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微服秘访清虚观(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锦凰深宫谋》最新章节。
养心殿的烛火彻夜未明,萧景琰坐在龙椅上,指尖捏着那几张密报,纸张边缘几乎被捏得变形。凤纹令牌沉甸甸地压在案上,铜面映着烛火,却泛着刺骨的寒意。密报上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尖刀,狠狠扎进他的心脏——谋害储君,嫁祸妃嫔,主谋竟是他的结发妻子,太子的亲生母亲!
“放肆!”
萧景琰猛地将密报拍在案上,龙颜震怒,殿内的空气瞬间凝固。他登基多年,经历过朝堂倾轧、边疆战事,却从未想过,最恶毒的背叛竟来自枕边人。皇后的野心,早已超出了权力争斗的范畴,是对皇室血脉的践踏,是对江山社稷的背叛!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愤怒解决不了问题,必须尽快掌控局面,防止皇后狗急跳墙。
“传朕旨意!”萧景琰的声音冰冷而威严,“第一,京城九门即刻戒严,严密盘查出入人员,尤其是前往落霞山方向的行踪;第二,命锦衣卫暗中监视林丞相府、林将军府,以及所有与林氏父子往来密切的官员府邸,不许放过任何异动;第三,派禁军封锁坤宁宫,以‘保护皇后安全’为名,许进不许出,切断皇后与外界的联系;第四,加急传密旨至澄心园,命沈峰不惜一切代价护住太子与楚妃,静待朕的后续旨意!”
“遵旨!”殿外的太监躬身领命,快步退去,不敢有丝毫耽搁。
安排好这些,萧景琰却并未放松。他知道,仅凭死士的口供和凤纹令牌、密令,虽能定皇后之罪,却难以彻底铲除她背后的势力。那个神秘的“镜先生”、屡次出现的清虚观,始终是悬在他心头的隐患。皇后敢铤而走险,必然与“镜先生”有所勾结,清虚观作为关键据点,必须亲自去查!
当夜,子时刚过。
澄心园的侧门悄然打开,两匹快马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奔了出去。马上之人身着深色劲装,斗篷的兜帽遮住了大半面容,只露出线条凌厉的下颌——正是易容改装后的萧景琰与沈清辞。沈峰率领二十名精锐影卫,身着夜行衣,骑马远远跟在后方,既是护卫,也是策应。
“此行凶险,你若怕,可留在澄心园。”萧景琰勒住马缰,侧头看向身旁的沈清辞,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沈清辞摇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陛下都敢以身犯险,臣妾为何不敢?况且,清虚观与‘镜先生’有关,臣妾也想亲自查明真相。”
萧景琰不再多言,双腿一夹马腹,两匹快马如同离弦之箭,朝着落霞山的方向疾驰而去。
落霞山在夜色中如同一头蛰伏的巨兽,山风呼啸而过,卷起枯叶,发出“沙沙”的声响,更添几分诡异。清虚观坐落在山腰处,几点稀疏的灯火在黑暗中摇曳,如同鬼火般忽明忽暗。
两人在山脚处弃马,将马匹藏在茂密的树林中,而后凭借高超的轻功,沿着沈峰事先探查好的路线,避开隐藏在暗处的暗哨,悄无声息地接近道观。观墙不高,萧景琰纵身一跃,稳稳落在墙内,随即伸手将沈清辞拉了进来。
观内一片死寂,只有三清殿方向传来微弱的烛光和断断续续的木鱼声,似乎有道士在做晚课。但萧景琰和沈清辞都敏锐地察觉到,这寂静中透着一股不自然的压抑,仿佛有无数双眼睛隐藏在暗处,窥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按计划行事,去后院的禁地小院。”萧景琰用极低的气音对沈清辞说道,同时指了指道观深处的一个方向。
两人绕过主殿,沿着回廊向后院摸去。后院比前院更加幽暗,只有几盏气死风灯挂在廊下,光线昏暗。禁地小院的门口没有守卫,但院门紧锁,门上的铜锁锈迹斑斑,似乎许久未曾打开过。
