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荆州战略(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辅佐汉室,重振三国》最新章节。
帐内,诸葛亮的话语掷地有声,回荡在每个将领的心头。前往东吴谈判,绝非易事。那孙权年少英武,周瑜更是心高气傲,江东群英璀璨,皆是眼高于顶之辈。此去,不仅要面对言语上的交锋,更要身处虎狼之境,稍有不慎,便是身败名裂,甚至性命不保。一时间,除了关羽、张飞、赵云等少数几人,其余将领皆面面相觑,无人敢贸然应声。
就在这短暂的沉寂中,一道身影从席间走出。陆瑁,身姿挺拔,面容清秀而沉静,他上前一步,抱拳拱手,朗声说道:“主公、军师,若不嫌瑁资历尚浅,此番前往东吴的重任,便让瑁去吧!”
此言一出,帐内众人皆是一惊。张飞瞪大了眼睛,粗声粗气地嚷道:“子璋,你小子莫不是喝多了酒?那江东可是龙潭虎穴,你一个文士,去跟那些老狐狸打交道,岂不是羊入虎口?”
刘备也面露担忧之色,温和地劝道:“子璋有此心意,备心甚慰。然此行凶险异常,江东君臣皆是人杰,子璋虽有才干,但毕竟年轻,恐有不测。不如再从长计议。”
陆瑁却神色坚定,不为所动。他再次躬身,语气恳切而自信:“主公所虑,瑁皆知晓。然瑁敢请此行,并非一时冲动。瑁乃吴郡陆氏之后,家族在江东素有声望,与诸多士族亦有往来。此去,瑁可凭借这层身份,更容易地接近孙权与周瑜,了解其真实意图,探听其内部消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诸葛亮:“且瑁自幼饱读诗书,于兵法谋略亦略有涉猎。此番前往,定当谨言慎行,以主公大业为重。周瑜虽傲,却也识大体;孙权虽疑,却也重利益。瑁自信能以诚意打动他们,以利害说服他们,最终促成我军与江东的深度合作,为我军顺利入主荆州,打下坚实基础!”
诸葛亮一直面带微笑,静静地听着陆瑁的陈述。待他言毕,诸葛亮才轻摇羽扇,目光中带着一丝深不可测的赞许:“子璋有此胆识与见地,亮心甚慰。”他转向刘备,解释道:“主公,子璋所言不虚。他出身江东名门,此去确实比寻常使者更具优势。既能借其家族之名望,又能以同乡之情,更容易与江东士族建立联系。更何况,子璋心性沉稳,思虑周全,绝非莽撞之辈。此等重任,非子璋莫属。”
刘备见诸葛亮如此推崇,又见陆瑁态度坚决,便不再劝阻。他走到陆瑁面前,亲手扶起他,语重心长地说道:“子璋,此去江东,万事当以自身安危为重,切莫逞一时之勇。备在此等候子璋佳音,待你凯旋之日,备定为你设宴庆功!”
“多谢主公!”陆瑁心中感动,再次抱拳行礼。
张飞见状,虽然嘴上仍嘟囔着“小心那周瑜的毒计”,但眼中也流露出几分敬佩。赵云则上前一步,拍了拍陆瑁的肩膀,沉声道:“子璋保重,万事小心。若遇危难,可寻我旧日相识,或可助你一臂之力。”
陆瑁一一谢过众将,便开始着手准备。他深知此行责任重大,事关刘备基业的未来走向。
夜深人静,营帐外只剩下巡逻士兵的脚步声。陆瑁收拾妥当,正欲离开,却被亲兵告知,军师有请。他心中一凛,知道诸葛亮定有更重要的事要单独交代。
他来到诸葛亮的营帐,只见孔明端坐案前,案上烛火摇曳,映照出他深邃而睿智的脸庞。帐内弥漫着淡淡的檀香,气氛庄重而肃穆。
“子璋来了,请坐。”诸葛亮指了指对面的位置,待陆瑁落座后,他挥退了左右亲兵,确保帐内只剩下他们二人。
“此番前往江东,除了明面上的谈判,亮还有两件极其重要的私事,需子璋代为办妥,且这两件事,皆不可为外人道也。”诸葛亮的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郑重。
陆瑁闻言,心头一震,知道这才是此行真正的核心任务。他立刻起身,拱手道:“军师请吩咐,瑁定当竭尽所能,不负军师所托!”
