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火泽睽初九、九二、六三爻辞(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天机地脉道》最新章节。

火泽睽初九、九二、六三爻辞

初九: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

卦之初,即睽之始时,于睽时又刚动于下, 其悔可知,于此时因不能行而丧其马如勿逐则 马自复回。因睽时小人必众,若弃之,则必天 下而仇己乎?就会丧失坤德之含弘功能,乃致 凶地。不但无法使之化善,更遑论能合之,故 有必见恶人之议,所以自古以来能化奸邪为善 良,去仇敌而为臣民者,皆因不拒绝见之。

象曰: 见恶人,以辟咎也?

于睽时人情乖违,为求和合,若因其恶人 而避之,则生众仇于君子,故见恶人乃为避免 怨咎之悔也。

九二:遇主于巷,无咎。

睽违之时乃阴阳不合,且刚戾相对,即令 为阳刚之中臣,当以委曲而婉转之善道将就于 主,期使之合,绝非求附君主而屈道相向也。

象曰:遇主于巷,未失道也。

此意即当以至诚以动君心,使明义理而能 求相合,不可屈道迎逢,乃真未失道。今之小 人明知不正,然于乖违,之时,只知迎合奉承, 为求己利,枉顾正道,故因时局而恋志之人乃 真小人也。

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

劓,无初有终。

三爻位为下卦之上,本离下卦而求进于 上,今逢四之刚为阻,而下二爻之阳刚于后, 处此之时又逢乖违不和,犹牛车之行具,牛受 掣阻于前,后有车兴在后,如以此状况,又求 力进,则必重伤于上,宜刚守中正之道与其对应,待睽终极之时必合,方为善处之道。

象曰:见舆曳,位不当也,无初有 终 , 遇 刚 也 。

见车牛之负掣后拖曳而行,知位所不当, 圣人知理顺行,知时而守,待遇刚而能合。

家人们谁懂啊!生活里的“睽”简直像空气里的PM2.5——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孔不入。

情侣为“火锅蘸料要不要加麻酱”冷战三小时,同事因“周报标题用感叹号还是句号”翻白眼,连小区遛狗大爷都能因“你家柯基踩了我家贵宾的脚”跟你掰扯半小时《动物保护法》。

《周易》六十四卦里,“火泽睽”排第三十八,专门讲这种“彼此不对付、拧巴着劲儿”的状态。但别慌!初九、九二、六三这三个爻,简直是老祖宗藏在龟甲兽骨里的“吵架生存指南”,还是带点人间烟火气的幽默版!

初九: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矛盾初期,别当“追马人”

原文拆解:悔意会跑,丢了马别追,遇见讨厌的人也别躲

爻辞第一句“悔亡”,说的是刚进入“睽”的状态时,那些后悔、拧巴的情绪其实会自己消散。就像你早上跟对象吵了一架,气鼓鼓出门,结果中午点奶茶时又想起TA上次给你剥虾的样子,悔意“唰”地就没了一半——这不是你突然大度,是“睽”的初始阶段,情绪还没烧到沸点呢。

接下来“丧马勿逐,自复”,丢了马别追,它自己会回来。这里的“马”不是真马,是你在矛盾里丢失的体面、主动权,甚至是一口气。我有个朋友阿琳,去年跟闺蜜因为“谁先抢了演唱会门票”冷战,阿琳气到把闺蜜微信拉黑,结果第二天早上刷朋友圈,看见闺蜜发了张演唱会现场照,配文:“替你看了,舞台灯牌是你最爱的紫色,拍了200张照片发你!”阿琳当场破防,主动发消息:“晚上火锅我请,你挑店。”你看,那匹“丢失的马”(友情)根本不用追,它自己会溜达回来。

最后“见恶人,无咎”,遇见讨厌的人也别躲,没坏处。这里的“恶人”不是杀人犯,是那些跟你不对付、说话带刺、总挑你毛病的人。

生活场景:从情侣吵架到职场撕X,全是“见恶人”的学问

咱用具体场景翻译一下:

