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深空微波能源星链(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有了空间站肯定要登月造基地啊》最新章节。

土星同步轨道,前所未有的繁忙景象取代了往昔的沉寂。

数以千计的自动化组装运输机,如同被无形之手引导的金属蜂群,从散布在土星环阴影下的巨型太空工厂倾巢而出。

它们拖着刚刚下线、闪烁着冷冽金属光泽的结构组件、能量导管和传感器阵列,沿着“星璇”智能体计算出的最优轨迹,无声而迅疾地飞向一个共同的坐标——完整版信标一号的最终组装点。

李擎风站在“希望号”空间站的主观测厅内,透过巨大的复合玻璃窗,凝视着这令人震撼的工业奇观。

运输机的引擎喷流在幽暗的太空背景下划出无数条淡蓝色的光痕,交织成一张动态的、庞大的网。

组件在预设的对接点精准咬合,巨大的机械臂在预定程序控制下进行毫米级的微调,发出沉闷的金属撞击声,通过结构传导入空间站,如同巨兽沉稳的心跳。

“难以置信……”

他身边,传来王猛带着金属摩擦感的低沉嗓音。

这位资深结构工程师罕见地流露出惊叹,

“我干了四十年,从没见过这么大规模、这么高精度的同步轨道组装。

‘星璇’的调度能力,简直像有了生命。”

林淼不知何时也走到了儿子身边,双手背在身后,眼中是历经沧桑后的复杂光芒。

“不是‘星璇’有多神奇,”

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

“是这几百年来,一代代留在外环的工程师们,用命和维护手册,硬生生保住了这些老工厂的精度。”

他指向远处一座略显陈旧、但依旧喷射着规整焊接火花的巨型框架工厂,

“‘坚韧号’船坞,比我爷爷的年纪都大。

没有那些自愿留下的老师傅们年复一年的调试、改造、甚至手工打磨,光靠星璇,可做不到今天这样丝滑。”

李擎风心中一凛。

他仿佛看到,在那些冰冷的钢铁巨构深处,有许多默默无闻的身影,在辐射尘和低温下,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守护着人类工业文明的星火。

眼前的辉煌,建立在数百年的孤独坚守之上。

一个月。

从最终图纸冻结,到所有组件生产、运输、乃至主体结构在轨拼接完成,只用了短短一个标准月。

这不仅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外环工业体系深厚底蕴和林氏深空全力支持的体现。

终于,所有的运输机如同完成使命的工蜂般悄然散去,只留下那座巍峨耸立、在土星光芒下泛着冷硬光泽的“信标一号”空间站。

它不再仅仅是蓝图上的线条,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蕴含着恐怖能量的巨构。

主控室内,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所有关键岗位人员各就各位,目光紧锁屏幕。

李擎风站在中央,深吸一口气,与全息投影中的怀特教授(其核心算法和设计理念已融入“星璇”的决策模块)虚拟影像对视一眼,微微点头。

“信标一号,聚变能源核心,点火程序启动。”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

指令下达。

遥远的空间站核心区域,经过无数次模拟验证的“后土-M型”矩阵开始低沉的嗡鸣。

强大的磁场约束下,氦-3燃料被注入,在极致的高温高压中,原子核挣脱束缚,爆发出星辰般的力量。

没有震耳欲聋的爆炸,只有监控屏幕上能量曲线的陡然攀升,以及空间站外部散热鳍片瞬间亮起的、代表极致高温的暗红色光芒。

“能量输出稳定!达到额定功率!”

“磁场约束完美!核心振荡幅度低于阈值!”

“所有系统运行正常!”

欢呼声尚未响起,李擎风紧接着下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