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打通通往腊戌的公路(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最新章节。

另一道年轻些的声音回应:“管他们呢,工兵像乌龟一样慢。小林前辈,给我留一口……”

话音未落,天地倒转!

轰!轰隆!

剧烈的爆炸并非来自正面,而是从阵地右后方的灌木丛中接连炸响!不是地雷的沉闷声响,而是手榴弹清脆致命的怒吼。紧接着,捷克式冲锋枪特有的“哒哒哒、哒哒”的短点射声如同爆豆般响起,密集而凶狠。

“敌袭!后方!”那名小林前辈的惊呼瞬间变为惨叫。

几乎是同一时间,正面战场风云突变!

“通道开辟!突击组上!”工兵队长嘶吼着挥下红旗。早已蓄势待发的步兵如同决堤洪水,从刚刚清出的狭窄通道汹涌而入。步枪上的刺刀在昏黄的光线下闪烁着寒光。

日军阵地顿时陷入极度混乱。右侧后方子弹横飞,手榴弹不断在散兵坑和机枪位间爆炸,硝烟混合着泥土冲天而起。正面刺刀明晃晃的已经冲到眼前。那个想讨烟抽的年轻士兵山口,刚慌乱地抓起身边的三八式步枪,一枚冒着白烟的手榴弹就滚到了他的脚边,他惊恐的瞳孔瞬间放大……

机枪手仓促调转枪口,试图向侧翼压制,却被正面冲来的中国士兵精准射来的子弹掀翻了天灵盖。日军曹长声嘶力竭地叫骂着,试图组织抵抗,但突袭来得太猛太快,迂回部队像一把尖刀,狠狠扎进了日军的侧肋,整个阵地瞬间被撕裂开来。

短短几分钟,这片前沿阵地便从暂时的宁静堕入了血肉横飞的地狱,枪声、爆炸声、怒吼声和垂死哀嚎声交织在一起,宣告了一场漂亮突袭战的开始。

“坦克!前进!”营长下令。

三辆M4坦克小心翼翼地驶过雷区通道,用机枪和火炮清扫残敌。在步、坦、炮、工的紧密协同下,经过数小时激战,终于攻克了这个险要的隘口。守军大部被歼。

拿下“鹰愁峡”后,通往腊戌的道路基本畅通。但113团并未松懈,继续以战斗队形向南搜索前进。沿途又清剿了几股日军小股溃兵和设置了路障、诡雷的工兵小组。工兵部队则忙于修复被炸毁的小桥和填补路面上的弹坑。

越靠近腊戌,日军活动的迹象越频繁,但大多是以骚扰和迟滞为目的,缺乏坚固的阵地防御。先锋营稳扎稳打,遇到抵抗即迅速展开,以优势火力消灭或击退敌人,绝不冒进。

经过数日血与火的连续鏖战,新一军113团以精准的步炮协同与大胆的迂回穿插,彻底扫清了新维至腊戌公路沿线的日军据点。

侦察兵班长王德贵带领的尖刀班,在总攻前一夜悄然渗透至日军主阵地侧翼。他们利用夜色和虫鸣掩护,无声摸掉两名日军哨兵,精确绘制了敌方机枪火力点与指挥所位置。

次日清晨,攻击开始。三连的机枪组根据侦察兵提供的地图,率先以精准的长点射压制日军前沿火力。掷弹筒小组则前出至百米内,用数发炮弹干净利落地端掉了威胁最大的那个歪把子机枪巢。 与此同时,一排和二排的步兵以娴熟的三三制队形,交替掩护,从正面发起了凌厉攻击。 士兵们利用弹坑和树根跃进,步枪手射击掩护,冲锋枪手快速突进,将日军牢牢钉在阵地上。

而决定性的的一击来自侧翼。由老兵刘铁柱带领的突击班,沿着侦察兵开辟的秘密通道,如匕首般直插日军心脏。他们用集束手榴弹炸毁了半地下式的指挥部,中尉指挥官当场毙命。 阵地上的日军顿时陷入指挥瘫痪,正面防线随之土崩瓦解。

在后方,工兵部队的奋战同样关键。在敌方冷炮威胁下,工兵连长亲自带队,用血肉之躯和简易工具,在断桥处争分夺秒地架设贝雷桥。一名叫李全有的工兵,在绳索断裂的危急时刻,跳入冰冷的河水,用肩膀硬生生扛起了桥板,确保重型火炮得以按时通过。

当先锋营侦察兵李二狗最终在高地上举起望远镜时,他所看到的腊戌城外日军的新防线,正是113团全体将士用这样的勇气、智慧与牺牲换来的战果。

消息传回,李锦和孙立人均感欣慰。

“打得好!113团行动果断,协同有力,为大部队进军赢得了宝贵时间!”李锦嘉奖道。

孙立人立即命令新一军主力,沿着113团鲜血和汗水开辟的安全通道,迅速南下,在腊戌城外展开兵力,准备发起对这座缅北重镇的最终攻击。

通往腊戌的公路,这条战争的动脉,在中国驻印军工兵和先锋部队的奋力保障下,终于恢复了畅通。满载士兵、坦克、火炮和补给的车队,沿着这条用勇气和智慧打通的道路,浩浩荡荡驶向最后的战场。兵临腊戌城下的时刻,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