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火地晋九四、六五、上九爻辞(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天机地脉道》最新章节。
翻译成人话:明明是柔弱的女生/没经验的新手坐上高位(“柔居尊位”),按常理该“悔死”(出问题),结果居然“没事”!为啥?因为你懂“失得勿恤”——别纠结“我是不是不如下属厉害”“这件事我管不管得住”,只要团队顺,往前冲就对了!
《象传》补充:“失得勿恤,往有庆也。”——能做到这点,往前走就是庆功宴!
现实案例:从“菜鸟CEO”到“商业传奇”的放权艺术
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刘邦。这位“泗水亭长”出身,连剑都拿不稳的“柔主”,偏偏能搞定韩信、萧何、张良这帮“大神”。他的秘诀就四个字:“甩手掌柜”——
韩信竟然开口索要兵权?这可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啊!不过,既然他有如此自信,那我不妨就如他所愿吧。“好啊,韩信,你不是一直觉得自己很会带兵吗?那我就给你三十万大军,去和项羽一决高下吧!”我毫不犹豫地说道。
至于萧何,他负责管理后勤,这可是个重要的任务。不过,我可不想被这些琐事烦扰。“萧何啊,钱不够花、粮不够吃,这些问题就交给你自己去解决吧,别再来找我啦!”我摆了摆手,示意他赶紧去处理。
最后,还有张良。他向来足智多谋,出的主意都很靠谱。对于他的建议,我自然是言听计从。“张良啊,你说打哪里,我就打哪里,专业的事情还是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嘛。”我笑着对他说。
然而,最终的结局却令人意想不到。刘邦,这个看似并不擅长亲自上阵杀敌的人,竟然成功地夺取了天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项羽,他虽然拥有令人惊叹的武力值,但却坚持凡事都要亲力亲为,甚至连将军的任命这样的事情都要亲自决定。
这种过度的亲力亲为,使得项羽无法充分发挥手下将领的才能,也让他自己陷入了疲惫不堪的境地。最终,他的部下纷纷离他而去,众叛亲离的他在乌江畔无奈地选择了自刎。
放到现代职场,这就是“赋能型领导”的天下。比如谷歌的拉里·佩奇,作为CEO却很少插手具体业务,反而鼓励员工“别等我批准,先做了再说”;再比如某互联网公司的95后女总监,团队里全是比她大的“老油条”,她每天只抓核心目标,具体执行全权交给下属,半年就把部门业绩翻了一倍。
行动纲领:做个“会放权的甩手掌柜”
1. 人才识别三步法:观察下属的“主动性”(会不会主动解决问题)、“复盘能力”(做完事愿不愿意总结)、“格局”(会不会站在团队角度看问题);
2. 授权公式: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全权交给下属;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指导下属做;重要且紧急的事→带着下属一起做;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直接拒绝;
3. 心态调整:允许下属犯错!就像学骑自行车,你不松手,他永远学不会。犯错是成长的成本,不犯错才是最大的风险。
上九:卷到顶峰后的“内修指南”——当你站在食物链顶端,真正的对手是自己
卦象预警:再卷下去,你会变成“独孤求败”
上九爻辞:“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咎。”
翻译成人话:你已经爬到天花板了(“晋其角”,角是动物的最顶端),这时候再对外瞎冲(比如盲目扩张、抢同行客户)就是找死!不如回头收拾内部(“伐邑”,治理自己的地盘)。虽然有点风险(“厉”),但能逢凶化吉(“吉”);要是固执硬撑(“贞”),反而要完蛋(“咎”)。
《象传》补刀:“维用伐邑,道未光也。”——你的“成功经验”还没牛到能平定天下,先把家里那点破事搞定,再谈“征服世界”!
现实隐喻:那些“顶峰跌落”的教训与“向内生长”的智慧
先说反面教材:某共享单车企业,巅峰时期覆盖全球200城,创始人天天上热搜谈“改变出行”。结果呢?内部管理混乱,运维跟不上,用户押金挤兑,不到一年就凉了。这就是“晋其角”还不“伐邑”的下场——光顾着往外冲,家里堆了一堆烂摊子。
再看正面案例:华为在5G技术领先全球后,没有急着去抢海外市场,反而搞起了“军团作战”,把研发、生产、销售拧成一股绳;同时花大力气整顿内部流程,优化考核机制。这才有了后来面对美国制裁时的韧性。
放到个人成长也是一样:你考上了顶尖名校,别急着炫耀“我多厉害”,赶紧把专业课业夯实;你升职成了部门老大,别急着“立威”,先把团队文化建起来。所谓“道未光也”,不是说你不行,而是提醒你:真正的强大,是内外兼修的从容。
内修手册:站在顶峰后,如何“伐邑”自省?
1. 内部扫描清单:每周花2小时复盘团队问题——流程有没有冗余?沟通是不是低效?成员有没有成长?
2. 自我迭代计划:每年设定一个“硬核学习目标”,可以是行业新技能,也可以是管理方法论。别觉得“我都懂了”,山外永远有山;
3. 利他思维训练:把“我要赢”换成“我要让团队赢”。当你能把下属的成功当成自己的勋章,才是真的“道光”。
结语:《晋卦》最后三爻,藏着中国人的“进阶哲学”
从九四的“别当鼫鼠”,到六五的“学会放权”,再到上九的“向内生长”,《火地晋》的最后三爻,其实是一场关于“位置与能力”“权力与信任”“进取与自省”的人生对话。
古人没有PPT,没有KPI,却用六十四卦把职场、人生的底层逻辑写得透透彻彻。所谓“晋”,不是盲目往上爬,而是“在正确的位置,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
下次加班到崩溃时,不妨想想那只可怜的鼫鼠——与其焦虑“我会不会被取代”,不如先问问自己:“我现在的位置,配得上我的能力吗?”
当上领导后,别急着“证明自己多厉害”,学学刘邦——把舞台让给下属,你才能站得更高。
就算爬到了顶峰,也记得回头看看——内部的漏洞补好了吗?自己的成长跟上了吗?
《周易》的智慧,从来不是教你“如何赢”,而是教你“如何一直赢”。毕竟,人生这场马拉松,拼的不是谁起跑快,而是谁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