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圣木之秘(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锦凰深宫谋》最新章节。
她擦干眼泪,站起身,脸上恢复了惯有的冷静与威严,对太医令道:“不惜一切代价,稳住太子的情况!所需任何药材,直接去内库支取,若有阻拦,以抗旨论处!”
“臣遵旨!”太医令此刻也信心大增。
沈清辞转身,对随行的影卫副统领下令:“加派一倍人手保护东宫,没有本宫手令,任何人不得接近!另外,将杜文渊‘自尽’一案所有卷宗、证物,包括那封遗书,全部封存,移交都察院左都御史周正周大人!告诉周大人,本宫要一个水落石出!无论涉及到谁,一查到底!”
她要将这个烫手山芋,交给以刚正不阿着称的周正去处理。同时,这也是一个信号,表明她身正不怕影子斜,敢于接受任何调查。
“还有,”沈清辞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太子病情好转的消息,暂时封锁,仅限于东宫和永寿宫知晓。对外...依旧宣称太子病重。”
她要利用信息差,看看还有哪些牛鬼蛇神会继续跳出来!
果然,就在沈清辞做出这一系列安排后不久,以靖安王萧庭为首的一部分宗室和老臣,联合上书,言辞“恳切”地请求面见太子,“以安朝野之心”,其用意不言自明。
沈清辞看着这份联名上书,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她提起朱笔,在奏折上批下:“太子静养,不宜打扰。众卿忧国之心,本宫已知。待太子好转,自会召见。”
轻描淡写,却寸步不让。
她知道,这只是风暴前的宁静。杜文渊的死,绝不会如此简单结束。对方牺牲掉这样一颗重要的棋子,必定还有后手。而她,必须利用太子病情暂时稳定这宝贵的时间窗口,稳住朝局,等待陛下归来。
她走到书案前,开始处理堆积如山的政务。北境的军报,江南的税赋,各地的灾情...每一件都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和百姓的生计。她不能乱,也不能倒。
笔尖在宣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响。烛火映照着她苍白而坚毅的侧脸。
陛下,臣妾在这里,守着我们的孩子,守着您的江山。您在前方,也一定要平安。
而远在北境冰川之下的萧景琰,对京城发生的这一切毫不知情。他正在冰渊之民的营地中,为明晚月圆之夜的仪式做准备。
诺普长老给了他一块刻画着复杂纹路的骨片,让他凝神感应,据说能帮助他更好地与圣木沟通。萧景琰握着那块冰凉的古朴骨片,盘膝坐在冰屋内,尝试着放空心神。
然而,每当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的不是圣木的纹路,而是翊儿苍白的小脸,是沈清辞担忧的眼神,是朝堂上可能正在掀起的惊涛骇浪...
心无杂念,谈何容易。
他知道,明晚的仪式,不仅关乎翊儿的性命,也可能关乎整个冰渊的平衡,甚至天下的安危。他肩上的担子,从未如此沉重。
就在这时,冰屋外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和阿蓝低声呵斥的声音。
萧景琰睁开眼,走出冰屋。只见几名冰渊族人正押着一个被捆得结结实实、浑身狼狈的人走过来。那人穿着影卫的服饰,赫然是之前留守在鬼哭峡那个冰窟入口的两名影卫之一!
“陛下!陛下救我!”那名影卫看到萧景琰,如同看到了救星,大声呼喊起来。
阿蓝脸色难看地对萧景琰说道:“我们在营地外围巡逻时,发现他鬼鬼祟祟地试图潜入,身上还带着这个!”他递过来一支细小的、造型奇特的铜管,正是军中用来传递密信的“箭书”铜管!
萧景琰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接过铜管,拧开,里面是一张卷起的纸条。展开一看,上面只有一行小字:
“京城有变,太子危,速归。”
字迹潦草,似乎是在极度匆忙的情况下写就。
萧景琰的心猛地一沉!京城有变?太子危?! 他猛地看向那名被捆住的影卫,目光如刀:“这消息,从何而来?谁让你传来的?!”
那名影卫眼神闪烁,支支吾吾:“是...是邢统领之前安排的联络方式...属下看到有信号,就去接了...”
“胡说!”邢风厉声喝道,“我从未安排过此种联络方式!留守之人只需原地待命,绝不可主动联络!说!你到底是谁的人?!”
那影卫脸色瞬间惨白,咬紧牙关,不再说话。
萧景琰看着手中的纸条,又看看那名明显有问题的影卫,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
队伍里果然有内奸!而且这个内奸,试图用假消息扰乱他的心神,破坏明晚的仪式!甚至可能...这根本就是一个调虎离山之计!
京城到底怎么样了?清辞和翊儿,是否真的平安?
巨大的焦虑和担忧几乎要将他吞噬。但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此刻自乱阵脚,正中敌人下怀!
他深吸一口气,将纸条紧紧攥在手心,对诺普长老和阿蓝说道:“让二位见笑了。此事,朕会处理。”
他必须稳住,必须先拿到树泪!这是拯救翊儿的唯一希望!
然而,他心中的不安,却如同这冰川下的暗流,汹涌澎湃,难以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