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遁:亨,小利贞(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天机地脉道》最新章节。
遁:亨,小利贞。
遁,乃君子潜藏之时,君子退而伸其道,人退道不屈,则可亨,虽无大力,但仍有小吉, 因知时避退,此善之道也。
象曰:遁亨,遁而亨也。 刚当位而应,舆时行也。
君子处遁之道,知退生吉,退所以为伸道。故虽 退之时,君子处之,未必真遁,当随时消 息,有可以致力,当不避之,以扶持其道,并非于遁时,藏而不为也。
小利贞,浸而长也,遁之时义大矣哉!
小人之道长时,不可求大功,但利于小功,君子之人能察于其微,始即深以戒之,退而伸 道,不使道消,此处遁之时意义之大处也。
象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山在天下,由下起而上止,天上进分之相违,此遁之象,因违和而须遁。君子远小人之道, 若以恶声厉色,只增其怨忿而已,唯用庄严威色,使其敬畏,小人自然远矣。
最近刷到个有意思的话题:“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爱‘摸鱼’?”评论区里有人答:“不是懒,是懂‘遁’了。”哎?这倒撞进《周易》的卦象里了——第三十三卦“遁”,讲的就是“退”的艺术。只不过古人不说“摸鱼”,说“潜藏”;不说“躺平”,说“伸道”;更不说“摆烂”,说“蓄势待发”。
今天咱们就扒一扒这卦:为啥“退”能“亨”?为啥“远小人”不用骂街?以及,老祖宗的“退”,到底藏着多少现代人都需要的生存智慧?顺便聊聊——那些年我们误以为的“认怂”,其实都是老祖宗教我们的高级操作。
一、遁卦到底是啥?像“游戏回城补状态”,不是“挂机摆烂”
先抛卦辞:“遁,亨,小利贞。”翻译过来就是——退,能通顺;守着小正固,没坏处。
有人要拍桌子了:“退还能‘亨’?这不就是逃跑吗?考试考砸了溜之大吉叫‘亨’?被老板骂了装聋作哑叫‘亨’?”别急,古人早给了类比:象辞说“遁亨,遁而亨也”——就像你打《王者荣耀》被对面五个人围殴在塔下,血条只剩一丝丝,技能全交了,这时候你要是硬扛着等死,队友骂你“菜”,对手笑你“送”,游戏体验直接归零。但如果你果断按“回城”,花个几秒补满血、买双抵抗之靴,再绕后切后排——这不是“逃”,是“战略性撤退”。等你满状态杀回来,对面可能还没反应过来,你已经拿了五杀推了水晶。
再拆卦象:“天下有山,遁”。啥意思?卦画是“乾上艮下”,乾为天,永远往上飞;艮为山,稳稳扎在地上。一个要冲云霄,一个要守大地,俩玩意儿“方向拧巴”,能量对冲,可不就得“分开点”吗?放到生活里,就像你在办公室遇着个天天抢你功劳的“职场山”——他往上窜(争权),你往下藏(守拙),别跟他挤同一根赛道,这不就“遁”开了?
关键是“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你得站对自己的位置!比如你是基层员工,别跟大领导抢决策权;你是刚毕业的新人,别跟老油条比资历;你是社恐,别逼自己去当聚会气氛组。“退”不是没面子,是“我先攒攒劲儿,等你露破绽”。
举个真实案例:我朋友小周刚入职时,部门有个“老油条”王姐,总把她的方案改两笔就说是自己想的,还抢着汇报。小周气不过,差点当场翻脸。但她想起《周易》里的“遁”,没硬刚,反而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公司,把王姐负责的项目数据整理得明明白白,还在例会上主动说:“王姐的经验特别重要,我帮您把这些数据可视化,汇报时更清楚。”后来领导发现王姐的方案越来越依赖小周的底层数据,反而更重视小周。半年后,王姐调岗,小周直接接手了她的核心业务。你看,“遁”不是认栽,是“我退一步整理弹药,等你犯错时精准打击”。
二、君子怎么“遁”?不是躲起来哭,是“偷偷发育”
卦里说“君子退而伸其道,人退道不屈”——我人退了,但我坚守的道理没输。
这话听着玄乎,翻译成人话就是:“我可以暂时低头,但我心里的底线、手里的本事、要走的路,半点不能丢。”
1. 面对烂人烂事:“退”是“关我屁事”的智慧
生活中总有这种人:你加班到十点,他阴阳怪气“卷什么卷”;你减肥不吃火锅,他说“装什么健康”;你好好说话,他非要抬杠“你这也不懂”。这时候你要跟他掰扯“努力有错吗”“健康重要吗”“知识不分高低”?纯纯给自己添堵。
《周易》教你“遁”——物理隔离+精神屏蔽。物理隔离就是“离他远点”:少约饭、少搭话、工作交接只走邮件。精神屏蔽更绝:他骂你“卷”,你心里默念“我卷我的,关你KPI什么事”;他酸你“健康”,你想“我瘦我的,省得跟你一样吃出三高”。
我有次坐地铁,旁边大爷一直大声打电话:“我儿子又升职了!那小子就是比我强!”声音大到整个车厢都听不见报站。我本来想怼“您儿子再强,也没您嗓门大啊”,但突然想起“遁”。我就戴上耳机听《庄子》,想象自己是棵大树,大爷的噪音是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反正树不会跟风吵架,风大了,树就多长点根。下车时,大爷还在嚷嚷,我却心情平静地买了杯豆浆。“遁”不是忍气吞声,是“我用我的方式,把垃圾情绪挡在外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 面对趋势不对:“退”是“及时止损”的清醒
《周易》里“小利贞,浸而长也”——小人之道渐长的时候,别求“搞个大事情”,先捞点“小正固”。
就像你种了盆花,突然发现叶子发黄、长虫,这时候你要是不管不顾,非但等不到开花,整盆花都得死。但如果你先把虫子捉干净,剪掉黄叶,施点薄肥,等它缓过来再精心照顾——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放到职场更现实:你所在的公司,领导天天画饼,同事勾心斗角,行业也开始走下坡路。这时候你要么硬撑着“熬资历”,要么立刻跳槽?其实还有第三种选择——“遁”:一边做好手头工作积累经验,一边悄悄投简历、学新技能。
我表哥之前在教培行业,双减政策下来后,机构开始裁员。他没有慌着投简历,而是利用下班时间考了心理咨询师证,又在小红书分享“家长如何和孩子沟通学习”的干货。后来教培行业彻底凉了,他却靠做青少年心理咨询顺利转型,现在收入比以前还高。他说:“那半年我表面在上班,其实是在‘遁’——退出错的赛道,为自己铺新路。”
“遁”不是放弃,是“我知道现在的水浑,先游到干净的地方再扑腾”。
三、“远小人”的最高境界:不骂他,让他自己“怕”
象辞里最妙的一句:“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远离小人,不用骂他、恨他,只要“庄严点”就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