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天机地脉道》最新章节。

三、“利见大人”不是让你抱大腿,是找“解题外挂”

卦辞里还有句“利见大人,往有功也”。

“大人”不是指当官的,是懂行的明白人、能帮你破局的高手。

《易经》里“大人”有三重含义:有德行、有智慧、有资源。

遇到蹇,自己死磕不如找“大人”——这不是怂,是“借力打力”的智慧。

(一)“大人”可能是同事,可能是朋友,甚至是你妈

比如你做PPT卡壳,对着空白页抓耳挠腮,这时候“大人”可能是隔壁工位会做动画的小王,他教你个“平滑切换”技巧,五分钟搞定;

比如你跟对象吵架,冷战三天谁也不理,“大人”可能是共同好友小李,他一句“他其实是怕你生气才沉默”,比你自己瞎猜“他不爱我了”强一百倍;

甚至你妈催婚时说的“找个踏实的”,可能也是“大人之语”——她吃过生活的苦,知道“稳定”比“浪漫”更重要(当然,听不听看你)。

(二)“当位贞吉”:领导用对人,公司才能渡劫

《易经》说“当位贞吉,以正邦也”——放在现代就是:领导要是能任用这种“明白人”,公司准能渡过难关。

当年华为被美国制裁,任正非没硬刚,反而找了“大人”:一方面加大研发,挖来全球顶尖芯片工程师;另一方面拓展海外市场,找欧洲运营商合作。

这就是“用大人,正邦也”。

反之,要是领导跟个愣头青似的,非要在寒冬里扩张,比如某教育机构非要顶风做K12,结果政策一来,资金链断倒闭——这就是“不知蹇时,自寻死路”。

四、象辞的终极奥义:遇到坎儿,先撸自己(不是骂自己)

最后看象辞:“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翻译成人话:遇到坎儿,先别急着怪别人,先反思自己。

这里的“反身”不是“自我攻击”,是“找自己的可改进点”。

就像你上班总被骂,别骂老板“眼瞎”,先想想“我是不是报表总出错?”“沟通是不是没说清楚?”;

就像你谈恋爱总吵架,别怪对象“脾气差”,先想想“我是不是总忽略他的感受?”“是不是太任性了?”;

就像你减肥总反弹,别怪“体质不好”,先想想“我是不是偷偷吃了炸鸡?”“运动是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一)“反身修德”是古代版“复盘”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其实和“反身修德”是一个意思。

曾国藩打仗输了,不怪士兵,先写日记骂自己“指挥失误”;

苏轼被贬黄州,不怨朝廷,反而研究美食,写出“日啖荔枝三百颗”;

王阳明龙场悟道,被贬蛮荒之地,不躺平,反而悟出“心即理”——

真正的强者,遇到坎儿先“向内看”,而不是“向外怨”。

(二)“修德”不是当圣人,是“升级装备”

有人觉得“修德”太玄乎,其实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好”。

比如你总因为“嘴笨”得罪人,那就学沟通技巧;

比如你总因为“拖延”耽误事,那就用番茄钟法;

比如你总因为“焦虑”睡不着,那就练冥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些都是“修德”,不是为了当圣人,是为了“下次遇到坎儿,我能扛得更稳”。

五、蹇卦不是“躺平说明书”,是“聪明闯关指南”

最后想跟大家说:

蹇卦从来不是告诉你“遇到坎儿就放弃”,而是告诉你“先慢下来,找对方法再冲”。

就像你煮面,水开了先下面条,不是马上捞起来——要等它熟;

就像你种花,种子发芽前要先浇水施肥,不是拔苗助长——要等它长大;

就像你过坎儿,先“利西南”找平路,“见大人”找帮忙,“反身修德”攒力气——等时机到了,再“贞吉”通关。

(一)现代人的“蹇”,大多是“自找的”

现在的我们,太急了。

急着升职、急着买房、急着脱单,稍微慢一点就焦虑得不行。

但《易经》早说了:“蹇,难也,险在前也。”

有些坎儿,是生活给你的“减速带”,逼你慢下来,看看方向对不对。

就像你开车开太快,导航提示“前方弯道,请减速”——不是故意刁难你,是怕你翻车。

(二)“贞吉”不是终点,是“再来一局”的勇气

最后,“贞吉”是什么?是“守正道,得吉祥”,更是“就算失败,也能重新再来”。

就像爱迪生发明电灯,试了上千种材料,最后说“我没有失败,我只是找到了上千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

就像J.K.罗琳被拒12次,最后写出《哈利波特》——“所有的坎儿,都是为了让我成为更好的作家”;

就像你我,今天遇到的“蹇”,可能就是明天故事里的“勋章”。

最后送大家一句蹇卦的“现代翻译”:

遇到坎儿别慌,先绕开死胡同(利西南),找明白人问问(利见大人),反思下自己哪里能改(反身修德)——

等这些都做了,你会发现:

所谓“蹇”,不过是生活给你的“小考验”,熬过去,就是更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