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泽雷随卦象解(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天机地脉道》最新章节。
泽雷随卦象解
此卦孙膑破秦,卜得之,便知必胜也。
图中:
云中雁传书, 一 堆钱,朱门内有人坐, 一人在门外立,地上一堆珠。
良士琢玉之课 如水推车之象
豫悦之道,人必皆随之,故豫之后有随。震为雷,兑为泽,雷震于泽中,泽随雷而动,此 随之义。以阳而下阴,阴乃随阳,此阴阳不易之理。『外悦内动象』『下动上悦象』。
卦图象解
一、云中雁传书:飞来喜讯象。
二、一堆钱:财聚也。
三、朱门内有人坐:君王之象,必见君面也。
四、一人在门外立地:乃士人求仕,受尊重之象。
五、串钱在地:有用利不行之象。
六、乱珠聚盆:先聚后散之象。
全卦:礼仪得体,有见速喜之象。
泽雷随卦这玩意儿,在中国传统术数文化中的地位堪称一桩奇事,数千年来被无数文人墨客与江湖术士反复咀嚼,硬是从一枚朴素的卦象嚼出了包罗天地玄机的滋味。尤其在《梅花易数》《皇极经世》等典籍的加持下,这卦简直成了趋吉避凶的万能钥匙,什么"顺天应人适时而动"的帽子一顶接一顶地扣上来。就说坊间流传最广的那个段子——"孙膑破秦,卜得之,便知必胜也",短短十字恨不得刻在青铜鼎上供起来,愣是把军事谋略的胜败归因于几枚蓍草的排列组合。这场景像极了市井的说书先生,一拍醒木就能把贩夫走卒唬得一愣一愣,仿佛两千年前马陵道上的那场伏击战,不是庞涓的刚愎自用成就了孙膑的神机妙算,而是这随卦突然显灵降下的神谕。
其实剥开这些玄之又玄的包装纸,随卦的内核就藏在那个"随"字里,只是这字眼被后人涂抹得太过花哨。儒家说它是"君子以向晦入宴息"的处世智慧,道家解作"与时迁徙,应物变化"的逍遥法门,法家偏偏看出了"因势利导,刑赏分明"的统治术——就像个被万人追捧的明星,每个人都能从TA脸上看到自己想看到的表情。但细究《周易》原文"随,元亨利贞,无咎"的朴素断语,哪有那么多弯弯绕?真正的"随"该是深秋的候鸟感知到第一缕寒意便振翅南飞,是老农观察云象便知何时该播撒种子,是庖丁解牛时刀刃顺着筋骨缝隙游走的那份直觉——绝非后世附会的"躺平任卷随波逐流"。这种境界好比顶级的冲浪高手,既能感知浪涌的细微变化,又能调整身形与之共振,看似随波逐流,实则每一次腾挪都暗藏对水性的深刻洞察。
再看那卦象符号——震下兑上,雷藏泽底,单这组合就够后世学子写满十车竹简。宋代朱熹在《周易本义》里非要解读成"内动而外悦",说下面的震卦像春雷萌动,上面的兑卦似湖泽汪洋,雷在水下震动,泽因雷动而欢腾,阴阳二气就此缠绵悱恻。近代学者郭沫若又跳出来反驳,说这分明是"奴隶社会的婚姻形态",震为男、兑为女,女子跟从男子便是"随"的原始含义。更有甚者把卦象拆解成军事地图,说下卦三爻是伏兵,上卦三爻是诱敌,简直比《三国演义》还热闹。可若抛开这些穿凿附会,单看那两个基本卦象:震为动、兑为悦,动而悦,悦而顺,不就是告诫世人做事要顺应规律、合乎时宜吗?偏要扯什么"宇宙恒律万物相随",倒像是现代营销号为了流量硬凑的标题党文章。
一、卦象图解:天地人三才的奇幻闹剧
云中雁传书:天时之应的忽悠
敦煌藏经洞里出土的唐代《推背图》残卷中,有幅彩绘就画着鸿雁衔书穿云而过的景象,旁边批注"随卦天时,圣人当出"。这种将自然现象政治化的解读,从汉代谶纬之学起就没消停过。古人看见流星陨落就说是将相星坠,瞧见凤凰涅盘便喊着祥瑞降临,连大雁南飞过冬这种生物本能,也能被附会成"天道垂象"的神秘信号。这哪是什么被动等待天启,分明是有心人借着自然现象搞舆论造势——就像战国时邹衍鼓捣的"五德终始说",把朝代更替硬说成金木水火土的相克轮回,本质上都是为权力更迭寻找玄学背书。
但细究《周易·系辞》"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的本意,根本不是教人像呆头鹅似的望天等信。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是从流水感悟时间流逝;张衡发明浑天仪,是为精准测算节气变化;就连民间老农看云识天气的谚语,都是对自然节律的实用总结。孙膑在马陵道伏击庞涓前,《史记》明明记载他"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用减灶之计迷惑敌军,这分明是细致的军情侦察与心理战,偏要被后人加戏说成"夜观天象,卜得随卦"。现在的基金经理分析K线图预测股市走势,网络大V靠着流量数据判断舆情方向,与古人观察星象、解读雁书的行为本质上没什么不同——都是试图从混沌中寻找规律,只不过现代人用大数据替代了龟甲蓍草,把"动而悦"的时机判断转化成了算法模型。可总有人迷信那些玄之又玄的"天机",就像某些股民非要根据星座运势买卖股票,赔了钱还念叨"时机未到",这不是自欺欺人又是什么?
朱门人坐与门外士立:人事之和的搞笑戏码
在明代《三才图会》描绘的随卦图示里,朱漆大门内端坐着峨冠博带的贵人,门外站着佩剑的士子,两人中间隔着三级台阶,既不像君臣奏对,也不像主仆相见,倒像是现代电梯里陌生人刻意保持社交距离的尴尬场景。这幅画生动诠释了什么叫"阳下阴随"——上卦兑为阴、为泽、为悦,象征权力者需谦和包容;下卦震为阳、为雷、为动,代表士人当积极进取。可这画面张力实在滑稽:门内的不敢出来,门外的不敢进去,跟现代职场里领导想拉拢人才又放不下架子,下属想表现自己又怕冒犯权威的窘况如出一辙。
历史上最会演这出戏的当属刘备。《三国志》记载他"三顾茅庐"时,"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注意这个"凡三往",不是诸葛亮摆谱,而是古代士人"隐世待时"的行为艺术——你主公不来个三次请托,我怎么显得自己矜贵?就像现在的猎头挖人,不给出高于市场价30%的薪水加期权,候选人怎会"感动得跟着跑"?门内的"兑泽之悦"得表现得恰到好处:曹操光着脚迎许攸,是急不择路的真诚;燕昭王筑黄金台,是财大气粗的表态;周文王渭水聘姜子牙,是放下身段的姿态。门外的"震雷之动"也得拿捏分寸:诸葛亮在隆中种地时就"自比管仲乐毅",是待价而沽的暗示;韩信受胯下之辱仍坚持佩剑,是不甘平庸的宣言。这本质上就是场精心编排的职场相亲:甲方摆出"求贤若渴"的诚意,乙方展示"身怀绝技"的资本,中间人还得敲边鼓说"你们简直是天作之合"。要是哪方演砸了——比如袁绍谋士田丰刚直犯上,结果被关进大牢;或者杨修恃才放旷,最后落得身首异处——这场戏就得提前谢幕。所以说这人事之和,与其说是玄妙的卦理,不如说是成年人世界的社交博弈,大家心照不宣地配合演出罢了。
钱聚珠散:财帛之道的奇葩哲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