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脉动星河(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有了空间站肯定要登月造基地啊》最新章节。
“‘播种者’留下的‘心跳’。
小柔他们无意中按下了启动键。
现在,就看他们能否在这心跳中找到自己的节奏了。”
他顿了顿,转向通讯官,
“通知苏晴,她的‘赤霄-7’不要靠近干扰场核心。
在外围待命,监控场强变化。
任何试图接近或攻击‘探索者-7’或‘巨匠’号的目标,无需警告,直接摧毁。”
……
监控室内,技术人员忙碌地记录着能量场的每一个变化,试图理解这前所未有的现象。
星图的蓝色光晕仍在缓慢扩散,如同在太空中绽放的一朵致命而美丽的花朵。
“探索者-7”号内,死寂中蕴含着巨大的压力。
陆小柔紧盯着被动传感器传回的、断断续续的画面。
那张覆盖星域的光网,每一次脉动,都仿佛是整个宇宙在呼吸。
更让她心惊的是,被动传感器捕捉到了一些极其微弱、却规律性极强的……
调制信号!
这些信号如同脉搏上的杂音,隐藏在巨大的能量脉动背景中。
“教授!分析这些信号!”
陆小柔压低声音,仿佛怕惊扰了什么。她注意到,这些调制信号的结构复杂而精细,明显带有智能设计的特征。
老教授早已扑在分析仪前,眼镜片上反射着密密麻麻的数据流。
“陆总……这……这太不可思议了!”
他的声音带着颤抖的激动,
“这些调制信号……
它们不是随机的!
它们……它们像是一种编码!
一种基于能量脉动相位和振幅变化的……
信息载体!”
“信息?”
陆小柔的心猛地一跳,她感到自己正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发现的门槛上,
“能破译吗?”
“太微弱了!
而且被强大的背景脉动淹没!”
教授摇头,但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
“但星璇!我们需要星璇的算力!
把这些原始信号数据,通过最低带宽的量子加密信道,发给星璇!
让它尝试剥离背景噪音,解析信号结构!”
“立刻传输!”
陆小柔下令。
这是黑暗中的一线曙光!
这张网,不仅在脉动,还在……
“说话”?
她不敢想象这背后意味着什么。
就在这时,她注意到网络中的能量流动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仿佛在回应他们的探测。
在火星轨道上,“巨匠”号实验室的气氛紧张到极点。
汗水滴落在滚烫的控制台上,发出滋滋轻响。
工程师们眼睛布满血丝,紧盯着屏幕上疯狂跳动的参数。
“相位偏移……3.7毫弧度!”
“磁流体谐波强度……匹配度85%!”
“引擎输出……开始稳定!温度……温度在下降!”
林石紧握拳头,指甲几乎嵌进掌心。
“稳住!星璇!继续微调!
我们要的不是稳定,是‘反相’!
是抵消!”
他知道,每一秒的延迟都可能是致命的,不仅对他们自己,也对数亿公里外的那艘科考船。
“反相共振场建立中……
干扰抵消效率……
40%……55%……70%!”
星璇的声音如同天籁。
屏幕上,代表引擎能量失控的红色曲线,开始被一股新生的、稳定的蓝色曲线压制、中和!
引擎的轰鸣声从狂暴的嘶吼,逐渐转变为一种低沉、稳定、却蕴含着更强大力量的脉动!
这脉动,竟隐隐与远方那覆盖星域的蓝色光网的脉动……
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对抗性的和谐!
“成功了!”
不知是谁第一个喊了出来,实验室瞬间爆发出劫后余生的欢呼和泪水!
林石重重地吐出一口气,靠在椅背上,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
他看着屏幕上那稳定下来的引擎参数,以及那代表着“反相共振”成功的蓝色曲线,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震撼。
他们不仅驯服了失控的引擎,更是在这狂暴的“共鸣风暴”中,找到了一种与之共舞、甚至对抗的方式!
“星璇,记录所有数据!
特别是我们建立的‘反相共振’场参数!”
林石的声音带着疲惫,却异常坚定,
“这可能是我们理解甚至……控制这种力量的关键!”
他立即想到将这些数据共享给陆小柔,也许能帮助她应对那边的危机。
数小时后。
覆盖星域的蓝色光网,其脉动频率开始缓慢降低,光芒也逐渐内敛,不再那么刺眼夺目,但并未消失,而是如同呼吸般稳定地存在于那片星域。
“探索者-7”号恢复了部分动力,小心翼翼地开始后撤,李峻的安保小组如临大敌,警惕着任何风吹草动。
“星璇初步分析完成,”
陆小柔的通讯接了进来,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难以抑制的兴奋,
“那些调制信号……
星璇剥离了背景噪音后,确认其结构具有高度复杂的逻辑性和重复性!
虽然内容无法破译,但可以确定——
这是非自然形成的、高度结构化的信息编码!”
林石看着屏幕上共享过来的信号结构图,那优美的、如同宇宙乐章般的编码序列,让他心头巨震。
“信息……来自远古‘播种者’的信息?”
他喃喃道,想象着百万年前某个文明在这片星域中播种这些晶体的场景。
“可能性极高!”
陆小柔肯定道,
“而且,星璇还发现,在你们建立‘反相共振’场稳定引擎的同时,‘探索者-7’附近的能量场干扰强度出现了微弱的、但可测量的下降!
星璇推测,你们的‘反相共振’场,可能对那个网络产生了某种……
‘干扰’或‘中和’效应!”
两人隔着数亿公里的虚空,陷入了沉思。
通讯延迟使得对话变得缓慢而慎重,每一句话都需要仔细斟酌。
他们意外激活了一个沉睡百万年的远古网络。
这个网络在脉动,在“说话”。
他们差点被这力量摧毁,却又在绝境中找到了与之对抗、甚至可能沟通的方式。
而现在,他们手中握着可能是来自远古的信息碎片,以及一种能够影响这网络的钥匙——“反相共振”。
“小柔,”
林石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我们打开的,可能不是潘多拉魔盒,而是……一座尘封的图书馆的大门。
里面的知识可能改变一切,也可能带来无法预知的危险。
但无论如何,我们已经站在了门口。”
陆小柔看着舷窗外那片依旧脉动、却不再狂暴的蓝色星河,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那就让我们……小心地走进去。
带着敬畏,也带着决心。
星璇,启动最高级别信息破译项目,代号‘星语者’。
目标:解读远古信息。”
“星璇收到。
‘星语者’项目启动。
同时,基于‘反相共振’数据,开始构建‘网络交互’理论模型,代号‘共鸣之钥’。”
星璇的声音恢复了往日的冷静与高效。
在火星轨道上,林石转身面对他的团队:
“我们也有工作要做。
完善‘反相共振’技术,我们要能够主动与那个网络对话,而不是仅仅回应。”
脉动的星河之下,人类文明第一次,真正触碰到了来自星辰深处的、古老而强大的回响。
而数亿公里的距离,不再是障碍,而是两个团队共同探索的动力。
他们知道,只有共同合作,才能解开这个宇宙级的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