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回銮惊风 太医疑踪(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锦凰深宫谋》最新章节。

皇帝沉默了片刻,忽然道:“朕还有一事,欲向爱卿求证。”

“陛下请讲。”

“先帝朝时,宫中可有一位……对冥苔、或者类似邪异之物颇有研究,甚至可能因此遭祸的女子?”皇帝问出了盘旋已久的问题,目光紧锁沈元宗。

沈元宗闻言,脸上瞬间掠过一丝极不自然的僵硬,虽然极快消失,但并未逃过皇帝的眼睛。他垂下眼皮,避开皇帝的视线,声音有些发干:“陛下为何突然问起这个?宫闱旧事,老臣……老臣不甚了了。”

“不甚了了?”皇帝语气加重,“沈爱卿侍奉宫廷近三十年,历经两朝,竟对可能涉及邪术的宫闱秘闻‘不甚了了’?朕需要知道实情!”

强大的帝王威压再次降临。

沈元宗额头冷汗更多,身体微微发抖,似乎内心在进行激烈的挣扎。半晌,他才艰涩地开口,声音极其低沉:“陛下……非是老臣隐瞒,实乃……实乃此事牵扯甚大,且为先帝严令封口之秘辛……老臣不敢妄言……”

“朕恕你无罪。说!”皇帝不容置疑地命令。

沈元宗仿佛被逼到了绝路,长长叹了口气,带着无尽的疲惫和恐惧,低声道:“陛下既问起……老臣依稀记得,先帝在位中期,宫中确有一位……一位来自南疆巫医世族的妃嫔,封号‘静’。静妃娘娘……性情孤僻,不与人往来,却极得先帝一段时间的宠爱。她……她似乎确实精通一些……旁门左道之术,曾因私下炼制一些效用诡异、似与冥苔有关的丹药,而被当时还是皇后的太后娘娘察觉并告发……”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充满了忌惮:“先帝震怒,下令彻查……后来……后来静妃所居宫殿莫名起了一场大火,一切……都化为灰烬……对外只称是走水意外……此后宫中严禁再提及静妃此人及相关之事……老臣所知,仅限于此了……陛下,此事干系先帝声誉,还请……”

静妃?南疆巫医?冥苔丹药?宫殿大火?

皇帝心中巨震!这一切线索,似乎都能与地底那本笔记、那具女性骸骨、以及太后的反应对上号!难道那笔记主人,就是这位静妃?先帝的金龙令,为何会与她一起消失?太后的死,又是否与这段旧怨有关?

而沈元宗……他看似被迫说出了秘密,但时机、细节、以及最后那句“干系先帝声誉”,都像是在引导着什么,又像是在撇清着什么。

就在皇帝试图将这些碎片拼凑起来时——

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低低的呵斥声!

“站住!何人擅闯御帐?!”

“紧急军情!八百里加急!要立刻面呈陛下!”一个风尘仆仆、背上插着令旗的传令兵被骆云峰的亲兵拦在帐外,气喘吁吁地高喊,手中高举着一封粘着羽毛的信函!

帐内凝重的气氛瞬间被打破!

皇帝眉头一拧:“让他进来!”

传令兵连滚爬跑进大帐,跪地呈上信函:“陛下!北境急报!鞑靼三部异动,大批骑兵疑似集结,意图不明!镇北侯请陛下速定对策!”

北境军情?!在这个当口?!

皇帝一把抓过军报,迅速拆阅,脸色越来越凝重。

骆云峰也瞬间绷紧了神经。北境安危,关系国本!

跪在地上的沈元宗,低垂的眼眸深处,极快地闪过一抹难以察觉的、诡异的放松神色。

皇帝快速看完军报,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电般扫过帐内众人,最后落在沈元宗身上,眼神变幻莫测。

沉吟仅仅一瞬,皇帝便做出了决断。

“骆云峰!”

“臣在!”

“即刻整军,加强京畿与皇城守备!传朕口谕,召内阁并兵部要员速至御帐议事!”

“遵旨!”

“沈爱卿,”皇帝又看向沈元宗,语气不容置疑,“北境事急,朕需即刻处理。你方才所言之事,朕已知悉。你先回帐休息,没有朕的命令,不得离开大营,随时听后传召。”

这相当于软禁了。

沈元宗身体微微一颤,随即恭敬叩首:“老臣……遵旨。”他站起身,在两名甲士的“护送”下,低着头,缓缓退出了御帐。

经过帐外时,他的目光与脸色苍白的沈清辞有一瞬间的短暂交汇。

那目光复杂难辨,有关切,有无奈,有一丝警告,甚至还有……一丝极淡的、让人心寒的冷漠。

沈清辞如遭雷击,呆立当场。

而御帐内,皇帝已经铺开了地图,与匆匆赶来的大臣们投入了紧张的北境军务商讨之中。

仿佛方才那场暗流汹涌的审问,从未发生过。

但沈清辞知道,有些东西,已经彻底改变了。

祖父那最后的一眼,比任何证据都更让她感到刺骨的寒冷。

而北境突如其来的军情,究竟是巧合,还是……有人精心策划的又一步棋?

夜色,悄然降临,将京郊大营笼罩在一片忙碌与不安之中。真正的风暴,似乎正在加速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