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弦惊玉碎 君心莫测(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锦凰深宫谋》最新章节。

“沈清辞。”

“奴婢在。”

“观察入微,应对得宜。赏。”

“谢陛下恩典!”沈清辞深深叩首,后背已是一片冰凉。她赌对了!皇帝看出了蹊跷,却没有深究,反而顺势赏了她!这并非全然好事,意味着她已彻底引起了他的注意。

经此一波折,后续秀女的才艺展示显得平淡无奇。林楚楚跳了一支胡旋舞,衣裙华丽,舞姿曼妙,却因之前蚂蚁事件的影响,皇帝只淡淡说了句“尚可”。周婉娘绣了一方帕子,工细精巧,得了句“心思灵巧”。其余人或书画或诗词,大多表现平平。

轮到沈清辞时,她上前跪下:“奴婢愚钝,琴棋书画皆寻常,唯于医道药理略知皮毛,愿为陛下辨析眼前诸花草木之药用,聊作才艺。”

这个选择可谓另辟蹊径,甚至有些冒险。在御前谈论草药,颇有些不登大雅之堂。

萧景琰似乎来了点兴趣:“准。”

沈清辞起身,目光扫过绛雪轩四周种植的花木,从容道来:“陛下请看,轩外那株花色深紫、状如小钟者,名为桔梗,其根可宣肺利咽,祛痰排脓;墙角那丛叶带白霜、香气清冽者,乃是藿香,可化解湿浊,和中止呕;亭畔垂丝海棠,花美可供观赏,其果酸甘可生津助消化……”

她声音清朗,不疾不徐,将周遭看似寻常的花草药用价值一一道来,引经据典,却又深入浅出。不仅说出名称功效,更能指出采摘时节、配伍禁忌,显是功底极为扎实。

秀女中不少人露出讶异甚至轻蔑之色,觉得她竟在御前卖弄这些“不入流”的东西。

然而,竹帘后的萧景琰,却听得颇为专注。他自幼体弱,尝遍百药,对医术本就有些兴趣,更深知一名通晓药理的妃嫔在宫中的价值。此女不仅通晓,更能于细微处见真知,联想她方才化解古筝危机的手法……

“那株呢?”他忽然抬手,指向远处水边一株并不起眼、叶片肥厚的深绿色植物。

沈清辞望去,心中微微一凛。那是“滴水观音”,枝叶皆有剧毒,汁液误食可致喉舌肿痛窒息,民间又称“哑巴草”。皇帝为何独独指向它?是考校,还是……警告?

她稳住心神,如实回答:“回陛下,此草名为‘海芋’,或俗名‘滴水观音’。其形虽佳,然茎叶汁液皆具大毒,误食可致口舌肿胀、窒息身亡,宫中栽种需格外谨慎,应立牌示警。”

她毫不隐瞒,直指其毒性,同时也给出了处理建议。

萧景琰闻言,沉默了片刻。

就在沈清辞心中忐忑之际,他却忽然转了话题:“朕闻你父沈修撰,文章道德,俱是楷模。”

沈清辞心下一紧,恭声应道:“陛下谬赞,家父常言,为臣者当忠君爱国,恪尽职守,文章不过是末节。”

“哦?”萧景琰语气莫测,“那依你之见,女子当以何为本?”

这个问题,远比才艺展示更凶险。答得不好,便是万劫不复。

所有目光再次聚焦于她。

沈清辞垂眸,略一思索,缓声答道:“奴婢浅见,女子之本,首在‘明理’。于家,明孝悌持家之理;于国,明忠义节烈之理;于己,明是非荣辱之理。理明则心正,心正则行端,无论身处何地,皆能安守本分,不坠门风,不负圣恩。”

她没有空谈妇德女诫,而是扣住一个“理”字,将个人、家庭、国家串联起来,最后归于“安守本分,不负圣恩”,既显格局,又表忠心。

轩内一片寂静。

良久,萧景琰的声音缓缓传来,听不出丝毫情绪:“明理……好一个明理。沈修撰,教女有方。”

“谢陛下夸奖。”沈清辞叩首,手心全是汗。

“第三试,便到此吧。”萧景琰似乎有些倦了,起身,“李德全,后续事宜,交由皇后定夺。”

“嗻!”

皇帝起驾,仪仗远去,留下心思各异的众人。

秀女们纷纷松了口气,又立刻为未知的结果而悬起心。

沈清辞慢慢站起身,腿有些发软。赵婉如立刻过来,紧紧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感激后怕:“沈妹妹,今日多谢你!若不是你……”

“赵姐姐无事便好。”沈清辞勉强笑笑,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望向那株在风中摇曳的“滴水观音”。

皇帝最后那句“教女有方”,究竟是赞赏,还是别有深意?

他独独指向那株毒草,是真的无意,还是……在暗示他已看出了什么?

她今日锋芒太过,虽化解了危机,得了赏赐,却也无疑将自己置于了风口浪尖。

柳嬷嬷不知何时走了过来,目光复杂地看了她一眼,低声道:“聪明反被聪明误。有些本事,藏得太深是错,露得太早……更是大忌。”

说完,她便转身去安排秀女们离去事宜。

沈清辞站在原地,春风吹拂着她素净的衣袂,却带不来丝毫暖意。

藏得太深是错,露得太早更是大忌……

那她今日,究竟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

远处,林楚楚盯着沈清辞和赵婉如交握的手,眼神阴沉得几乎要滴出水来。

而更远处的花丛旁,那位樱草色宫装的李姓秀女,正低头抚弄着一片芍药花瓣,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冰冷的笑意。

初试刚落幕,暗处的风波,却才刚刚开始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