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血脉共振与镜廊迷雾(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锦凰深宫谋》最新章节。

楚晚莹连忙为两人诊脉,片刻后,松了口气:“娘娘体内力量暂时平衡,但极其脆弱,需立刻静养调理,不可再受任何刺激。太子殿下体内多了一股外来的生机与一股外来的阴寒之力,与他本身的力量形成三角对峙,暂无大碍,但也需仔细观察。”

危机暂时解除,但每个人都心有余悸。沈清辞的冒险之举,虽然验证了“双子星”的猜测,并暂时保住了性命,却也让她和太子的身体状况变得更加复杂难测。

……

与此同时,冷宫地下,镜廊湖畔。

萧景琰自然不知坤宁宫内发生的惊心动魄。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眼前这片诡异的地下湖和无尽的镜廊上。

那叶黑色小舟,依旧静静地漂浮在靠近镜廊的湖面上。萧景琰能感觉到,怀中的“守望之眼”胸针热度在持续增加,指向性明确地对着镜廊深处。

“陛下,让臣等先乘舟过去查探。”影煞请命。

萧景琰沉吟片刻,摇头:“此地诡异,人多未必是好事。朕亲自过去,你们在此接应。若一炷香后朕未返回,或有异动,你们便立刻撤离,封锁井口,不得有误!”他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影煞深知皇帝性格,不再多言,只是郑重道:“陛下小心!”

萧景琰解下披风,纵身一跃,身形轻灵如燕,准确地落在那一叶黑色小舟上。小舟只是微微晃动,并未沉没。他试着以内力催动小舟,小舟竟无声无息地朝着镜廊方向滑去。

湖面漆黑如墨,水下仿佛隐藏着无数双眼睛,冰冷的寒意透过船底渗上来。越是靠近镜廊,那股源自镜面的混乱、折射感越是强烈,无数个“萧景琰”在镜中晃动,让人头晕目眩,心神不宁。萧景琰紧守灵台,体内龙气自行运转,抵御着这股精神侵蚀。

小舟靠岸。踏上镜廊的地面,脚下是光滑冰冷的某种黑色石材,映照出模糊的人影。前后左右,上下皆是镜面,无数个身影在其中穿梭、重叠,仿佛陷入了一个永恒的迷宫。

萧景琰握紧龙渊剑,凭着“守望之眼”胸针传来的微弱指引,朝着一个方向走去。镜廊曲折迂回,岔路极多,若非胸针指引,极易迷失。

走了约莫半盏茶功夫,前方出现了一个相对开阔的圆形空间。空间的中央,并非镜面,而是一面巨大的、光滑如镜的黑色石碑?或者说,是一面……特殊的镜子?

这面“镜子”并非映照出周围的景象,其表面如同平静的黑色水面,幽深不见底。而在“镜面”之前,摆放着一个古朴的石台,石台上,赫然放着一本……与先太后那本札记几乎一模一样的深蓝色锦缎册子!除此之外,石台旁的地面上,还用某种暗红色的颜料,绘制着一个复杂的、与那黑色匣子和玉佩上符文风格类似,但却更加古老、更加完整的图案!

萧景琰心中一震,快步上前。他先警惕地检查了周围,确认并无陷阱,才伸手拿起那本册子。

册子的材质和装帧与先太后那本一般无二,但封面没有任何字样。他翻开册子,里面的字迹……竟然也是先太后的笔迹!但内容却截然不同!

这并非随手杂记,而更像是一本……记录着某种秘密知识和仪轨的笔记!

前面几页,绘制着各种复杂的符文和阵法图样,旁边有详细的注解,其中一些符文,赫然与墨家那扭曲符文未被污染前的原始形态极为相似!后面几页,则记录着关于“双子星计划”、“血脉容器”、“镜界通道”、“归位仪式”等令人触目惊心的词语!

萧景琰飞快地翻阅着,越看脸色越是阴沉,心中的怒火与寒意交织攀升!

根据这笔记记载,先太后,竟然曾是墨家核心成员!她潜伏宫中,暗中推动所谓的“双子星计划”,目的是培养两个拥有特殊“守望者”血脉的容器,其中一个被认为是“正确”的,另一个则是“错误”或备用的,并通过“镜界通道”,接引所谓“镜中之主”的力量降临,完成“归位”,以期掌控源钥,对抗“虚无之潮”,重振墨氏!

而林婉儿,不过是她选中的、执行计划的棋子之一!那“子非子”,并非指太子非萧景琰之子,而是指在先太后和林婉儿的计划中,太子萧允翊并非那个她们理想中的、纯粹的“守望者血脉容器”,他身上属于宇文玥的部分被视为“污染”!她们真正想要的“正确”容器,笔记中语焉不详,只隐晦提及“楚氏余孽”、“血脉返祖”等词句,矛头隐隐指向……楚家!指向沈清辞!

那“镜非镜”,指的便是眼前这面特殊的“黑色镜面”,它是连接所谓“镜界”的通道入口!而“当归”,便是启动这通道,完成“归位”仪式的指令!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似乎都串联了起来!先太后、林婉儿、墨家、镜中人、沈清辞、萧允翊……所有人都被卷入了一个由先太后策划多年的、疯狂而庞大的阴谋之中!

萧景琰合上册子,胸中杀意沸腾。他看向那面幽深的黑色镜面,又看了看地上那个完整的、似乎用于启动某种仪式的暗红色图案。

就在这时,他怀中的“守望之眼”胸针突然变得滚烫!与此同时,那面黑色的镜面,如同投入石子的水面,开始荡漾起一圈圈涟漪!一个模糊、扭曲、带着无尽恶意与诱惑的女子身影,似乎在镜面深处缓缓浮现!

先太后的笔记最后一行字,如同诅咒般在他脑海中回响:

“当守望之眼再次凝视镜渊,当归之刻,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