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双线初汇 迷雾渐开(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锦凰深宫谋》最新章节。
沈清辞立即传令:“加派人手监视孙秀,我要知道她的一举一动。”
深夜,监视人员传回急报:孙秀悄悄离宫,前往城西一处民宅!
沈清辞心中一动,想起裘丙贵曾说王卓藏在城西破庙。这两者之间是否有关联?
她立即通过特殊渠道向皇帝传信,同时命裘丙贵的人暗中跟踪。
一个时辰后,惊人消息传来:孙秀进入的民宅中,竟藏着北疆商队的副首领!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在宅中密会时,提到了一个名字——“影主”!
消息传到西山行宫,萧景琰猛然起身:“影主?果然是他们!”
他立即下令:“收网!捉拿所有涉案人员,但要留活口!”
然而当暗卫冲入民宅时,却发现早已人去楼空,只留下一枚熟悉的珠链——正是孙秀白日戴的那串。
显然,对方已经察觉被监视,提前撤离了。
皇帝震怒之余,更加确信朝中有内鬼。他连夜召见心腹大臣,部署下一步行动。
而永寿宫内,沈清辞却有一个意外发现。
在孙秀匆忙撤离后,监视的人在她房中找到一个暗格,里面藏着一本账册。账册中详细记录了孙嬷嬷多年来与宫外某势力的金银往来,而最近几笔大额交易,都指向一个名字——老王爷!
更让沈清辞震惊的是,账册最后一页画着一个特殊图案:虎头印鉴!
她立即将这个发现密报皇帝。萧景琰回信只有四个字:“朕明白了。”
三日后,皇帝御驾正式回京。朝会上,萧景琰当众嘉奖了北疆商队“促进边境贸易”的功绩,对老王爷更是亲切有加,仿佛什么都不曾发生。
但沈清辞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
当夜,皇帝秘密驾临永寿宫。这次他没有掩饰行踪,而是堂堂正正地前来,身后跟着一队抬着赏赐的内侍。
“爱妃近日操劳,朕特来探望。”萧景琰语气如常,但眼神中有着只有沈清辞能懂的深意。
待宫人退下,他立即压低声音:“那本账册是关键证据,但还不够。我们需要找到那方旧砚和虎头印鉴。”
沈清辞点头:“清辞怀疑,旧砚可能就藏在孙秀处。她匆忙撤离,或许来不及带走。”
“朕已派人全面搜查那处民宅,但希望渺茫。”皇帝沉吟道,“倒是你提到的珠链...朕记得淳安郡主生前也喜欢佩戴类似饰物。”
沈清辞心中一动:“陛下是说...”
“朕怀疑孙秀可能是淳安郡主的旧人,甚至可能是...郡主的血脉。”萧景琰语出惊人,“已派人去查郡主的过往了。”
就在这时,窗外突然传来三急一缓的鸟鸣声——裘丙贵的紧急信号!
沈清辞推开窗,一个小纸团落入手中。展开一看,只有两个字:
“砚在宫中。”
她心中剧震,将字条递给皇帝。萧景琰看过,眼中闪过锐光:“果然如此!看来我们要在宫中来个大搜查了。”
但就在这时,又一个消息传来:淑太妃突发急病,昏迷不醒!
沈清辞与皇帝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怀疑——这病发得太巧了!
“朕去看看,”萧景琰起身,“你万事小心。”
送走皇帝,沈清辞独坐灯下,心中波澜起伏。所有的线索都已汇拢,迷雾正在散开,但她却感到一种莫名的不安。
太顺利了...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引导着他们发现这一切。
她取出父亲札记,再次研读那句“玉非玉,玺非玺”,忽然想起母亲笔记中的一段记载:北疆某部族信奉“以假乱真”之道,最高明的骗局是让对手自以为发现了真相。
一个可怕的猜想浮上心头:这一切,会不会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局?他们发现的所谓“证据”,会不会都是对方故意留下的?
就在她沉思之际,窗棂上突然多了一枚飞镖,钉着一张字条:
“欲知真相,三更独自往北苑废井。”
字迹陌生,内容却让她心惊肉跳。
去,还是不去?沈清辞握紧袖中匕首,知道又一个抉择摆在面前。
而此刻的北苑废井旁,一个披着斗篷的身影正静静伫立,手中把玩着一方破损的旧砚。
“游戏该结束了,”身影轻声自语,“让咱们看看,到底是谁入了谁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