诸葛亮微微颔首,目光深邃如星海,他拿起羽扇,在案上轻轻敲击着,缓缓说道:“第一件事,便是此行谈判,务必达成我们之前商议好的条件:即助江东攻取南郡,而后我军趁势夺取荆南四郡,并向周瑜‘借’得南郡西面一部分作为我军的立足之基。但切记,与周瑜谈判时,言辞当柔和而坚定,不可与其正面冲突,更不可显露出我军对整个荆州的野心。周瑜心高气傲,又对荆州之地垂涎已久,若让他察觉我军意图,恐生变故。”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郑重:“你需将此战之利害,摆明在孙权面前。曹操虽败,但元气未伤,北方仍有雄兵百万。若我军与江东因荆州内耗,则曹操必将坐收渔利。唯有孙刘两家精诚合作,方能抵御曹操再度南下。而我军取得荆南四郡,便是为江东巩固后方,分散曹操兵力,实乃盟友之举。至于‘借’南郡西面一事,你当强调乃是为了方便我军攻取荆南,并非觊觎江东固有之地。言语之间,务必让孙权觉得此举对他江东有利无害,甚至是大大的有利,方能成事。”
陆瑁仔细聆听,将诸葛亮的每一个字都牢记在心。他知道,这看似简单的“借”字背后,实则隐藏着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精准把握和对人心的巧妙算计。
“瑁明白了。定当谨记军师教诲,竭力周旋,达成所愿。”陆瑁沉声应道。
诸葛亮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他的目光变得更加深远,似乎穿透了帐幔,望向遥远的江东。
“第二件事,也是最为隐秘,最为重要之事。”诸葛亮的声音更轻了,几乎带着一丝耳语般的神秘,“此番前往江东,子璋务必替亮寻访一人。此人姓庞名统,字士元,道号凤雏。乃是与亮齐名的当世奇才。”
陆瑁心中大惊,庞统之名,他亦有所耳闻,乃荆襄名士,素有“凤雏”之称,与卧龙齐名。传闻此人相貌不扬,却才华横溢,只是性情孤傲,不肯轻易出仕。
“凤雏先生?”陆瑁低声重复了一句,脸上带着不解,“他……他为何会在江东?”
诸葛亮轻叹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庞士元心怀天下,却也性情耿直,不为世俗所羁。曹操南下之时,他曾想过投奔,但终究未能如愿。如今赤壁战火平息,他或因某种机缘,或因对江东之地的观察,暂居于东吴境内,也未可知。”
“凤雏先生之才,不下于亮,若得他相助,主公霸业可期矣!”诸葛亮语气中充满了对庞统的推崇与渴望,“此人胸怀韬略,洞察世事,尤其擅长奇谋,若能为我军所用,犹如再添一臂膀!”
他看向陆瑁,目光灼灼:“子璋此去,可多方打探。庞统此人,虽有大才,却不喜表露,常以傲慢或不羁之态示人,世人多不识其真才。他或隐于市井,或寄居于某位友人门下,或以游士身份行走。你需用心观察,留心那些看似寻常,实则言语不凡、举止超脱之人。”
“如何辨识?”陆瑁问道,这寻找一个隐士的任务,远比谈判更加困难。
“亮曾与庞士元有过数面之缘,虽不甚熟稔,却也知其秉性。”诸葛亮沉吟片刻,给出了一些线索,“庞士元相貌不扬,身材略显矮小,肤色偏黑,额头微凸,眼角上挑,言谈举止间,常带一丝玩世不恭,却又偶有惊人之语。他素不喜束缚,爱饮酒,好清谈,若有才士聚会之处,子璋可多加留意。”
“但最重要的是,”诸葛亮加重了语气,“庞士元识人之明,远超常人。他若肯与你交谈,你便可试探其对天下大势的看法,若他能一语中的,直指要害,且言语间流露出对曹操的轻蔑和对汉室的忠诚,那多半便是他了。”
“此人并非等闲之辈,子璋切不可轻视,更不可轻易暴露身份。你当以游学之名,或以同乡之谊,慢慢接近。若能寻得他,务必以最诚挚之心,代亮向他问好,并晓以主公爱才之心,匡扶汉室之志,请他出山相助。”
诸葛亮的语气中,充满了对庞统的尊重与渴求。陆瑁深知,能让诸葛亮如此重视之人,其才华必然非同小可。
“此二事,皆关系到主公的未来大业,子璋务必谨慎再三,不可有丝毫懈怠。”诸葛亮最后叮嘱道,“特别是寻找凤雏先生一事,一旦有任何线索,即便不能请动他,也要速速派人回报于亮。此任务,绝密,只有你我二人知晓,切不可告知旁人,即便是主公,也暂不需提及。”
陆瑁心中凛然,他意识到这第二件事的份量,可能远超第一件。他再次起身,郑重地抱拳拱手:“瑁明白了!请军师放心,瑁定当竭尽所能,不辱使命!”
“去吧。”诸葛亮看着陆瑁,眼中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欣慰。他知道,陆瑁此行,肩负着刘备集团未来发展的重担。
陆瑁告别诸葛亮,走出营帐。夜风吹拂,带着江水的湿气,却吹不散他心中的激动与沉重。他抬头望向漆黑的夜空,仿佛看到了江东的茫茫水域,以及那隐藏在其中的未知挑战与机遇。此行,他不仅要为刘备争取荆州之地,更要为刘备寻访到一位能与诸葛亮并驾齐驱的绝世奇才。
他深吸一口气,心中暗下决心:此番江东之行,他定要全力以赴,不负主公与军师的信任与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