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最优先级合作(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有了空间站肯定要登月造基地啊》最新章节。
林氏深空集团总部发布的“文明基石”计划与“终极引擎”悬赏,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
不对,更像是一颗满载着兴奋剂和咖啡因的小行星,一头撞进了太阳系科学界与工程界这片本就不算太平静的“海洋”。
公告发布后的几年里,林氏深空科学院设立的项目申报通道,不是被“淹没”了,那简直是被一场由论文、代码、设计图和大概是梦呓组成的海啸给冲垮了。
从激进得让反物质都觉得自己过于保守的“奇点推进”,到基于弦论、复杂到让十维生物看了都挠头(如果它们有头的话)的超空间跳跃模型,各种奇思妙想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其中不乏一些声称只需“一颗柠檬和两节五号电池”就能撬动宇宙的民间大神方案。
然而,在土星轨道,那个被戏称为“太阳系最硬核修车厂”的“土星精工综合维护中心”的控制塔内,气氛却截然不同。
这里没有喧嚣的争论,只有一种近乎凝重的专注,空气里弥漫着高浓度咖啡因、仿真润滑油以及……
嗯,大概是“靠谱”的味道。
李擎风与怀特教授通过高保真全息投影实时参与,以及新组建的核心团队——
首席结构工程师王猛;
材料分析主管赵青;
场控专家孙启明;
动力系统首席周薇。
正围坐在一个巨大的环形虚拟沙盘前,那场面,像极了一群顶级大厨在审视一道关乎宇宙存亡的终极菜谱。
沙盘中央,悬浮着的正是基于李擎风那玄之又玄的“系统环流多维跃升频率模型”和怀特教授完善的理论框架,初步构建的“共鸣引擎”概念全息图。
它并非传统引擎那种狰狞、充满金属暴力的模样,反而更像一个由无数流光溢彩的能量回路交织而成的、充满几何美感的复杂晶胞结构,或者说是某个宇宙级艺术家精心编织的、会发光的毛线球(如果毛线是由纯能量构成的话)。
李擎风清了清嗓子,目光像精准的扫描仪一样扫过每一位团队成员,语气严肃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我们都上了贼船”的调侃:
“总部给了我们最高优先级,资源倾斜,绿灯全开。”
他顿了顿,故意压低了点声音,制造点紧张气氛,
“但是,‘基石计划’的竞争激烈程度,大概相当于一万只饿了三天的猫争夺唯一一条小鱼干。
我们的方案,光有奇思妙想不行,得足够扎实,每一步都要有清晰的路径和可验证的里程碑。
这不仅仅是理论竞赛,更是工程实现能力的终极考验。
简单说,我们不能只画一个能飞到仙女座的大饼,还得证明我们家的烤箱真的能把它烤出来。”
怀特教授的投影适时接口,他的声音通过高保真音频系统传来,带着一种经过数字优化的、金属般的质感,但今天似乎额外加载了点“幽默插件”:
“理论部分,我和擎风会持续优化模型,特别是那个听起来就像是在给宇宙挠痒痒的‘环流’结构,如何与背景辐射的特定‘偏振模式’跳好一支和谐的华尔兹。
但模型需要实证,不能老是待在舒适的数学天堂里。”
教授的全息影像转向孙启明,
“孙博士,你负责的那个‘微型化背景辐射共鸣探测阵列’——
希望它别像你上次做的那个‘万能信号放大器’一样,最后主要功能是清晰收听到土卫六上企鹅的求偶叫声。”
孙启明立刻调出一组数据,眼中闪着兴奋的光,仿佛已经看到了宇宙背景辐射那细微的“涟漪”,他语速快得像连珠炮:
“教授!李总!这次绝对靠谱!
原型机已经完成!
基于我们土星精工现有的传感器网络升级而成,灵敏度比那些娇贵的地面天文台设备高了整整三个数量级!
现在就算宇宙在背景辐射里偷偷打了个饱嗝,我们都能分析出它中午吃了啥!
而且,它完全可以集成到任何进入港口的星舰上,进行实时数据采集。
我们已经开始绘制土星轨道附近更精细的宇宙背景辐射‘地图’了,特别是那些您提到的异常频点的偏振和相位信息。
保证给您的理论模型提供最新鲜、最热乎的校验数据!”
他拍了拍胸口,差点把挂在脖子上的便携式频谱分析仪震掉。
“是我们的理论模型,干得漂亮,启明。”
李擎风点头,努力忍住不笑场(尤其是想到孙启明上次那个“企鹅求偶信号接收器”的乌龙),目光转向材料专家赵青,
“赵博士,接下来是硬仗了。
材料是关键瓶颈,或者说,是我们这个漂亮能量毛线球会不会织到一半就‘啪’一声散架的决定因素。
引擎内部场强梯度大得能吓哭黑洞,还得应对潜在的维度跃迁带来的时空微扰——
通俗点说,就是可能时不时会有来自异次元的‘歪腻’。
新型合金和拓扑材料的筛选与测试,必须加速,用上你当年在材料学界‘快枪手’的名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青推了推她那厚厚的、仿佛能折射出晶格结构的眼镜,语气一如既往的沉稳,但语速暴露了她内心的紧迫:
“李总,L-Metal 的实验室已经同步启动了三类共二十七种候选材料的极端环境测试。
初步结果显示,一种我们偷偷掺了点‘魔法粉末’的拓扑绝缘体复合材料,在模拟高维场耦合下的稳定性表现最佳,像个在蹦床上跳华尔兹的陶瓷娃娃……优雅且暂时没碎。”
她难得地开了个玩笑,虽然有点冷,
“但其疲劳寿命仍需验证,我们可不想它跳着跳着就散架了。”
她转向旁边正对着虚拟结构图摩拳擦掌的王猛,
“王工,我需要你团队协助设计一套能模拟‘环流跃升’过程中那种复杂到让人想骂街的应力变化的专用测试台架。
要求是:能扛、耐造、往死里整。”
王猛咧嘴一笑,露出两排白得晃眼的牙齿,用力拍了拍结实的胸脯,发出沉闷的“砰砰”声:
“包在我身上!老赵你就放心吧!
给我你的材料参数和擎风提供的场变化曲线,一周内,我保证把测试台架的图纸拍到你桌上!
绝对比真的引擎还经折腾!
到时候别说模拟应力,你就是想让它模拟土星环的引力潮汐,我都能给你整出个会晃动的版本!”
他转向李擎风,挤挤眼:
“头儿,咱这测试台架造好了,说不定本身就能当个不错的振动按摩椅卖,缓解科研压力一流!”
李擎风被逗乐了:
“行,王工,按摩椅的专利算你个人的。
第一个试用名额给我留着。”
他笑着看向周薇,
“周博士,能源核心部分,你这‘优雅的暴力艺术家’有什么进展?
我们的‘宇宙华尔兹’需要稳定而强劲的节奏。”
周薇优雅地捋了捋额前的一缕秀发,仿佛接下来要讨论的不是能毁灭星系的能量,而是下午茶的点心:
“能源核心部分,我和团队正在基于现有聚变技术,设计一种可调节输出频率和相位的新型堆芯。
难点在于如何实现频率的快速、精确跃升,同时保持等离子体约束的绝对稳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