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袭击重炮阵地(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最新章节。
“任务目标:日军重炮阵地,优先150mm及以上口径。”王大山开门见山,指着地图,“难度,诸位心知肚明。第一关,找到它。”
日军的重炮部队是其王牌,隐蔽和伪装措施必然做到极致。王大山多管齐下:
1. 无线电侦测: “密匙”少将的电子情报旅开动所有侦听设备,全力搜索日军炮兵单位特有的无线电信号特征,试图通过三角定位法大致确定其方位。这是一个漫长且需要运气的过程。
2. 航空照片判读: 通过第五战区协调,请求盟军侦察机冒险对日军纵深可能设置炮兵阵地的区域进行高空拍照。特种部队的照片判读专家日夜不休地仔细研究每一张照片,寻找蛛丝马迹——不同于寻常的车辆履带印、经过伪装的炮兵掩体轮廓、特殊的弹药堆积点等。
3. 前线观测推算: 结合欧家庙前线遭受炮击的弹道、落点,由经验丰富的炮兵参谋进行逆向推算,大致判断敌方炮兵阵地的可能区域。
4. 人力侦察渗透: 这是最关键也最危险的一步。王大山派出了由陈默亲自带领的,规模空前的多支精锐侦察小队。他们携带高倍望远镜、炮队镜、无线电静默状态下使用的激光测距仪(如果设定中有此超前装备)等,利用夜色和复杂地形,向推算出的几个重点区域进行渗透。他们需要抵近到足以目视观察的距离,确认目标。
过程极其艰难。一支小队在渗透途中遭遇日军巡逻队,发生交火,仅一人带伤返回;另一支小队潜伏了三天三夜,发现的目标只是一个伪装的假阵地。陈默带领的小队,历经周折,躲过了数道巡逻线和警戒哨,终于在距离欧家庙前线约二十公里的一处隐蔽山谷林地边缘,发现了异常——那里有经过精心伪装的重型车辆进出留下的独特车辙,空气中隐约弥漫着柴油和发射药的味道,通过高倍望远镜,甚至在林木缝隙中隐约看到了被帆布覆盖的、异常粗长的炮管轮廓,以及周边异常密集的防空火力点(25mm高射炮和高射机枪阵地)和步兵警戒哨。
“发现目标,疑似240mm重炮阵地,防卫极其严密。”陈默通过携带的、功率极低且经过加密的短距离单兵电台,发出了简短而至关重要的信息。
确认目标后,更困难的挑战摆在面前——如何摧毁?
240mm重炮结构坚固,并非简单放置炸药就能彻底毁坏。需要将足够当量的炸药安置在炮身、炮闩或底座等关键部位。
山谷周围明哨、暗哨、巡逻队、防空阵地、步兵掩护阵地层层布防,强攻无异于自杀。
王大山、陈默等人连夜制定方案。决定采用“多点渗透,分组行动,同时爆破”的战术。将攻击部队分为:
1.狙击/观测组: 携带春田M1903A4狙击步枪和观测设备,提前占据制高点,负责监视敌军,狙杀关键目标(如指挥官、通讯兵、机枪手),并为突击组提供指引。
2.警戒/破障组: 负责无声清除外围警戒哨,开辟安全通道,并在主要突击路径上设置诡雷,阻遏敌军增援。
3.核心突击组(多组): 由最精锐的队员组成,每组携带大量C3塑性炸药(设定中由徐文博渠道获得的美军最新装备,威力大,可塑性强)、定时起爆器和导火索。他们的任务是渗透至火炮旁边,将炸药安放在关键部位。
3.支援/掩护组: 携带巴祖卡火箭筒、迫击炮和自动武器,在行动暴露时提供火力掩护,并负责攻击日军的防空阵地和弹药堆积点,制造更大混乱。
4.装备与训练: 所有参战队员进行了临战强化训练,熟悉炸药安放位置,演练协同动作。他们装备了加装消音器的M3冲锋枪(注油枪) 用于近距离无声战斗,以及足够的破片手榴弹和烟雾弹。
在一个乌云遮月、能见度极低的夜晚,攻击行动开始了。
陈默亲自指挥核心突击组。队员们脸上涂着迷彩,穿着与夜色融为一体的作战服,如同幽灵般,沿着预先侦察和清理出的路线,悄无声息地向山谷内的重炮阵地渗透。
警戒组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切除”了沿途的日军哨兵。狙击组就位,冰冷的十字线套住了远处阵地上游荡的日军身影。
突击组队员终于接近了目标——四门如同史前巨兽般的240mm重型加农炮静静地蹲伏在掩体内,巨大的炮管指向欧家庙方向。周围有少量的日军炮兵在休息,哨兵在附近巡逻。
时间紧迫!各组按计划行动。突击组队员两人一队,迅速靠近各自分配的目标火炮。他们动作敏捷而精准,将一块块如同面团般的C3炸药紧紧粘贴在炮膛下部、炮闩结构以及复进装置等关键部位,插入雷管,设定好延时起爆装置(统一设定为15分钟)。
整个过程紧张得令人窒息,任何一点轻微的声响都可能招致灭顶之灾。就在大部分炸药安装完毕时,意外发生了!一名日军士兵似乎察觉到了异响,端着枪向一门火炮走来。千钧一发之际,远处制高点传来一声极其微弱的闷响——狙击手开火了!那名日军士兵应声倒地。但这声枪响(尽管装了消音器,在寂静的夜里仍有细微声音)还是引起了附近其他日军的警觉!
“敌袭!!”
日语的惊呼声响起。
“行动暴露!按第二方案执行!掩护组,开火!”
陈默立刻通过电台下令。
刹那间,巴祖卡火箭弹拖着尾焰射向日军的防空炮位和临时营房,迫击炮弹也开始落下。自动武器猛烈开火,压制惊醒的日军。烟雾弹被投掷出来,迅速遮蔽了阵地。
“撤!快撤!”
陈默命令突击组立即按预定路线撤离。
队员们毫不犹豫,转身就向山谷外冲去。身后,日军的警报声、叫喊声、枪声响成一片。支援组拼死阻击着试图追击的日军。
十五分钟后,当追击与撤离的战斗仍在激烈进行时——
“轰!!!!!!!”
一声震耳欲聋、远超寻常炮弹爆炸的巨响从山谷中传来!紧接着,是连续三声同样级别的恐怖爆炸!大地为之震颤,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将半个山谷映照得如同白昼!四门日军的240mm重炮及其大量配套弹药,在精心安置的烈性炸药作用下,被彻底摧毁,化为了一堆堆扭曲的废铁!巨大的爆炸甚至引发了二次殉爆,日军的这个重炮阵地瞬间被从地图上抹去!
成功完成任务的陈默小队,在付出了一定伤亡后,最终摆脱了日军的追击,与接应部队汇合。
欧家庙前线,日军预定的新一轮猛攻因重炮阵地的莫名被毁而不得不推迟,炮火准备强度大减。孙立人抓住机会,组织部队加固工事,调整部署。王大山和他的特种部队,再次以一场惊心动魄的敌后破袭,如同一柄精准的利刃,刺入了日军最要害的部位,为正面防线赢得了极其宝贵的喘息之机,也极大地震撼了日军高层。李锦接到王大山“任务完成,重炮阵地已摧毁”的简报时,紧锁的眉头终于稍稍舒展。这场危机四伏的华中会战,出现了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