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 优化路线解难题(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一脚踹出黑道传奇》最新章节。

雨停了。

指挥中心的主屏上,华南地区的云图由灰转淡,G7段周边的红斑正在消退。马亮摘下耳返,手指在终端敲了几下:“养殖场那边松口了,监控权限已经接入,画面实时回传。”

陆轩盯着屏幕角落跳出的新窗口。灰白路面在夜视模式下泛着冷光,林区边缘的铁丝网缺口清晰可见。他抬眼看向张涛:“模拟数据最终结论出来没有?”

“出来了。”张涛调出报告,“便道整体承重能力满足三十五吨以下车辆低速通行,涵洞结构应力峰值在安全阈值内。唯一风险点是K85转入土路的首段,坡度接近临界值,附着力测试显示打滑概率为百分之十二。”

“可控。”陆轩说,“通知李刚,按计划出发。”

指令发出后七分钟,三辆加装履带模块的改装运输车从待命点启动。车顶的摄像头将画面同步传回指挥中心。李刚坐在头车副驾,手边放着便携温控箱和牵引绳组。

车队抵达K85岔口时天还未亮。司机下车查看土路入口,用脚踩了两步,回头比了个手势。车载系统开始记录地面反馈数据。屏幕上,一条绿色轨迹缓缓延伸进林区。

“开始上传实时参数。”张涛操作界面切换至动态监测模式,“路面湿度、倾斜角、轮压分布全部在线。”

第一辆车缓慢驶入。车身微微侧倾,在进入泥地的瞬间前轮轻微打滑,但履带迅速咬合地面,稳住前进节奏。五分钟后,车辆完全进入便道区域。

“通过首段。”李刚的声音从对讲机传来,“路况比预想好,表层泥浆厚度不足十厘米,下面是硬土层。”

陆轩点头,目光落在主屏右侧的三维模型上。那条原本只是虚线标记的路径,此刻正被真实数据一寸寸填实成连续的绿线。

突然,副屏报警提示闪烁。张涛放大涵洞段画面:“前方发现裂缝,宽度约四厘米,纵向延伸近两米,位置在涵洞左壁中上部。”

“影响结构吗?”陆轩问。

“正在建模。”张涛调取现场视频,输入材料参数。三分钟后,三维应力图生成。红色高应力区集中在裂缝边缘,但未贯穿墙体,底部支撑梁无变形迹象。“结论是局部损伤,不影响整体稳定性。建议单辆通行,保持车距,避免共振。”

“照做。”陆轩下令,“通知胡军,押运组提前十分钟进入便道入口待命。”

胡军带领的小队已在F12国道侧等候。他们徒步进入便道末端,检查出口衔接处的路面状况,并架设临时照明灯。影像回传显示,出口段无塌陷,排水沟畅通。

此时,气象雷达再次报警。华南腹地有云团聚集,预计两小时后抵达便道区域,可能带来短时强降雨。

“时间不多。”张涛提醒,“如果第二辆车还没过涵洞就下雨,视线和路面条件都会恶化。”

“不等了。”陆轩拿起通讯器,“所有车辆保持间距,提速至每小时十五公里,开启全灯模式,防滑系统全程启用。押运组随时准备接应。”

车队加速推进。第一辆车顺利通过涵洞,轮胎碾过裂缝边缘时略有颠簸,但未造成冲击损伤。第二辆跟进,第三辆紧随其后。

马亮突然出声:“养殖场监控显示,便道中段有动物活动痕迹,可能是野猪群,刚穿过路面。”

“避开就行。”陆轩说,“让司机注意观察,有异常立即减速。”

车辆继续前行。雨云逼近,天空逐渐发暗。风力传感器数据显示阵风已达四级,林区树冠晃动加剧。

第一辆车驶出便道,接入F12国道。轮胎重新接触柏油路面的瞬间,监控画面中的绿线完整闭合。

“一号车已出。”李刚报告,“组件状态正常,温控记录无波动。”

第二辆车通过涵洞时,左侧轮胎擦到裂缝边缘石块,车身剧烈晃动。司机立即收油,稳住方向。三十秒后恢复平稳,继续前进。

“检查悬挂系统。”陆轩说。

张涛调取车载诊断数据:“左前减震器负荷超标百分之十八,仍在安全范围。建议后续车辆绕开该点。”

“标记坐标,更新路线数据库。”陆轩对林娜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