场景1:情侣冷战。你跟对象因为“他总忘记倒垃圾”吵架,他甩下一句“你爱倒不倒”摔门而去。这时候你想:“我再也不理他了!”但别急,晚上他可能抱着榴莲回来,蔫头耷脑地说:“楼下超市打折,买了俩,你不是爱吃吗?”这时候你要是端着架子说“谁要吃你的破榴莲”,那这冷战能持续到明年;但你要是接过榴莲剥两瓣塞他嘴里,说“下次再忘倒垃圾,我就把你臭袜子塞榴莲壳里”——矛盾当场化解,还能收获一个“怕老婆”的可爱男友。

场景2:职场小人。你新入职,部门有个老员工总抢你功劳,开会时把你的方案说成“团队智慧”,私下还跟领导吹耳边风:“小X能力不行,还是我来吧。”这时候你要是躲着他,他只会更嚣张;但你要是端着咖啡凑过去,说:“哥,您上次教我的Excel函数真好用,我按您说的改了报表,领导夸专业!对了,您帮我看看这个新方案,我想请您把关,别让领导挑出刺儿。”——老员工吃软不吃硬,当场就红了脸,以后不仅不抢你功劳,还主动教你业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象传》说“见恶人,以辟咎也”,翻译成人话就是:躲着讨厌的人,相当于把“矛盾种子”埋在土里,它会自己发芽长成荆棘;主动碰个面,把话摊开,反而能把刺拔了。

我表姐以前跟我吐槽过她的小学同桌:那男生总揪她辫子,表姐躲着走,结果男生变本加厉,在她课本上画乌龟。后来表姐换了座位,新同桌是个小胖子,总给她带糖,还跟她说:“别理那个傻X,他追女生就这招,我妹也遇到过。”表姐这才明白——当年要是主动跟那男生说“你再揪我辫子,我就告诉老师”,没准儿早成“不打不相识”的朋友了。

深层逻辑:矛盾初期的“软处理”智慧

心理学有个“踢猫效应”:你被老板骂了,回家骂老婆,老婆骂孩子,孩子踢猫。矛盾像滚雪球,越躲越大。“见恶人”不是让你低三下四,是用“主动接触”打破信息差,用“软态度”化解攻击性。就像两只炸毛的猫,你硬碰硬,它们能打一架;但你蹲下来摸两把,它们反而蹭你手了。

九二:遇主于巷,无咎——跟领导/贵人沟通,绕个弯儿比直球更有效

原文拆解:在巷子里偶遇领导,不是拍马,是真诚走心

爻辞“遇主于巷”,“巷”不是阴暗的小胡同,是“非正式场合”。古代主仆有别,直接找领导汇报是大不敬,但在巷子里偶遇,聊两句家常,反而自然。“无咎”就是说,这种沟通方式没毛病,甚至能拉近距离。

重点是“未失道也”——《象传》解释,这不是丢原则,是用真诚打动对方。《周易》讲“变易”,沟通方式也得变:硬邦邦提需求,对方可能抵触;但绕个弯儿,从关心、共情切入,反而能说到心坎里。

生活场景:从求报销流程到劝爸妈养生,全是“巷遇”的艺术

场景1:职场沟通。我同事小王想推“弹性打卡”制度,怕直接找总监被怼“年轻人就是想偷懒”。结果有天在茶水间碰到总监,总监揉着肩膀说:“昨晚陪客户喝酒,今早差点迟到。”小王没提工作,先接话:“我爸也这样,应酬多,颈椎都不好了!对了,我看您办公室有按摩仪,管用吗?”总监聊嗨了,说:“别提了,我正想招个行政管考勤,让大家灵活点……”后来“弹性打卡”真的推行了,总监还跟HR说:“小王这小子,会来事儿!”

场景2:家庭沟通。我妈总逼我吃保健品,我说“没用”,她能念叨三天。后来有次她跳广场舞扭了腰,我请假陪她去医院,路上说:“妈,我看小区王阿姨天天喝黑芝麻糊,说对腰好,咱也试试?我给你买最好的,无糖的。”我妈当场就乐了:“行,听你的!但你别买太贵的,浪费钱。”现在她不仅喝黑芝麻糊,还主动问我:“那个XX钙片,你说我是早上吃还是晚上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