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豆腐堰探查与意术应用(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水不暖月》最新章节。

我还回忆着老农会大院的“气脉”异常——罗盘指针的剧烈颤动,空气中若有若无的阴冷气息,还有父亲曾说过的“废弃之地易藏邪祟”的叮嘱。

我将这些画面与推测,如同编织渔网般,小心翼翼地注入意鉴之中,每一个细节都不敢遗漏,生怕讯息传递失真,导致哥哥误解。

施展意术的瞬间,天地间仿佛有一道无形的光带悄然划过——那光带呈深金色,带着“意”气特有的温暖,从意鉴中延伸而出,如同一条连接心灵的桥梁,朝着守鱼棚的方向飞去。

光带在空中飞行时,与空气中的“气脉”发生轻微碰撞,产生细碎的能量火花,如同夜空中的萤火虫,短暂闪烁后便消失不见。

我能“看见”,光带飞过芦苇荡时,芦苇叶轻轻晃动,像是在为光带指引方向;飞过麦田时,麦苗上的薄霜被光带的温度融化,化作细小的水珠,滴落在泥土里;飞过守鱼棚的屋顶时,光带微微停顿了一下,仿佛在确认哥哥的位置,随后便径直钻进了守鱼棚。

这是讯息在传递过程中出现的损耗,也是意鉴尚未成型的弊端——若是完整的意鉴,光带会更加稳定,能量损耗也会更少,传递的讯息也会更清晰。

可此刻,我只能祈祷,哥哥能接收到这模糊的讯息,能读懂我心中的急切。

虽说这意鉴尚不成熟,就像刚学会走路的孩童,力量微弱且不稳定,哥哥收到的印象大概率会模糊不清,如同隔着一层薄雾看景,影影绰绰——他可能只能看到刘板筋离去的模糊背影,却看不清具体方向;可能能感知到我的急切情绪,却无法完全理解其中的缘由。

但我坚信,凭借我们兄弟间多年的默契,他一定能读懂我传递的核心讯息。

我们从小一起长大,一起在豆腐堰边摸鱼,一起在守鱼棚里过夜,一起听父亲讲守护堰塘的故事。

他知道我从不轻易动用意术,一旦使用,定是遇到了紧急情况;他也知道我对刘板筋的敬重,若不是担心刘板筋的安危,我绝不会在深夜打扰他。

哥哥,你一定要明白我的急切,一定要及时放下手中的潜水装备,带着父亲留下的桃木剑,前往老农会大院查看刘板筋的情况。

我在心中默默祈祷,指尖的“意”气再次涌动,如同给光带注入新的能量,让光带的光芒又亮了几分,只求能让讯息在守鱼棚中停留更久,让哥哥有足够的时间接收。

讯息传递完毕,我缓缓睁开双眼,只觉得一阵眩晕,眼前的水面在视线里旋转,如同被搅动的漩涡。

我连忙用手撑住堤埂上的青石,青石的冰凉触感顺着指尖传来,让我混沌的大脑稍微清醒了几分。

我低头看了看手中的意鉴——此刻它的光芒已变得暗淡,表面的符文也恢复了之前的模样,只剩下淡淡的“气脉”波动,显然里面的“意”气已消耗殆尽。

我小心翼翼地将意鉴收入怀中,贴身存放——这是我目前唯一的意器,虽未成型,却在关键时刻帮了大忙,我需好好保管,日后再用心神食粮滋养,争取早日将它打磨完成。

该走的人已远去,眼下只盼着无关人等不要前来打扰。

深夜的豆腐堰,除了守鱼棚的哥哥,还有可能出现巡夜的村民——村里的王大爷每晚都会提着马灯在堤埂上走一圈,查看堰塘的情况;或是被邪祟吸引的野兽——冬天食物匮乏,常有野狗、野兔在堰边徘徊,寻找食物。

任何意外都可能打断我的探查计划,让我错过子丑之交的“气脉暗换”时机。

既然已经动用了意鉴粗坯,启动一次本就不易,耗费了不少心神食粮与精力,我索性又从怀中取出一个布包——这布包是母亲用粗布缝制的,上面绣着一朵小小的莲花,是我生日时母亲送我的礼物。

我打开布包,倒出 1000粒心神食粮——这是我近三个月的积蓄,原本打算用来进一步打磨意鉴,或是在遇到邪祟时应急,此刻却要为守护探查环境而动用。

我将 1000粒心神食粮均匀地撒在掌心,每一粒都泛着淡淡的微光,如同撒在掌心的星星。

我深吸一口气,调动剩余的“意”气——此刻丹田处的“意”气已变得稀薄,如同快要干涸的溪流,却依旧带着坚定的力量。

我将“意”气缓缓注入每一粒食粮之中,让食粮都包裹着一层淡淡的“意”气,如同给每一粒星星都穿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

当最后一粒食粮也注入“意”气后,我抬手一挥,如同撒播种子般,将它们均匀地洒落在豆腐堰的水面上。

心神食粮落入水中的瞬间,并未下沉,而是漂浮在水面,如同一片金色的浮萍。

随后,它们缓缓化开,化作一层淡淡的莹白光芒,如同给豆腐堰罩上了一层无形的屏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