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暗流涌动 危机再起(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锦凰深宫谋》最新章节。
大靖皇宫,东宫寝殿内。
沈清辞醒来时,已是午后。阳光斜斜地照进殿内,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微微动了动身子,一阵酸软无力感立刻袭来,但比起昨日的力竭已经好了许多。
一名身着淡青色宫装的年轻宫女轻手轻脚地走近,见沈清辞已醒,眼中闪过一丝欣喜,连忙上前扶她坐起,在她身后垫上软枕。
“娘娘,您醒了!太医吩咐,您醒后需即刻服药。”宫女声音轻柔,动作熟练地将一碗深褐色的药汁端到沈清辞面前。
沈清辞抬眼看向这个面生的宫女,微微蹙眉:“你是?”
宫女连忙跪下:“奴婢名唤青黛,原是太医院煎药处的宫女,因懂得些医理,昨日被调来侍奉娘娘。凌云大人亲自挑选的,说是一定要可靠又懂医术的。”
沈清辞轻轻点头,接过药碗,仔细嗅了嗅药味,敏锐地辨别着其中的成分:“当归、黄芪、熟地...都是补气养血的药材,配伍得当。”
“太医正亲自开的方子,说是娘娘耗损过度,需固本培元。”青黛轻声回道,“陛下也吩咐,务必要娘娘好生休养。”
沈清辞慢慢饮下药汁,苦涩的味道在舌尖蔓延,却让她精神为之一振。她望向不远处太子沉睡的床榻,问道:“允翊怎么样了?”
“太子殿下今晨醒过一次,进了些米汤,太医诊脉后说脉象平稳了许多,只是身子仍虚弱,很快又睡下了。”青黛接过空碗,低声禀报,“陛下守了娘娘和太子一上午,方才被凌云大人请去商议要事。”
沈清辞轻轻点头,目光落在自己纤细的手腕上,那里还残留着昨日为救太子而割开的伤痕。她忽然想起什么,问道:“那'灵犀引'的碎片呢?”
青黛从一旁的锦盒中取出一个丝帕包裹的物件,小心展开:“在这里。陛下命人收着,说等娘娘醒来再做处置。”
沈清辞接过那些已经失去所有光泽的碎片,指尖传来一阵刺骨的冰凉。她凝神细看,发现碎片上的纹路虽已黯淡,却仍隐隐构成一种奇异的图案,仿佛某种古老的符文。
“青黛,取我的医箱来。”沈清辞忽然道,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当医箱取来后,沈清辞从底层取出一本泛黄的古籍——《楚门医案》。这是她母亲留下的医书,记载了许多罕见病症和奇异药物。她迅速翻到某一页,上面描绘的图案与碎片上的纹路竟有几分相似。
“这是...”沈清辞喃喃自语,“古籍中记载的'血契之印'...”
她正凝神研究时,殿外传来通报声:“陛下驾到!”
萧景琰大步走入殿内,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然锐利。见沈清辞已醒,他紧绷的面容稍稍缓和:“清辞,感觉如何?”
“好多了。”沈清辞微微一笑,随即指着医书上的图案,“陛下,你看这个。”
萧景琰走近,俯身看去:“这是?”
“这是《楚门医案》中记载的一种古老血契印记。”沈清辞神色凝重,“与那'灵犀引'碎片上的纹路极为相似。书中记载,这种血契一旦建立,即便媒介损毁,联系也不会完全断绝,反而可能因为媒介的破坏而变得更加不稳定,如同断箭留在体内,难以取出。”
萧景琰眼神一凛:“你的意思是,即便碎片碎了,林婉儿与允翊之间的联系可能仍未完全切断?”
“不仅如此。”沈清辞翻到另一页,“书中还提到,这种血契若被强行中断,施术者可能利用残存的联系施展更为恶毒的手段。你看这里记载的案例——前朝有一巫祝,在被处决前,利用残存的血契对仇家下了血脉诅咒,致使那家人三代男丁皆活不过二十五岁。”
萧景琰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林婉儿确实精通这些邪术。今早水牢来报,她异常安静,这反而让朕不安。”
“我们必须尽快找到彻底解除血契的方法。”沈清辞轻抚医书,“根据医案记载,要彻底解除这种血契,需要找到它的'源头'。就像解毒需知道毒药的配方一样,破解诅咒需知道它的根本。”
萧景琰沉思片刻,忽然道:“林家的背景,朕一直觉得不简单。林婉儿入宫前,林家只是普通官宦之家,但她展现出的那些手段,绝非寻常闺秀所能及。朕已命人密查林家祖上背景。”
便在此时,凌云在殿外求见。
“陛下,娘娘,”凌云行礼后禀报,“太医回禀,太子殿下体内的毒素虽已控制,但心脉间仍有一股顽固的异样气息盘旋不去,树泪只能压制,不能根除。”
沈清辞与萧景琰对视一眼,心知这很可能就是血契残效。
“还有一事,”凌云继续禀报,“水牢那边,林婉儿今日异常安静,不哭不闹,只是偶尔低声自言自语,听不清内容。送饭的宫女回报,她今日几乎未动饭菜。”
萧景琰眼神锐利:“加强监视,她越是平静,越可能在谋划什么。”
“臣已加派了人手,水牢内外现在有十二名影卫轮流值守,确保万无一失。”凌云回道。
萧景琰点头,转向沈清辞:“清辞,你既精医术,又通晓这些奇门异术,可否从医书中找到彻底解除血契的方法?”
