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旧婢寻踪 医案惊心(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锦凰深宫谋》最新章节。

接下来的等待更是焦灼。沈清辞坐立难安,不时望向殿外,每一刻都仿佛被拉得极长。她既担心云苓取东西时被人发现,又担心那本医案中是否真能找到有价值的线索。

终于,在她几乎要按捺不住时,殿外再次响起脚步声。云苓回来了,手中捧着一个小包袱,脸色有些发白,呼吸略显急促。

她快步走进来,将包袱放在榻上,低声道:“小主,拿到了。”她解开包袱,里面是几件普通的绣品和两本旧话本,最下面,是一个厚厚的、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方方正正的东西。

沈清辞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她示意云苓去门口守着,自己则颤抖着手,一层层打开那油布。

终于,一本略显陈旧、封面泛黄、以清秀楷书写着《楚氏医案》四个字的手稿,出现在她眼前。熟悉的墨香混合着油布和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瞬间让她眼眶发热。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快速而仔细地翻阅起来。

医案前面大部分是母亲记录的疑难杂症病例和药方心得,笔迹工整,条理清晰。沈清辞强忍着思念和悲痛,一页页快速浏览,寻找任何可能异常的记录。

当她翻到医案中后部分时,速度慢了下来。这里的笔迹似乎不如前面稳定,时而急促,时而停顿,记录的内容也开始变得有些……不同寻常。

“……腊月廿三,诊静太嫔(原静妃)旧宫人刘氏,癔症频发,胡言乱语,常提及‘黑藤’、‘地眼’、‘哭嚎’等词,脉象弦滑,似受极大惊骇,非寻常药石能医……” “……正月十五,刘氏暴毙。验其尸,体表无异状,唯指尖残留极微量的奇异紫色粉末,嗅之有心悸感。疑与彼等暗中炼制之物有关……” “……三月初一,借故查验永业十四年漪澜殿用度档册,发现大量采购特定矿物与药材记录,名目含糊,经比对,似与南疆某些禁术所需物吻合……” “……五月,父亲数次深夜被急召入宫,归来后神色惊惶,问之不言。偶见其袖中藏有沾染暗紫色污渍的布条,与刘氏指尖粉末色泽极似……” “……七月,自身似被监视。夜间常觉窗外有人窥探。医案手稿……需另觅稳妥之处存放,或……交由辞儿……”

越往后,母亲的记录越显零碎和隐晦,常常使用代称和只有她自己才懂的符号,焦虑与恐惧几乎透纸而出!她显然已经触及了核心秘密,并意识到了巨大的危险!

沈清辞的心脏狂跳不止,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抖。她终于明白母亲为何要将医案交由自己保管,她是想给自己留下线索,又怕连累自己!

她强忍着泪水,继续向后翻。在医案的最后一页,夹着一小张折叠起来的、质地不同的宣纸。

她小心翼翼地展开。

这张纸上,没有病例,只有一幅用细墨精心绘制的图画——那是一片扭曲盘绕的黑暗藤蔓(冥苔!),藤蔓中心,包裹着一枚造型奇特、似玉非玉、似骨非骨的令牌,令牌上刻着一个诡异的、仿佛由人形与藤蔓纠缠而成的符号!

这个符号,与她在那本古老皮革典籍最后看到的污损标记,以及母亲皮纸上某个反复勾勒的草图,一模一样!

而在图案下方,母亲用极其细小的字备注着一行字:

“影枢之令,见之如见‘主’。疑为操控‘门’息之关键,亦或……身份之凭信?”

影枢之令!见之如见主!

这莫非就是“影主”的身份信物?或是操控那诡异“门”户的关键?

母亲竟留下了如此重要的线索!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似乎有纷乱的脚步声和呵斥声由远及近!

云苓惊慌地转头看向沈清辞。

沈清辞脸色骤变,第一时间将那张绘有图案的纸笺迅速塞入袖中,然后将《楚氏医案》合起,飞快地用油布包好,塞到榻上的枕头底下。

刚刚藏好,殿门就被人从外面不客气地推开!

几名身着深褐色宫装、面色冷厉的嬷嬷带着太监闯了进来,为首一人,竟是慈宁宫的掌事嬷嬷之一——李嬷嬷!太后已“薨”,她不在慈宁宫守丧,跑来永寿宫意欲何为?

李嬷嬷目光如电,扫过殿内,最后落在脸色发白的沈清辞和惊慌的云苓身上,皮笑肉不笑地福了一福:“沈小主安好。奉内务府令,循例查验各宫人员器物,以防宫闱紊乱,冲撞太后丧仪。打扰小主静养了,还请您行个方便。”

查宫?偏偏在这个时候?目标直指她刚刚取回的医案?!

沈清辞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