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新引擎(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有了空间站肯定要登月造基地啊》最新章节。
距离那场发生在“暗礁”星域、最终只留下诡异谜团与一地失去活性的蓝色“石头”的战斗,已经过去了五年。
时间并未解开那些谜题。
星璇整合了海量的数据,建立了无数推演模型,但关于那操控废弃钢铁的未知力量、那虚弱崩溃的网络、以及能量凭空消失的机制,依旧笼罩在厚重的迷雾之中。
追踪那些“节点”的努力最终无果,仿佛它们只是宇宙偶然的褶皱,在完成“使命”后便彻底抚平。
苏晴的舰队将“暗礁”区域翻了个底朝天,除了更多的废弃设备和失去活性的蓝色物质样本,再无新发现。
那些样本被严密保存,送往各大顶尖实验室,但分析结果令人沮丧——它们似乎就是某种结构奇特的、能量惰性的矿物,与当年在“铁毡-7”矿脉中发现的活性晶簇判若云泥。
陆小柔早已回到了陆氏深空集团的核心。
五年时光,并未减轻她肩上的重担,反而让这艘庞大的商业与科研巨舰航行得更加艰难。
星海同盟的扩张、地球理事会的制衡、新兴势力的崛起、以及深空探索中不断涌现的新挑战……
每一项决策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利益和命运。
她坐在集团总部顶层那间可以俯瞰整个火星奥林匹斯城穹顶的办公室里,处理着堆积如山的报告和提案,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如初。
偶尔,她的目光会扫过办公室一角陈列柜里,那块被高强度力场束缚着的、来自“暗礁”的、早已暗淡无光的蓝色矿石样本。
那场战斗的诡异和未知力量的阴影,如同背景噪音般存在于她的意识深处,提醒着她宇宙的深邃与人类的渺小。
她依然会定期查阅星璇关于当年事件的最新分析报告,尽管每次的结果都大同小异。
那份执着,与其说是寻找答案,不如说是一种对未知的敬畏和警惕。
而林石,则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他将“巨匠”号实验平台变成了一个近乎封闭的科研圣地,将全部的精力和资源,近乎偏执地投入到了新一代“鲲鹏之心”核聚变引擎的研发上。
那场“暗礁”之战,那诡异的蓝色物质,那能量凭空消失的震撼景象,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思维中某个尘封的、充满野性的领域。
他不再满足于仅仅制造更强大的引擎,他要挑战的是能源形态本身!
五年磨一剑。
此刻,“巨匠”号核心实验舱内,林石正站在巨大的观察窗前,凝视着下方那个散发着柔和蓝白色光芒的庞然大物。
那不再是当年那个需要占据整个实验平台核心模块的“磐石之心”后继者。
这是一个奇迹般的造物——
新一代“鲲鹏之心”原型机。
它的核心,是一个直径仅约1公里的完美球体(虽然仍是理想型三倍大小,但已是人类工程史上的奇迹)。
球体表面流淌着如同液态能量般的幽蓝光泽,内部则是通过超高强度磁场约束的、稳定运行的微型聚变反应核心。
但这仅仅是开始。
“林总!
所有系统自检完毕,状态完美。”
首席工程师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甚至有些颤抖。
林石点了点头,目光没有离开那个球体:
“开始‘星环’系统预热。”
“指令确认。
‘星环’系统启动预热程序。”
星璇的声音响起。
只见环绕着核心聚变球体的,是一个更加庞大、结构精妙绝伦的环形装置——
星环燃烧室。
它的内壁并非传统的耐高温合金,而是由无数层叠的、能产生超强约束场的磁流体发生器构成。
此刻,核心聚变球体开始加速运转,幽蓝的光芒变得炽烈。
一股股被压缩到极致的、如同液态钻石般的能量流,从核心球体特定的“喷口”被精准地注入到“星环”燃烧室的特定位置。
但这并非最终的能量输出。
“金属氢合成单元启动!”
林石下令。
在“星环”燃烧室内部,靠近能量注入点的位置,数个微型的、结构极度复杂的装置开始工作。
它们利用核心聚变产生的、被约束场高度压缩的次级等离子体流,在瞬间制造出堪比白矮星内部的恐怖压力环境!
在这种环境下,预先注入的、经过特殊处理的液态氢燃料,在亿万分之一秒内被强行压缩、相变!
奇迹发生了!
在超高精度传感器的捕捉下,可以看到极其微量的、呈现出奇异金属光泽的、流动的银色物质在压力场核心一闪而逝!
金属氢!
人类在实验室中只能维持瞬间的梦幻燃料,在这里,被林石的“鲲鹏之心”原型机,在持续运行的聚变引擎内部,自主地、稳定地合成出来!
这些被合成的、数量极其微小的金属氢,立刻被磁流体场精准捕获、引导,如同最珍贵的星尘,被直接投送到“星环”燃烧室的主喷流路径上!
“目标燃料注入点确认!
金属氢微量投送……成功!”
工程师的声音近乎呐喊。
“启动主喷射!”
轰——!!!
没有震耳欲聋的爆炸,只有一种低沉到仿佛来自宇宙深处的、令人灵魂震颤的嗡鸣!
一道无法用言语形容其瑰丽与强大的幽蓝色混合着银白色星辉的等离子体洪流,从“星环”燃烧室的喷口汹涌而出!
其亮度瞬间盖过了实验舱内所有光源,其蕴含的能量波动让整个“巨匠”号平台都为之轻轻震颤!
监测屏幕上的推力读数疯狂飙升,瞬间突破了理论极限值,并且还在稳步上升!
推重比——
一个衡量引擎效率的核心指标;
达到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值!
这不仅仅是人类能源史的奇迹,更是为未来真正的深空星舰,那种能够搭载人类跨越恒星际距离的庞然大物,点燃了第一缕曙光!
直径2公里的深空星舰,不再是幻想!
整个控制中心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和掌声!
工程师们相拥而泣,多年的汗水、无数次的失败、难以计数的技术壁垒,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成功的狂喜。
林石静静地站在观察窗前,炽烈的等离子洪流的光芒映照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
他的眼中没有泪水,只有一种深沉的、如同星空般的平静和一种近乎燃烧的坚定。
他成功了,将新一代“鲲鹏之心”从图纸变成了现实,实现了聚变引擎的小型化、高效化和金属氢燃料的自主合成应用。
这辉煌的背后,是五年近乎与世隔绝的疯狂钻研,是无数次实验失败的打击,是面对技术深渊时的绝望与挣扎。
每一次失败,每一次瓶颈,那来自“暗礁”的、操控钢铁的未知力量,那能量凭空消失的诡异景象,都如同无形的鞭策,刺激着他去突破,去挑战物理的极限,去触碰那看似不可能的领域。
他伸出手,隔着厚厚的观察窗,仿佛要触摸那道代表着人类未来希望的星辉洪流。
“这……只是开始。”
林石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穿透了控制室的欢呼声,
“‘星环之心’点亮了。
通往深空的大门……
已经打开了一条缝隙。”
实验室的灯光重新亮起,映照着中央那台静静运转、散发着幽蓝星辉的引擎原型机,以及周围沉浸在巨大喜悦中的人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