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曹军南下(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辅佐汉室,重振三国》最新章节。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天塌了。
刘表病卒,其次子刘琮在蔡瑁、张允等人的拥立下,继任荆州之主。
随即,一封降表便快马加鞭送往北上,献给了正率大军南下的曹操。
整个荆州,人心惶惶。
曹操亲率数十万大军压境,其麾下先锋曹仁,已领五万精兵直扑新野。
虽在城中中了诸葛亮之计,折损不少,但对于曹军的滔天之势而言,不过是挠痒痒。
新野,守不住了。
刘备,只能再退。
樊城,议事厅。
“军师,我们接下来该如何是好?”刘备双眉紧锁,脸上满是焦虑,望向身旁羽扇纶巾的青年。
诸葛亮神色平静,仿佛早已算定一切:“主公,樊城弹丸之地,不可久守。眼下,唯有放弃樊城,携军前往襄阳,再做打算。”
刘备脸上焦色更重:“那……那跟随我的百姓该怎么办?我不愿弃他们而去!”
诸葛亮微微点头:“主公仁德,亮早已料到。可遣人于城中宣告,愿随主公者,便一同南下。不愿者,亦可留下。想来曹操为收拢荆州人心,当不至于为难手无寸铁的百姓。”
说罢,他转向一旁的关羽:“云长,你即刻赶往汉水渡口,整顿船只,以备渡江。”
“领命!”关羽丹凤眼一眯,抱拳而出。
很快,孙乾、简雍的声音便在樊城的大街小巷响起。
“众位乡亲!曹操大军已至,我家主公玄德公兵微将寡,实难抵挡,欲退往襄阳!若有愿随主公一同南下的,还请速速收拾行装,与我等一同过江!”
此言一出,满城百姓竟无一人退缩,反而齐声大呼:“我等便是死,也要追随玄德公!”
人群之中,一个身材高大、面容英武的青年,正默默看着这一切。
他身穿粗布麻衣,与周围的百姓无异,但一双眼睛却锐利如鹰,正是下山已有一年的陆瑁。
他看着街上扶老携幼、形色匆匆的百姓,心中暗叹。
“终究是来了。这一年安生日子,到头了。”
他挤进人群,拉住一个正收拾包裹的老丈,问道:“老丈,这兵荒马乱的,为何还要跟着刘皇叔走?留下来,曹军未必会为难我等百姓吧?”
那老丈一瞪眼,唾沫星子都快喷到陆瑁脸上:“后生你懂什么!刘皇叔是真正的仁德之人!他心里有我们这些穷苦百姓!曹操是什么人?那是国贼!跟着刘皇叔,是死是活,这心里头踏实!”
陆瑁默然,心中却是一片火热。
这就是民心。
晌午时分,刘备率领数千兵马,护着数万百姓,浩浩荡荡地朝着襄阳行去。车马粼粼,人声鼎沸,哭喊声与孩童的啼哭声混杂在一起,汇成一股悲壮的洪流。
陆瑁混在人群中,凭借远超常人的力气,时不时帮着推一把独轮车,或是将摔倒的孩童扶起,倒也引来不少感激的目光。
大军行至襄阳东门,刘备在马上高声大喊:“刘琮贤侄,快快打开城门!备只为救百姓而来,绝无他意!”
城楼上,刘琮吓得面无人色,根本不敢露面,只颤声问身旁的蔡瑁该如何是好。
蔡瑁与张允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们直接登上城楼,二话不说,厉声喝道:“放箭!”
“嗖!嗖!嗖!”
箭如雨下,城外百姓顿时哭喊一片,乱作一团。
就在此时,城中忽有一员大将,引着数百人径直冲上城楼,口中大喝:“蔡瑁、张允卖国之贼!刘使君乃仁德之人,今为救民而来,尔等何故相拒!”
众人看去,只见那人身长八尺,面如重枣,气势非凡。
陆瑁在人群中看得分明,心中一动:“此人莫非就是魏延魏文长?果然是一条好汉!”
只见魏延手起刀落,砍翻数名守门士卒,竟真的打开了城门,放下吊桥,朝着城外大喊:“刘皇叔快领兵入城,共杀国贼!”
张飞早已按捺不住,便要跃马而入,却被刘备急忙拦住:“翼德!休要惊扰百姓!”
城内,另一将领文聘已拍马杀出,与魏延战作一团,城门内外喊杀声震天,彻底乱了套。
刘备看着眼前混乱的景象,眼中流下两行热泪,悲声道:“我本为救民,反倒害民!如此襄阳,不入也罢!”
他勒转马头,问计于诸葛亮。
“主公,江陵乃荆州要地,钱粮充足,不如先取江陵以为根基。”
“正合吾心!”
于是,大军再次转向,绕过襄阳,朝着江陵方向缓缓行进。
只是,这一耽搁,曹军的追兵更近了。
途中,哨马来报,曹操大军已至樊城,正收拾船筏,即日便可渡江追来。
众将闻言,无不色变。
“主公!江陵乃是要地,若能速至,足可坚守。如今携数万百姓,日行不过十余里,何时能到江陵?倘若曹军追至,我等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我等先行!”
此言一出,刘备顿时泪如雨下,放声大哭。
“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我又如何忍心弃之!”
声音悲切,闻者无不动容。
人群中的陆瑁,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他本以为,史书上的记载或有夸大之处,可今日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刘备的仁德,竟是如此纯粹。
他胸中一股热血上涌,握紧了双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