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冰苔入药与冷宫秘闻(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锦凰深宫谋》最新章节。
萧允翊的话,让殿内瞬间一静。
萧景琰和沈清辞都有些讶异地看向他。这孩子以往遇到这种事,多是沉默回避,或是带着惊惧,何曾有过这般主动探究的意愿?
“允翊,”沈清辞微微蹙眉,语气温和却带着劝阻,“那玉佩邪门得很,你刚刚好转,不宜再接触。”
萧允翊却固执地摇了摇头,目光清澈而坚定:“母后,儿臣知道危险。但正因为它危险,儿臣才想看清楚,记住它。昨夜……那种感觉,儿臣不想再经历第二次。而且,”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下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认真,“这玉佩与……与儿臣的生母有关,不是吗?儿臣想知道,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影响到儿臣。”
他直接点出了林婉儿,这让萧景琰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他看着儿子那张尚且稚嫩,却已初现棱角的脸庞,在那双与自己相似的眼眸中,他看到的不再是往日的阴郁怯懦,而是一种破茧而出的清明与决断。经历了昨夜的生死边缘,这个孩子,似乎真的不一样了。
沈清辞也感受到了萧允翊的变化,她看向萧景琰,用眼神询问他的意见。
萧景琰沉默片刻,对墨云舟道:“云舟,将玉佩给他看看,但要小心,不可久持。”
“是。”墨云舟从怀中取出一个特制的锦囊,那玉佩被几层符纸包裹着,放在锦囊之中。他小心地解开锦囊,隔着符纸将玉佩递到萧允翊面前。
萧允翊没有立刻去接,他只是凝神细看。隔着符纸,那玉佩的阴寒之气减弱了许多,但上面那些扭曲的纹路依旧清晰可见。他看得极其专注,手指无意识地在锦被上轻轻划动,似乎在临摹那些纹路。
“这些线条……”萧允翊喃喃道,“好像……在哪里见过……”他努力回忆着,眉头紧锁,“是在……是在上书房的一本很旧的、讲金石铭文的杂书里?不对……又好像是在……”他摇了摇头,有些沮丧,“记不清了。”
“无妨。”萧景琰开口道,“你能有印象,已是难得。此事不急,等你身体好了,可以慢慢查证。”他话虽如此,心中却是一动。允翊自幼聪慧,博览群书,尤其是对那些枯燥的经史子集、金石杂学颇有兴趣,他既然觉得眼熟,或许真是一条线索。
萧允翊点了点头,不再执着于玉佩,转而问道:“父皇,北境寻到的‘冰魄魂苔’,真的能治好那几位昏迷的将士吗?”
“希望很大。”萧景琰语气肯定,“孙院正和你母后正在研究如何用药。待药材送到,便可一试。”
正说着,殿外传来通报,安宁郡主楚晚莹奉旨进宫探望太子,并带来了靖国公府新配制的几种固本培元的丸药。
楚晚莹进来,先向帝后及太子行了礼,见萧允翊气色尚可,这才松了口气。她将药交给一旁的宫人,又对沈清辞道:“娘娘,翰林院那边对符文的比对有了新发现,似乎找到了一种可以暂时‘安抚’那黑色匣子和玉佩上邪气的方法,虽不能根除,但或许能减少其对周围的影响,便于研究。”
这倒是个好消息,沈清辞颔首。
楚晚莹又看向萧允翊,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太子殿下受了惊吓,可要好好休养。妾身府上得了些安神的香露,晚些时候给殿下送来。”
萧允翊对这位性格爽利、医术高超的安宁郡主颇有好感,礼貌地道谢:“多谢郡主。”
几人又说了会儿话,萧景琰便让萧允翊好生休息,与沈清辞、墨云舟、楚晚莹一同离开了东宫。
……
两日后,由北境秘密护送回京的“冰魄魂苔”顺利抵达。装着苔藓的玉盒被直接送入了坤宁宫。
沈清辞与孙院正早已做好准备。偏殿已被临时改为药室,殿内焚着沈清辞特制的宁神香,八名昏迷的将士被安置在柔软的床铺上,虽然依旧无知无觉,但面色比之前似乎更灰败了一些,显示着他们神魂的损伤在缓慢加剧。
玉盒打开,一股极淡的、带着冰雪气息的奇异冷香弥漫开来。盒内的“冰魄魂苔”呈现出一种晶莹的蔚蓝色,如同被冻结的海水,形态似苔藓,但质地却更接近某种半透明的胶质,在光线下泛着微光。
“果然与《山川异物志》中记载的一般无二。”沈清辞仔细查验后,肯定道,“此物性极寒,却能稳固魂魄,真是天地造化之奇。”
孙院正亦是啧啧称奇:“老夫行医数十载,也是第一次得见如此奇物。娘娘,您看如何用药?”
沈清辞早已胸有成竹:“此物药性猛烈,不可直接内服。需以文火慢慢焙干,研磨成极细的粉末,再辅以三钱百年份的暖玉粉、一两采集自朝阳初升时分的赤蕊莲露,调和成膏。外敷于患者眉心、膻中、涌泉三处大穴,借药力由外而内,浸润神魂。同时,配合金针疏导经络,引导药力。”
“娘娘此法稳妥!”孙院正赞道,“暖玉粉性温,可中和部分寒气,赤蕊莲露有安魂定魄之效,与冰魄魂苔相辅相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两人立刻动手。沈清辞亲自把控火候焙干冰魄魂苔,孙院正则负责研磨和调配药膏。整个过程极其小心,不敢有丝毫差错。
药膏制成后,呈现出一种淡蓝色的膏体,触手冰凉,却并不刺骨。沈清辞与孙院正分别动手,为八名将士仔细敷药、施针。
萧景琰和墨云舟、楚晚莹也在一旁紧张地等待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