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夜航西飞2(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这是一本杂文,乱写的》最新章节。
苏青的呼吸在那一刻变得很轻。她想起母亲总说她是“在兰州长大”,却从未提过玉门。
傍晚,苏青回到招待所,前台老太太罕见地清醒着,递给她一封旧信:“打扫时在床垫下发现的,写着你的名字。”
信封泛黄,邮戳显示 1993 年 兰州。展开信纸,是母亲的字迹:
“小青: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妈妈已经不能陪你长大了。你出生在玉门的职工医院,那天炼油厂的火炬特别亮,像给你放的烟花。
别恨我骗你说兰州才是故乡,我只是不想让你回到这个被石油掏空的地方。
如果有一天你来了,去老电影院后面的第三棵白杨树下,我埋了给你的礼物。”
信纸最后一行被水渍晕开,像一片小小的海。
苏青找到那棵白杨树时,雨停了。树干上刻着歪歪扭扭的“青”字,是小孩用钥匙划的。
她用手挖开树根旁的土,指尖碰到一个铁盒。盒子里躺着一枚褪色的铝饭盒徽章,图案是火炬,背面刻着“周晓芸 1986 三八红旗手”。
还有一张新的体检报告,日期是 1993 年 5 月——CA125 正常。
一个月后,玉门镇的老电影院重新亮起灯。门口挂着手写的招牌:青·咖啡。
苏青把吧台刷成墨绿色,像深夜的油田。长发的兰州小伙子成了她的合伙人,搪瓷缸里不再卖浆水拿铁,而是真正的手冲耶加雪菲。
某个深夜,打烊后,苏青坐在影院最后一排,看《英雄》的残片在幕布上闪烁。李连杰的剑刺向张曼玉时,她忽然笑了——原来所有离开,都是为了回来。
门口风铃响动,穿旧军大衣的男人走进来,手里拎着塑料桶。这次桶里装的不是柴油,而是新鲜的沙枣。
“尝尝,”他说,“油田停产那年种的树,今年第一次结果。”
苏青咬了一口,甜里带涩,像某种迟到的答案。
第二年春天,母亲忌日那天,苏青把铝饭盒徽章别在胸前,去镇外的戈壁滩。风卷着沙粒打在脸上,生疼。
她站在一口废井旁,井架早已锈蚀,只剩几根钢筋刺向天空。从口袋里掏出那张 1993 年的体检报告,撕成碎片,撒进风里。
纸屑打着旋儿飞远,像一群白鸽。
回镇子的路上,她看见一群穿工装的孩子骑着自行车,车把上挂着铝饭盒,铃铛声清脆。他们经过她身边时,其中一个女孩回头,虎牙闪闪。
苏青忽然明白,所谓故乡,不过是母亲用谎言为她圈出的一块安全地带。而当她亲自踩过这片被石油浸透的土地,谎言就变成了另一种真实。
那天晚上,咖啡馆打烊后,她没有关灯。投影仪对着幕布,画面是她用旧照片做的幻灯片:1986 年的火炬、1992 年的红领巾、2019 年的体检报告、2025 年的沙枣树。
最后一帧,是母亲年轻时的笑脸,下面一行字:
“谢谢你替我回来。”
风铃再次响起时,苏青抬头,看见门口站着个背双肩包的女人,风尘仆仆,像极了一年前的自己。
“听说这里能喝到整个河西走廊最好喝的咖啡?”女人问。
苏青笑了,指指吧台:“坐。今晚的豆子是耶加雪菲,有茉莉花香。”
她转身研磨咖啡,磨豆机的声音在空荡的影院里回荡,像某种新的倒计时。
而这一次,时间不再是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