萧景琰侧耳细听片刻,确认院内没有动静,取出随身携带的精铁匕首,插入门缝,轻轻一拨,只听“咔嗒”一声轻响,门栓应声而开。他推开门,示意沈清辞先进,自己则殿后,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院内杂草丛生,显然很久没有打理过。只有一间静室透着微弱的烛光,烛光在窗纸上投下一个模糊的人影。两人屏住呼吸,悄无声息地靠近静室,透过窗纸的缝隙向内望去。
只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道士正坐在蒲团上,对着一盏孤灯打坐。他面容憔悴,额上布满了冷汗,双手微微颤抖,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焦虑,全然没有修道之人应有的平和与淡然。他便是清虚观的观主玄云道长。
而在玄云道长身后的阴影里,竟站着两个膀大腰圆的汉子。他们穿着道士的服饰,却难掩身上的戾气,腰间别着短刀,眼神冰冷地盯着玄云道长,如同在监视囚犯。
“看来,这位观主并非主谋,而是被胁迫的。”沈清辞压低声音,在萧景琰耳边说道。
萧景琰点头,目光在小院中扫视一圈,最终落在了静室一侧的假山上。假山造型奇特,上面覆盖着茂密的藤蔓,看起来与普通假山并无二致,但萧景琰凭借多年的经验,敏锐地察觉到假山底部似乎有异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示意沈清辞留在原地警戒,自己则悄无声息地绕到假山后。果然,在藤蔓的遮掩下,他发现了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洞口,洞口边缘光滑,显然经常有人出入。他伸手摸了摸洞口,能感觉到微弱的气流从里面涌出,带着一股潮湿的气息。
“有密室。”萧景琰回到沈清辞身边,低声说道,“我们进去看看。”
两人一前一后钻进洞口,洞内漆黑一片,只有石阶向下延伸。萧景琰点燃随身携带的火折子,火光摇曳,照亮了前方的道路。通道初极窄,走了约莫十几步后,渐渐变得开阔起来,竟是一处修建在地下的石室。
石室陈设简单,只有一张石桌和几把石椅,但墙角堆放着不少箱笼,显然是用来存放东西的。萧景琰和沈清辞对视一眼,迅速开始翻查箱笼。
箱笼中大多是金银珠宝、地契账册,还有一些信件,上面记录着皇后一党利用清虚观敛财、勾结官员的证据。沈清辞将这些证据一一收好,心中愈发震惊——皇后的势力,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庞大。
就在这时,萧景琰的目光被石室角落一个上了重锁的铁箱吸引。铁箱通体黝黑,上面刻着复杂的花纹,看起来极为坚固。他拔出匕首,用力撬开锁头,“哐当”一声,铁箱被打开。
两人凑近一看,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铁箱内并非金银珠宝,而是一套做工极其精致、纹路诡异的青铜器具——包括一个狰狞的面具、一个刻满符文的祭盘,以及一根短杖。这些器具的样式,竟与之前在祭月台上“镜先生”所使用的法器一模一样!
除此之外,铁箱内还有几封密信。萧景琰拿起一封,展开一看,信上的字迹娟秀中带着一股凌厉,正是皇后的笔迹!信中内容,赫然是吩咐玄云道长利用道观的身份,为“镜先生”的行动提供掩护和资源,还提及了“北疆寒矿”、“冥苔”等物,言语间似乎在筹备某项秘密计划。
“镜先生……果然与皇后脱不了干系!”沈清辞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说不定,皇后本人就是‘镜先生’?”
萧景琰面色铁青,将密信仔细收好。这些证据,足以证明皇后与“镜先生”的勾结,也证实了清虚观就是他们的秘密据点。此行目的已经达成,必须尽快离开,将证据带回京城。
就在这时,通道外突然传来了脚步声和说话声,越来越近。
“……那老东西还算老实吧?主子吩咐了,这两天风声紧,一定要看好他,别出什么岔子。”一个粗嘎的声音响起,正是之前在静室里监视玄云道长的汉子之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