沈清辞凝神思索,指尖轻轻划过医书泛黄的纸页:“我需要时间研究。据《楚门医案》记载,这类血契往往需要特定的条件才能施展,若是能知道林婉儿施术的具体手法和所用材料,或许能找到破解之道。”
她忽然抬头:“陛下,我想亲自去水牢一趟,见见林婉儿。”
“不可!”萧景琰断然拒绝,“那女人诡计多端,你现在身体虚弱,朕不能让你冒险。”
“可是...”
“没有可是。”萧景琰态度坚决,“你若需要问她什么,朕可以代你问,或者让她写下来。但你绝不能靠近她。”
沈清辞知他担忧自己,只得轻叹一声:“那至少让我看看她近日的饮食和用药记录,或许能从中发现些什么。”
萧景琰这才点头:“这个可以。凌云,你去将水牢的记录取来。”
“臣遵命。”凌云领命退下。
待凌云离去,萧景琰在沈清辞榻边坐下,轻轻握住她的手:“清辞,...朕真的很怕失去你。”
沈清辞望进他深邃的眼眸,那里盛满了毫不掩饰的后怕与深情。她反握住他的手,轻声道:“我知道。但我不能眼睁睁看着允翊死去,他是无辜的。”
提到太子,萧景琰的眼神复杂了一瞬。那个孩子身上流着林婉儿的血,却也是他亲眼看着长大的皇子。昨日在生死关头,他才真正意识到,无论血脉如何,允翊早已是他心中认定的儿子。
“等允翊痊愈,朕会正式下诏,确认他的太子之位。”萧景琰沉声道,“无论他的生母是谁,他都将是朕唯一的继承人。”
沈清辞微微惊讶:“可是朝臣们...”
“朝臣若有异议,朕自有办法。”萧景琰语气坚定,“大靖需要一位名正言顺的储君,而允翊是唯一的选择。”
便在此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跪报:“陛下,娘娘,太子殿下又发作了!”
两人脸色顿变,立即起身赶往太子榻前。
只见萧允翊在床上痛苦地蜷缩着身子,额头上布满冷汗,小小的脸庞扭曲着,嘴唇发紫,呼吸急促。他心口处的暗红纹路比之前更加明显,如同活物般在皮肤下微微蠕动。
“怎么会这样?”萧景琰厉声问道,“太医不是说已经稳定了吗?”
守在一旁的太医战战兢兢地回禀:“陛下,殿下刚才还好好的,突然就...臣等正在查找原因。”
沈清辞快步上前,执起太子的手腕诊脉,脸色越来越凝重:“脉象紊乱,那股阴邪之气又在冲击心脉。”她迅速取出银针,“帮我扶住他。”
在青黛的协助下,沈清辞熟练地在太子几个穴位上施针。随着银针落下,太子的抽搐渐渐平息,但脸色依旧苍白,呼吸微弱。
“树泪的功效正在减弱。”沈清辞凝重地说,“血契残存的邪气比我想象的还要顽固。”
萧景琰面色铁青:“林婉儿一定在搞鬼!”
就在这时,凌云带着水牢的记录回来了,见殿内情形,立即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陛下,水牢的记录取来了。”凌云呈上一本册子,“另外,方才影卫发现一件怪事——林婉儿在太子发作的同一时刻,突然在水牢中大声狂笑,说'时候到了'。”
沈清辞接过记录快速翻阅,忽然停在某一页:“看这里,最近三天,林婉儿的饭菜中都有当归、川芎等活血化瘀的药材。这些药材本身无害,但若配合特定手法,可能增强血契的效力。”
她抬头看向萧景琰,眼中满是警觉:“有人在帮她!”
萧景琰眼中寒光一闪:“查!彻查所有接触过水牢饮食的人!”
“臣立即去办。”凌云领命,快步离去。
沈清辞继续翻阅记录,忽然又发现什么:“等等,这里还有一个细节——每次送饭的宫女都不一样,但有一个共同点:她们都佩戴着同样的银饰耳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