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绝地汇合(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锦凰深宫谋》最新章节。
“陛下!不可!” 邢风和众影卫齐齐跪倒。
“这是圣旨!” 萧景琰厉声道,剧烈的动作牵扯到伤口,让他一阵咳嗽,嘴角溢出一丝血迹,“邢风,记住你的任务!大靖的安危,太子的性命,可能都系于你身!走!”
邢风看着皇帝决绝而虚弱的身影,这个铁打的汉子终于忍不住流下泪来,他重重叩首,声音哽咽:“臣…领旨!陛下…保重!”
他不再犹豫,猛地起身,点齐阿蓝和四名伤势较轻的影卫,对着萧景琰最后行了一礼,转身毅然决然地向着南方,再次踏上了充满未知险阻的征途。
望着他们消失在风雪中的背影,萧景琰缓缓松了口气,随即一阵天旋地转的虚弱感袭来,他几乎站立不住。
“陛下!” 留下的几名影卫连忙扶住他。
“走…向西…” 萧景琰指着与邢风他们相反的的方向,声音微弱却清晰,“找个地方…暂时躲藏…处理伤口…”
他知道,自己现在的状态,根本跑不远。唯有暂避锋芒,争取时间恢复,才能有一线生机。
京城,皇宫。
靖安王萧庭的倒台如同一场巨大的政治地震,迅速席卷了整个朝堂。都察院左都御史周正雷厉风行,依据萧庭的供词和查获的证据,迅速锁定了了一批与靖安王府往来密切、涉嫌参与流言传播和构陷楚妃的官员,或革职查办,或勒令闭门思过。一时间,朝堂风气为之一肃,之前甚嚣尘上的流言蜚语也瞬间偃旗息鼓。
沈清辞以不容置疑的铁腕,迅速稳定了局面。她每日代陛下批阅奏折,接见重臣,处理政务,虽然身体依旧单薄,但展现出的果决与能力,渐渐赢得了部分中立大臣的认可和敬畏。至少,表面上无人再敢质疑她“后宫干政”。
然而,沈清辞的心却始终悬着,没有一刻放松。太医关于太子药效只能维持半月的警告,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而北境迟迟没有新的消息传来,更让她寝食难安。
这日,她正在批阅一份关于漕粮北运的紧急奏折,邢风的副手悄然入内,呈上了一份密报。
“娘娘,北境有消息了…是我们潜伏在北狄内部的暗桩冒死传回的…” 副手的脸色十分难看。
沈清辞心中一紧,立刻接过密报展开。上面的内容让她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密报证实了守灯人未死,且与北狄狼主兀术在一起。更可怕的是,上面提到,北狄境内近期出现了多次诡异的“地龙翻身”(地震)和极端严寒天气,牲畜冻死无数,仿佛末日将至。北狄高层将此视为“神罚”,同时也是“神启”,认为这是掌控“冰雪神力”、南下一统天下的天赐良机!狼主兀术已下令集结各部精锐,似乎准备趁着大靖内忧外患(他们以为)之际,发动一场前所未有的南侵!而守灯人,则被他们奉为能够引导“神力”的“圣师”!
挥师南下!里应外合!冰雪神力!
这几个词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沈清辞的心上!北狄果然要大规模入侵!而且是在这个最要命的时候!陛下孤身在北境,生死未卜…太子危在旦夕…朝局初定却根基未稳…
内忧外患,形容此刻的大靖,再贴切不过。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不能慌!绝对不能慌!
“传本宫旨意!” 沈清辞站起身,声音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即刻起,京城及北境沿线各州府,进入最高战备状态!所有边关守将,严防死守,没有兵部与本宫联合签发的命令,一兵一卒不得后退!”
“娘娘,粮草军饷…” 户部尚书在一旁面露难色。
“开启皇家内库!本宫带头,后宫所有用度减半,京中三品以上官员,捐出半年俸禄以充军资!发布勤王令,命各地驻军即刻向北部边境靠拢!” 沈清辞语速极快,条理清晰,“同时,严密监控京中所有王府、勋贵府邸,尤其是与靖安王过往甚密者,若有异动,先斩后奏!”
一道道指令迅速发出,整个王朝的战争机器开始被迫加速运转起来。
处理完这些,沈清辞独自一人来到太庙。她跪在列祖列宗的牌位前,深深叩首。
“列祖列宗在上,不孝儿媳沈清辞,暂代陛下执掌国柄。今外敌入侵,内患未平,太子垂危,陛下远在险境…江山社稷,危如累卵。清辞一介女流,才疏学浅,然受陛下重托,不敢有负。恳请祖宗保佑,佑我陛下平安归来,佑我太子转危为安,佑我大靖…度过此劫!”
她的声音在空旷的太庙中回荡,带着无尽的虔诚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脆弱。
祈祷完毕,她站起身,擦去眼角不自觉滑落的泪珠,眼神重新变得坚定。
无论前路如何,她都必须走下去。
就在这时,一名心腹太监急匆匆跑来,脸上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狂喜,压低声音道:
“娘娘!刚收到八百里加急军报!不是北境…是西边!镇西大都督…率五万精锐,已出玉门关,日夜兼程,赶来勤王了!”
镇西大都督?沈清辞先是一怔,随即想了起来!是先帝时期便镇守西陲、多年来几乎不与京城往来的老将,忠勇侯郭啸天!他怎么会突然…
是了!先帝曾赐他密旨,若非国难当头,不得轻易离镇。他定是得知了北狄异动和京城变故!
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沈清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巨大的希望。然而,这希望之中,也夹杂着一丝隐忧。这位远离权力中心多年的老将,在此刻率重兵前来,是福是祸,犹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