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寻瓢治蚜救桑苗(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蒸汽机轰碎诸侯这个战国我承包了》最新章节。
“我确定!”曹复语气斩钉截铁,手心却悄悄沁出冷汗——战国的瓢虫会不会不吃蚜虫?
可现在没别的办法,只能赌一把:“我爷爷以前种桑,桑田闹蚜虫就靠瓢虫治,比撒草木灰省事,还不伤桑苗,三天就能看到蚜虫少一半。”
墨铁还想开口反驳,就见孟姝提着竹篮从桑田边走来。
她用袖口擦了擦额头的汗,走到两人中间,语气平和却带着几分笃定:“依我看,倒不妨让曹复试试。先前他补陶工釜,用的麻丝掺浆法子,比老工匠们死守的老规矩还巧,最后不也把裂釜救回来了?”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旁边堆着的草药包,声音软了些却更显实在:“现在一味瞎试草药,既费功夫又没成效,反而耽误了治虫的时辰。”
“倒不如让他说说治虫的门道,就算不成,也比眼睁睁看着桑苗被虫啃烂、误了公室的差事强。”
孟姝的话像颗定心丸,柳青终于点了点头:“行!就按你说的办!”
“曹远,派四个桑农跟着曹复去山里找瓢虫,多带些竹筐,天黑前必须回来!”
“是!”曹远转身对身后的桑农喊:“你们四个,跟曹复去山里,注意安全,别乱碰不认识的草!”
曹复跟着四个桑农往山里走,草鞋早被露水浸软,鞋底磨出个小窟窿。
碎石子硌得脚掌生疼,每走一步都像踩在细针上。
打头的老周手里攥着柄磨得发亮的柴刀,刀背刮过路边的荆棘,“咔嚓”声在林间格外清楚;
跟在最后的李文背着空竹筐,筐沿沾着半片枯桑叶,时不时停下来捡根结实的树枝。
汉子话少,却实在,见曹复走得踉跄,没多问就递过树枝,粗哑的嗓音只说:“拿着,省劲。”
山里的潮气比工坊重,腐叶在脚下“噗嗤”响,混着不知名野果的甜香。
曹复抹了把额角的汗,心里忍不住吐槽:“这山路比上次考古爬的古墓后山还难走,早知道该让墨铁给双结实点的草鞋,现在脚趾头都快磨出血了。”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老周突然停住脚,柴刀指向右边的斜坡:“曹公子,那坡上草密,说不定有你说的红虫子。”
曹复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向阳的草坡上长满狗尾草,风一吹就晃,草叶间隐约能看见点点红色。
他快步跑过去,蹲下身拨开草叶,心瞬间落了地——红底黑斑点的虫子正趴在草茎上,六只细腿抱着蚜虫啃,口器动得飞快,正是他要找的瓢虫!
“就是它!”曹复激动地用雅言喊,伸手想捏一只给桑农看。
指尖刚碰到瓢虫的硬壳,小家伙就缩成个红球,逗得旁边的李文笑出了声:“这虫子倒机灵,还会装死。”
老周凑过来,眉头皱着:“曹公子,这虫子真能吃蚜虫?别是啃完蚜虫又啃桑苗,那咱可赔不起。”
他手里的柴刀在草茎上敲了敲,语气里满是顾虑——前几天试草药已经赔了两株桑苗,再出岔子,他这把老骨头都要被柳大夫骂散。
曹复没辩解,从怀里掏出片卷叶的桑苗(早上特意从田埂摘的),轻轻放在瓢虫旁边。
没过片刻,缩成球的瓢虫就伸展开身子,爬向叶背的蚜虫,一口一个,动作快得像啄米的鸡。
老周看得眼睛都直了,柴刀“当啷”掉在草叶上,捡起时手都在抖:“真……真吃!这下桑苗有救了!”
四个桑农立刻行动起来,李文把竹筐里的碎草倒出来。
老周用柴刀割了些柔软的茅草铺在筐底。
曹复教他们轻手轻脚地捡瓢虫,别捏坏硬壳。
阳光慢慢爬上山坡,草叶上的露水干了,竹筐里的瓢虫渐渐堆成了小红堆。
李文数了数,足有两百多只,笑得露出了豁牙:“这么多,撒到桑田,够那些小黑虫喝一壶的!”
曹复看着满筐的瓢虫,心里踏实了大半,指尖捏起一只放在掌心,小家伙爬过皮肤的痒意,清晰又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