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药藏祸心 及时化解(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锦凰深宫谋》最新章节。
皇帝巡边离京的第五日,宫中气氛愈发微妙。永寿宫虽表面平静,但沈清辞能感觉到暗处窥视的目光有增无减。
这日清晨,她正为云苓换药,忽见一个小宫女慌慌张张跑来:“娘娘,不好了!林采女突发急病,太医说...说怕是撑不过今日了!”
沈清辞手中药瓶险些落地。林采女?那位患有风湿的老采女?前几日她去诊脉时,虽病情严重,但绝不至于突然病危。
“哪位太医诊治的?”沈清辞边问边迅速收拾药箱。
“是太医院的张太医。”小宫女喘着气,“说是突发心痹之症。”
张太医?沈清辞心中一凛。此人素与淑太妃娘家往来密切,在太医院中以擅用猛药着称。
“带路。”她毫不犹豫地说道。
西偏殿内弥漫着浓重的药味,林采女躺在榻上面如金纸,气息微弱。张太医正在外间写药方,见沈清辞到来,眼中闪过一丝慌乱。
“楚妃娘娘万安。”张太医躬身行礼,“老采女突发急症,微臣正在全力救治。”
沈清辞不动声色:“本宫略通医理,可否让本宫一观药方?”
张太医迟疑片刻,还是递上药方。沈清辞快速扫过,方子看似对症,用药却颇为猛烈,对林采女这般虚弱的老人来说,几乎与虎狼之药无异。
“张太医确定这是心痹之症?”沈清辞状似随意地问。
“症状确是如此。”张太医语气肯定,“脉象浮促,面色青紫,正是心痹之兆。”
沈清辞不再多言,径直走入内室。她坐在榻边为林采女诊脉,发现脉象确实浮促,但细辨之下,却有一丝异常——这浮促中带着虚滑,不似真正的心痹。
她俯身细闻林采女唇边的气息,隐约嗅到一丝熟悉的苦涩味。这不是心痹该有的气味!
“采女今日用了什么饮食?”沈清辞问一旁伺候的小宫女。
“早起只用了半碗小米粥,和往常一样。”小宫女怯生生地回答。
沈清辞目光扫过室内,忽然停在窗台上一盆不起眼的药草上。那是她前日送给林采女的安神草,嘱咐她每日取几片叶子泡水饮用。
她走到窗前,仔细察看那盆药草,发现叶片上有些许不正常的晶莹露珠。用手指蘸取细闻,有一股极淡的奇异香气。
“这盆草今日可曾浇过水?”沈清辞问。
小宫女摇头:“都是林采女亲自照料,不许旁人碰的。”
沈清辞心中已有计较。她不动声色地回到外间,对张太医道:“本宫观采女脉象,似是虚症为主,可否让本宫调整下方子?”
张太医面色微变:“娘娘,这...药方已定,随意更改恐有不妥。”
“出了事本宫担着。”沈清辞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云苓,按本宫说的重新配药。”
她口述了一个温和滋补的方子,与张太医的猛药截然相反。张太医脸色难看,却不敢公然反对得宠的妃嫔。
待药煎好,沈清辞亲自喂林采女服下。不过半个时辰,林采女的脸色竟渐渐好转,呼吸也平稳了许多。
张太医见状,借口太医院还有事,匆匆离去。
沈清辞命人取来张太医之前煎药的药渣,仔细翻检。果然,在常见的药材中,发现了几片极不起眼的暗红色叶片——正是“血枯藤”!
这种药材本身无毒,但与安神草同用,会产生相克之效,导致气血虚脱,症状极似心痹。若非及时救治,三两日内便会虚弱而亡。
好阴毒的手段!借太医之手下药,即便事发也能推脱是误诊。
沈清辞立即通过吴添禄将此事密报皇帝。虽然皇帝巡边在外,但京中自有他的耳目。
两日后,一道圣旨从边关传来:“朕闻宫闱用药不当,致老采女病危,甚为震怒。着令整顿太医院,彻查所有太医资质。即日起,由副院使周明堂暂代院使之职。”
周明堂正是皇帝的心腹!这道圣旨看似因一桩小事而起,实则趁机将太医院掌控在手。张太医及其同党被革职查办,淑太妃在太医院的势力遭到重创。
风波过后,林采女渐渐康复。这日沈清辞前来复诊,老采女握着她的手老泪纵横:“多谢娘娘救命之恩...老身这条命,是娘娘捡回来的。”
沈清辞温声安慰:“采女福大命大,清辞只是尽了医者本分。”
林采女忽然压低声音:“娘娘,老身想起一事...关于当年楚夫人入宫诊治的旧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