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我此生只效忠刘皇叔(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辅佐汉室,重振三国》最新章节。

他看着空荡荡的门口,眼神晦暗不明,深邃的眸子里,映着烛火,却比烛火更加摇曳不定。

“择主而事,当择其能成大事、行大道者……”

他低声重复着陆瑁的话,嘴角,缓缓勾起一抹无人能懂的、复杂的弧度。

“刘备……诸葛亮……陆瑁……好,很好……我倒要看看,你们,究竟能行出一条什么样的‘大道’来!”

驿站之内,灯火摇曳,映照着墙壁上斑驳的影子。

陆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那口气中,仿佛吐尽了连日来所有的紧张与疲惫。他紧绷了几日的神经终于得以放松,那张素来冷峻的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了些许轻松的神色。

“军师,”他端起桌上的茶,一饮而尽,语气中带着劫后余生般的庆幸,“如今孙权与周公瑾已然下定决心,应允结盟,共御曹贼。咱们悬在嗓子眼的心,总算可以放回肚子里了。”

他望向对面依旧气定神闲的诸葛亮,眼中带着询问与期待,继续说道:“江东之事已定,此行的主要目的也已达成。我们是否也该尽快启程,返回江夏?主公那边还焦急地等着消息,我们早些回去,也好让主公早做准备,调兵遣将,以应战局才是。”

在他看来,促成联盟已是天大的功劳,此刻归心似箭,也是人之常情。

诸葛亮坐在案后,手中羽扇有一下没一下地轻摇着,并未立刻回答陆瑁的话。他抬起眼,看了看窗外那如同浓墨般化不开的沉沉夜色,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驿站的墙壁,看到了更远的地方。驿站内一时间只有烛火燃烧时发出的“噼啪”轻响,衬得这夜晚愈发寂静。

片刻之后,他才缓缓转过头,目光落在陆瑁身上,眼神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子璋,现在还不是回去的时候。”

“嗯?”陆瑁微微一怔,脸上的轻松瞬间消逝,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不解,“军师,这是为何?孙刘联盟已成,大事已定,为何还不能走?”

“盟约虽成,但人心未定;大势虽成,但变数尚存。”诸葛亮打断了他,声音平缓,却字字清晰,“孙权与周瑜决心抗曹,此言不假。可子璋你要明白,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曹操二十余万大军压境,战船连营,旌旗蔽日,声势何等浩大?此战,对江东而言,是倾国之力的存亡之战;而对我们而言,同样是千载难逢的崛起之机!”

他缓缓站起身,在不大的房间内踱了两步,烛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

“此战若胜,曹操必然元气大伤,数年之内再无力南顾;而孙权经此大战,纵然得胜,亦是惨胜,同样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休养生息,舔舐伤口。这,便是我们的机会!”

陆瑁凝神倾听,他不是愚笨之人,听着诸葛亮这番话,他渐渐明白了其更深层次的用意。

诸葛亮继续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道理,自古皆然。我等此番前来,难道仅仅是为了给江东做嫁衣,帮他们打退曹操吗?不!我们要做的,便是在孙曹这两头猛虎斗得精疲力尽之时,趁隙夺取荆州!这盘关乎天下三分的大棋,才刚刚落下第一颗子。我们岂能只满足于促成了联盟,便抽身离去,将后续所有的主动权都拱手让人?”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变得锐利,看向陆瑁:“所以,我不仅不能走,还得更进一步,深入局中。我料定,周公瑾明日必会亲往前线,视察军情,布置防务。到时,我会随他同往赤壁。”

“军师也要亲赴前线?!”陆瑁闻言大惊,甚至有些失态,“战场之上,刀剑无眼,凶险异常!您是三军之胆,万金之躯,怎可轻易涉险?”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诸葛亮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充满了自信与从容,“此战,周瑜虽是主帅,但我亦不能置身事外。我需亲眼看看周瑜的排兵布阵,亲身感受前线的真实情况,如此,方能更好地把握战局的走向,为主公谋划下一步的万全之策。再说,有我这个刘备的军师在江东军中,也能让孙权和周瑜更加安心,向他们表明,我们共抗曹贼的决心,绝非虚言。”

他走回案前,神情变得无比郑重,对着陆瑁下达了指令:“子璋,待我明日随周公瑾出发之后,你即刻动身,秘密返回江夏。此事,必须由你亲自去办,方能万无一失。”

“你回去后,务必将我的话,一字不差地告知主公:”

“其一,让他立刻整顿兵马,与刘琦公子合兵一处,尽起江夏之兵,做好一切出征准备。粮草、军械、船只,一样都不能少!”

“其二,大军整备完毕之后,不可轻动!让他静待我的消息。时机一到,不必有任何迟疑,尽速率军,直扑赤壁南岸,与我军师大军汇合,共襄盛举!”

陆瑁听着这环环相扣、滴水不漏的布置,心中的所有疑虑与担忧尽数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对诸葛亮这般深谋远虑、走一步看三步的敬佩与折服。

他“唰”地一下站起身,对着诸葛亮郑重一揖,声音铿锵有力:“军师放心!瑁定将此话一字不落地禀报主公,绝不耽误分毫!若有差池,甘当军法!”

诸葛亮欣慰地点了点头,他再次将目光投向窗外。夜色更深了,仿佛预示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即将到来。但他的眼中,却仿佛已经看到了那赤壁之上,映红了半边天际的漫天火光,以及那火光之后,属于刘备,属于汉室的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