵云以将计就计之策,兵不血刃,一举攻下。常山赵子龙,不仅以其盖世的武勇震慑敌胆,更以其深邃的智谋,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常胜将军”之名,再次响彻荆楚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