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山火贲初九、六二、九三爻辞(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天机地脉道》最新章节。
山火贲初九、六二、九三爻辞
初九: 贲其趾,舍车而徒。
初九乃君子有刚明之德,居于下也。因其 无位,无法施济天下,唯求贲饰自己而已。君 子修饰之道,在正其所行,守节处义,凡不正 则寜不与同行。
象曰:舍车而徒, 义弗乘也。
于义不可同行, 寜舍车而步行。
六二: 贲其须。
外饰于物, 无法改变其本质,须因其本质 如何加饰,乃贲之道。
象曰: 贲其须,与上兴也。
须贲之道,须与上随,随上而动,动静归 依于所主。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贲之盛,须戒永正,则吉,因永正之心及 行,很难维持。
象曰: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
如饰之变化多且非正,人所陵侮也,故戒 之永正则吉。
嘿哟,《周易》贲卦可真是个神奇的家伙,居然揭示了“文”与“质”那复杂得像一团乱麻的辩证统一哲学。就好像把一堆零件扔在一起,告诉大家这里面有个超级厉害的组合。解析它的初九、六二、九三爻辞,能看到古人就像一群爱思考的老学究,对内外修饰、本末关系琢磨得比研究自家菜园子还仔细。
一、初九:舍车而徒——君子“穷酸”的内在“傲娇”
“贲其趾,舍车而徒”,这画面就像一个君子穿着破鞋,放弃豪车走路,活脱脱展现出君子在卑微处境里那股“我穷我有理”的精神风骨。
以足明志,不假外饰:初九处于下位,就像没权没势的小透明。不过人家君子可不这么想,按照《论语》的说法,“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人家君子在无权无位的时候,首先重视“正其所行”,把装饰放在“趾”上,就像告诉全世界:我走路姿势正,就算穷得叮当响,也不能丢了节操。这就好比一个人没钱买新衣服,就使劲儿把袜子洗得干干净净,以此来证明自己的高尚。
义弗乘车的道德抉择:“舍车”可不是因为没钱买车,而是人家有“于义不可同行”的清醒认知。这就跟孔子周游列国时说的“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一样,是超越功利的精神宣言。就好像有一辆豪车停在面前,人家君子看都不看一眼,心里想着:我才不跟你们这些世俗的富贵同流合污呢!
守道安贫,其德自彰,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它告诉我们,即使生活条件艰苦,只要坚守正道、安于贫困,一个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自然会彰显出来。
就像古代的颜回一样,他生活非常简朴,“箪食瓢饮”,但却能“不改其乐”。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正是初九“徒”行的生动写照。初九可能处于一种物质匮乏的环境中,但他并没有被外界的物质诱惑所左右,而是坚守内心的纯正和道德准则。
与那些盲目跟随潮流、追逐物质享受的人相比,初九的行为显得格外高尚。当大多数人都在争抢金子时,他却能独善其身,坐在一旁,抱着一本破旧的书籍,摇头晃脑地阅读,并且还自我感觉良好。这种与众不同的态度,反映出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内在品质的重视。
初九的选择或许在当下社会中并不被大众所理解或认同,但正是这种坚持和独立,使得他的品德得以彰显。他不为外界的喧嚣和浮躁所动,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二、六二:贲其须——文质彬彬的“装蒜”之道
“贲其须”揭示了外在修饰的根本原则,这就像给爱打扮的人上了一堂“如何装得有文化”的课。
顺其本真,饰不失本,这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和艺术。就如同须长在脸上,我们对它的修饰也必须遵循脸的形状和特点。这其中蕴含的道理,正如同孔子所说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六二阴爻居中守正,它所强调的便是装饰必须依附于本质。这就好比一块璞玉,未经雕琢时,它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但经过能工巧匠的精心打磨,它便能成为一件珍贵的玉器。然而,这雕琢的过程并非随意为之,而是要顺着玉的纹理进行,如此才能展现出玉的天然之美,否则,过度的雕琢反而会破坏玉的本质,使其失去原有的价值。
再来看人的例子,如果一个人本身的相貌特征像猪八戒,却非要通过化妆和打扮来模仿孙悟空的形象,那无疑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做法。这样不仅无法真正改变其本质,还可能让人看起来不伦不类,甚至成为他人的笑柄。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无论是对待自身还是对待事物,都应该尊重其本真,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修饰和装扮,以达到既不失去本质又能展现出独特魅力的效果。
与上兴动的依附之道:“动静归依于所主”呼应了《系辞》“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的秩序观。就像古代帝王的冠冕上的旒,它摆动的幅度取决于帝王走路的快慢,外在礼仪必须服务于内在德性。这就好比一个小跟班,走路的姿势都要跟着老大走,生怕走错一步就被老大踢飞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