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瓮中捉鳖(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蒸汽机轰碎诸侯这个战国我承包了》最新章节。

曹复往回走时,正好遇到孟姝拿着桑皮纸过来。

纸上记着储粮的数量,边缘卷着毛边,还沾着点干涸的墨渍,她指尖蹭了蹭墨点:“曹公子,储粮清点完了。”

“加上百姓们主动交的,最多能撑四天。”

她顿了顿,裙摆扫过地面的碎石,发出细碎声响:“我让妇人把麦饼掰成碎末,煮成粥,能省不少粮;暗渠的水清理干净了,陶管也加固好了,够大家喝的。”

孟姝指了指空地:“大家都在帮着搬东西,有的还在石墙根挖排水沟,说怕下雨积水,你看……”

曹复顺着她指的方向看。

空地上的百姓忙得热火朝天:有的扛着石头加固围墙,汗珠子顺着下巴滴在地上,砸出小泥点;有的蹲在地上挖排水沟,木铲刮过石砾发出“沙沙”声;妇人在石屋门口煮粟米粥,蒸汽裹着淡淡的米香飘过来,驱散了不少紧张。

之前问他能不能回卞邑的中年汉子,正扛着根粗槐木往门口走,粗布衫后背汗湿一片,贴在身上。

看到曹复,他笑着喊:“曹公子,这木够结实,用来挡门肯定管用!”

曹复心里一暖,之前的警惕淡了些——不管有没有内鬼,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总能撑下去。

他对孟姝说:“让大家别太累,轮流歇着。粥煮稀点,每个人都能喝上一碗,别饿着孩子和老人。”

“好。”孟姝点头转身,手里的桑皮纸被风掀起一角,她随手按平,快步走向石屋。

曹复靠在石墙上,摸了摸怀里的布屑和工械仪。

玄铁的凉意透过粗布传来,让他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

他抬头看向天边,暮色已经完全沉了下来,星星点点的光从石墙缝里透进来,像撒在黑布上的碎钻。

就在这时,守在陶瓮旁的士卒突然轻轻拽了拽曹复的衣角,声音压得极低:“曹公子,瓮里有动静!像是有人在靠近,脚步很轻,不像咱们的人!”

曹复瞬间绷紧身子,手按在腰间的断戈上,心跳猛地加快,后背的伤口被冷汗浸得发疼,像有虫蚁在爬。

目光扫向暗渠入口——火把的光还在晃动,百姓们的声响依旧,可陶瓮里的细微震动,却像根紧绷的弦,勒在心上。

是内鬼联系外人?还是宋兵探哨来了?

曹复屏住呼吸,示意士卒别出声,自己悄悄往陶瓮挪去。

耳朵刚贴在陶瓮上,细微的震动就顺着瓮壁传进耳蜗——不是百姓搬东西的沉响,是轻得像猫爪挠地的脚步声,正从暗渠往堡里挪,每一步都透着刻意的谨慎。

他指尖攥得发紧,陶瓮的冰凉透过粗布蹭着掌心,指节泛白。

“石砚。”曹复声音压得比风声还低,“带三个弟兄,绕到暗渠侧后,别惊动任何人,盯着动静。”

石砚点头,拎着长戈猫着腰走了,甲胄的铜片蹭过石墙,没发出半点声响——常年打铁的手,稳得能捏住飞虫。

曹复直起身,装作检查石墙的样子,目光扫过空地。

大多人还在忙碌:老鲁扛着槐木往门口走,时不时抹把汗;孟姝蹲在石屋前分粥,陶碗碰撞的“叮当”声软乎乎的;李岩拎着竹篮,正给搬石头的汉子递水,小脸上沾着点泥渍。

只有角落里一个穿灰布短打的汉子,蹲在地上假装系草鞋,手指却半天没系上,眼角不停往暗渠方向瞟——他鞋边沾着点暗红,不是山林的黄泥,是曹复在陶管上见过的红泥;裤脚卷着,脚踝上沾着新鲜的陶屑。

“李岩,去给那汉子递碗水。”曹复悄悄碰了碰李岩的胳膊,指了指那汉子,“注意看他的手,别靠太近。”

李岩点头,端着陶碗走过去,声音脆生生的:“大叔,喝碗水吧,搬石头累了。”

汉子猛地抬头,眼里闪过一丝慌乱,又很快压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