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雪夜狼袭,朝堂惊变(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锦凰深宫谋》最新章节。

脚步声沉稳有力,由远及近。一名身着玄色铠甲,披着暗红色斗篷的老将,大步走入殿中。他须发皆已花白,但身姿依旧挺拔如松,面容饱经风霜,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一双虎目开阖之间,精光四射,不怒自威。正是镇守西陲数十载,威名赫赫的忠勇侯郭啸天!

他走到御阶之下,并未如寻常臣子般行跪拜大礼,只是微微躬身,抱拳,声如洪钟:“老臣郭啸天,参见楚妃娘娘!甲胄在身,不能全礼,望娘娘恕罪!”

此举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吸气声。这郭啸天,好大的架子!

沈清辞瞳孔微缩,心中警铃大作。甲胄在身?他这是要表明武将身份,还是要给本宫一个下马威?先帝在时,他亦不曾如此倨傲!

她面上却不露分毫,语气平和,甚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敬意:“忠勇侯镇守西陲,劳苦功高,不必多礼。不知侯爷此番率军前来,所为何事?”

郭啸天直起身,目光如电,似乎能穿透那层珠帘,直视沈清辞:“回娘娘!老臣接到北境密报,言北狄异动,狼主兀术勾结妖人,意图大举南侵!又闻京城变故,靖安王作乱,陛下…陛下远征未归!国难当头,老臣蒙先帝恩典,授以镇西重任,赐密旨许便宜行事!岂能坐视江山动荡,社稷危殆?故率麾下五万儿郎,日夜兼程,前来勤王,拱卫京师,以安民心!”

他声音洪亮,掷地有声,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尽显忠勇。

然而,沈清辞却敏锐地捕捉到他话语中的关键——他提到了“陛下远征未归”,却绝口不提陛下可能遇险或下落不明,更将“勤王”和“拱卫京师”放在首位。

他是在试探?还是真的不知陛下具体情况?又或者…他另有所图?

沈清辞缓缓道:“侯爷忠义,本宫感佩。北狄确有异动,然边关将士用命,尚能支撑。陛下虽未归朝,但天威浩荡,必能克敌制胜,不久便将凯旋。侯爷麾下将士远来辛苦,不如先在京畿之外扎营休整,粮草补给,本宫自会命户部尽快调拨。至于京畿防务,现有京营与禁军,尚可维持。”

她这番话,既肯定了郭啸天的忠心,又委婉地拒绝了他立刻进驻京城的意图,同时强调陛下必将归来,稳定人心。

郭啸天虎目微眯,并未立刻接话,殿内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这时,兵部尚书李德明出列道:“娘娘,郭都督一片赤诚,麾下亦是百战精锐。如今北境告急,京畿防务空虚,若有万一,恐措手不及。依老臣之见,不如请郭都督分派部分精锐,协防京畿要地,以备不测。”

立刻有几位大臣附和:“李尚书所言极是!”

“郭都督麾下乃虎狼之师,正可震慑宵小!”

沈清辞心中冷笑,李德明…果然跳出来了!他与靖安王过往甚密,虽未拿到实证,但其心可诛!这是想引狼入室,还是与郭啸天早有勾结?

她尚未开口,郭啸天却哈哈一笑,声震殿瓦:“李尚书好意,老臣心领!不过,老臣的兵,野惯了,不熟悉京畿布防,贸然协防,恐生混乱。既然娘娘认为京畿防务无虞,老臣便依娘娘之意,在京畿之外扎营。只是…”

他话锋一转,目光再次投向珠帘:“国不可一日无君,军不可一日无帅!如今北狄大兵压境,陛下远行,朝中需有一人,能总揽全局,统筹各路兵马,方可应对此危局!不知娘娘,对此有何安排?”

图穷匕见!

他终于说出了真正的来意!他要兵权!要这大靖王朝此刻最高的军事指挥权!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目光再次聚焦于珠帘之后。郭啸天此举,近乎逼宫!

沈清辞放在膝盖上的手骤然握紧,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她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扑面而来,郭啸天的气势,连同殿内那些或明或暗支持他的目光,仿佛化作实质,要将她压垮。

他想要统帅之权…若给了他,五万镇西军加上京畿兵马,他顷刻间便可掌控整个京城,乃至大靖命脉!若不给他,他便有借口按兵不动,甚至…激起兵变?他是在赌,赌我不敢拒绝,赌朝廷无人!

她不能给!一旦给出,这江山是否还姓萧,恐怕就在郭啸天的一念之间!

可是,拒绝的后果,她能否承担?北狄虎视眈眈,内忧未平,若再与手握重兵的郭啸天撕破脸…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喧哗!

“报——!!!八百里加急!北境军报!!!”

一名风尘仆仆、甲胄染血的传令兵,不顾礼仪,狂奔入殿,扑倒在地,双手高高举起一封插着三根染血羽毛的紧急军报!

“娘娘!北狄前锋五千铁骑,突袭破虏关!守将王贲将军…力战殉国!关…关隘已失守!!北狄大军,正长驱直入!!!”

轰!

如同惊雷炸响在太极殿上!

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噩耗震得目瞪口呆!破虏关,那可是北境防线的重要枢纽之一!关隘一失,北狄铁骑便可直插腹地!

“什么?!”

“王将军殉国了?!”

“这…这如何是好?!”

朝堂之上,瞬间乱成一团。

郭啸天眼中精光爆射,猛地踏前一步,声音如同雷霆,压过了所有嘈杂:“娘娘!局势危急至此,岂能再犹豫?!请娘娘即刻下旨,授予老臣临机专断之权,统调天下兵马,以御外侮!否则,国将不国!!”

他声如洪钟,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强势,仿佛此刻唯有他才能挽救危局。

沈清辞猛地站起身,珠帘因她的动作而剧烈晃动,发出清脆的撞击声。她脸色煞白,身体微微颤抖,并非完全因为恐惧,更是因为极致的愤怒与压力。

军报来得如此巧合?是真是假?就算是真,郭啸天逼宫也逼得太及时了!难道…一个可怕的念头在她心中升起——北狄入侵,与郭啸天的出现,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内应…兀术所说的内应,难道不只是靖安王,还有…

她看着台下气势逼人的郭啸天,看着慌乱无措的群臣,看着那封染血的军报…

“娘娘!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郭啸天再次催促,目光灼灼。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沈清辞身上,等待着她的决断。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将如何应对这内忧外患、泰山压顶般的危局?

沈清辞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满殿的压抑和冰冷空气都吸入肺中,她目光决绝,正要开口。

突然,另一个清越而沉稳的声音,自殿外响起,打破了这致命的沉寂:

“郭都督何必急于一时?陛下虽未归,但太子殿下乃国之储君,自有监国之责。统筹兵马之事,是否应由太子殿下定夺?”

众人愕然望去,只见说话之人,正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周正!他手持笏板,面容肃穆,一步步从文官队列中走出,毫无畏惧地迎上郭啸天锐利的目光。

太子?那个年仅六岁,且身中奇毒、危在旦夕的太子?

周正此刻提起太子,意欲何为?他是在为沈清辞解围,还是…另有所图?

朝堂局势,因周正这一句话,再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