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基石推演(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有了空间站肯定要登月造基地啊》最新章节。

推演结果残酷而真实,但也清晰地指出了生路所在——不能硬碰硬,必须依靠智慧、技术和战略纵深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么,重新定义土星十城的核心定位与终极目标。”

李擎风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基石”的数据迷雾,投向了遥远而清晰的未来,

“它不应是内环的模仿者或挑战者,也不应仅仅是外环的一个强大据点。

它的定位必须是——‘人类文明在面对未知重大风险时的可靠备份节点’与‘驱动文明向更深处、更多元化演进的深空科技创新策源地’。

我们的终极目标,不是分裂,而是确保文明在无论遇到何种风暴时,都能存续并找到新的方向。”

【概念接收。

正在基于此核心定位与终极目标,整合技术路径分析、社会形态评估、战略推演结果,生成‘深空备份与创新共同体’初步发展蓝图框架……】

接下来的数日,李擎风几乎切断了与外界的所有非必要联系,将自己完全沉浸在与“基石”的深度对话和疯狂推演之中。

他不再仅仅是回忆历史的旁观者,而是成为了以史为鉴的建筑师。

他以那些跨越无数文明的兴衰史诗为镜,反思错误,汲取智慧;

以“基石”保存的、独立于“星璇”的完整科技树和未竟设想为砖石;

以土星十城现有的工业基础、独特资源位(土星及其卫星系统)和汇聚于此的开拓者精神为地基,开始构建一幅极其宏伟且细节丰富的蓝图。

他构思的,不是一个封闭自守的堡垒,而是一个开放的、充满活力的“深空创新共同体”。

在能源方面,规划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核聚变,而是开始布局基于土星独特环境(强大磁场利用、氦-3精炼、环系粒子流能量捕获)的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能源体系,并秘密启动“基石”数据库中那些更为前沿、甚至有些惊世骇俗的能源猜想实验。

在科技上,设立“非共识创新基金”,鼓励和支持那些被内环主流学界忽视的基础理论研究和看似“疯狂”的技术路径,致力于建立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体系和技术标准。

在军事防御上,明确放弃追求与内环比拼舰队规模的道路,转而聚焦于打造非对称防御体系——基于“基石”先进信息隐匿技术构建的“迷雾”战场、由大量小型化、智能化、可快速机动和集群作战的“蜂群”单元组成的动态防御网络,以及对关键枢纽采用极难攻破的“堡垒”式存在。

在社会架构上,尝试构建一种新型的“贡献证明”模型,将个人或团体的权益与对共同体发展的实际贡献直接挂钩,大力鼓励技术冒险、包容探索中的失败,营造一种只有在开拓前沿才能孕育出的独特文化氛围……

“基石”那冰冷、绝对的逻辑运算能力,与李擎风汲取了浩瀚文明智慧后产生的炽热灵感不断碰撞、融合、优化。

一幅细节日益丰富、逻辑链条极其严谨、且充满了惊人前瞻性的未来图景,在他脑海中从朦胧的轮廓逐渐变得清晰、立体、触手可及。

他甚至开始勾勒一些标志性的阶段性成果,比如第一座完全基于土星能源的新型城市“土卫六-泰坦”,或者首个独立运行的深空科学前沿站“创世纪”。

在这种极致的专注和心流状态下,一周的时间,几乎如同加速流逝的星光,转瞬即逝。

当贴身通讯器传来轻柔却坚定的提示音,告知他家主林永的穿梭艇已完成对接,即将再次踏入那间可俯瞰星空的会客室时,李擎风才仿佛从一场构建新世界的漫长梦境中被唤醒。

他缓缓从“基石”的连接座舱中站起,高强度的心智活动让他的精神有些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充盈和满足感。

他活动了一下因久坐而有些僵硬的脖颈和四肢,走到隔间内光洁如镜的金属壁板前,注视着倒影中的自己。

依旧是那张因基因修复而显得青春勃发的面孔,但那双眼睛已彻底不同。

曾几何时萦绕在眼底的些许迷茫、沉重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已被扫荡一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洞悉本质后的澄澈,和一种基于充分计算、深刻理解、并手握底牌而产生的近乎平静的自信。

那是一种看清了棋盘、明了规则与漏洞、并且对自己将要落下的每一步棋都充满笃定的状态。

他仔细地整理了一下身上那件象征土星十城执行官身份的深色制服,抚平那些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褶皱,每一个动作都从容不迫。

然后,他深吸一口气,转身,迈着稳健有力的步伐,走出了这个承载着家族最深秘密和人类文明最终希望的隔间。

身后的金属壁板在他离开后无声滑闭,严丝合缝,将“基石”的一切再次完美隐藏于无形。

私人办公舱室的门无声滑开,外部走廊明亮而柔和的光线涌入。

李擎风没有任何犹豫,步伐坚定地向着那间即将再次决定命运的会客室走去。

他的嘴角,甚至不由自主地牵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那并非骄傲,而是一种即将揭开谜底、展示成果的沉稳期待。

这一次,面对考察归来的家主,面对那位将决定土星十城能否获得家族核心资源倾斜、乃至影响外环未来格局的林氏掌舵人,李擎风的心中,没有一丝一毫的担忧与迷茫。

关于未来的答案,关于土星十城将要去往的方向,早已在他心中,成竹在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