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捷报频频,打造国产运输机,红色商人找上门(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最新章节。

但它是一款“好用、耐用又接地气”的“空中多面手”,历史地位和实际意义都很实在。

龙国初立,能飞、能用的运输机很少,尤其是适合基层需求的轻型飞机。

运5出现,就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

它不用依赖复杂的大型机场,草地、土路就能起降,刚好契合了当时农村、山区、偏远地区的交通和作业需求。

它不是只用来“拉货载客”的,还能“干杂活”。

还可以给农田撒农药、播种子,帮林区巡查灭火,给偏远地区送粮食、药品。

甚至能改成救护机拉病人、改成跳伞机供训练用。

几十年里,很多农村的粮食增产、山区的物资补给,都有它的功劳,是真真切切服务老百姓的飞机。

同时,运5结构简单、容易维护、飞行稳定,不管是培养飞行员。

还是让维修人员学习飞机原理,它都是很好的“教材机”。

很多老飞行员、老机务人员。

都是从跟运5打交道开始入门的,为后来的航空人才储备打下了基础。

简单说,运5不是什么“高精尖”的“明星机型”,但它像“老伙计”一样。

在最需要的时候顶上去,几十年里默默解决了无数基层的实际问题。

既是航空工业的“成果证明”,也是服务民生、推动通用航空发展的“重要功臣”。

最关键的是,它具有独特结构和巧妙设计的轻型运输机。

机翼为单支柱、不等长翼展的双翼,上、下翼上反角均为2度48分。

机翼采用全金属双梁骨架,前梁以后为布蒙皮,平面形状为矩形。

上翼安装有全翼展自动式前缘缝翼、开缝后缘襟翼和差动副翼,下翼装全翼展开缝襟翼。

机身采用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外形呈流线型,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空气阻力,同时保证机身的强度和稳定性。

起落架采用后三点固定式起落架,主起落架由减震支柱、前、后撑杆、800毫米×260毫米的中压主轮组成。

尾起落架由减震支柱、构架和470毫米×210毫米的低压尾轮组成。

这种起落架结构简单,能够适应简易跑道。

动力装置采用活塞5发动机和J12-G15四叶金属螺旋桨,发动机起飞功率为735.5千瓦,巡航功率为632.5千瓦,螺旋桨直径3.4米,飞行中能自动变距,变距范围15°。

以目前龙国的工业实力,加上有了‘五爷’战斗机的经验,想要造出运5,不成问题。

随后,另外为了让运5更适应战场。

林天还对五爷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和一些巧妙的设计。

比如采用双翼设计,可以增大机翼面积,减小翼载,使飞机能够在较低的速度下产生足够的升力。

具备良好的短距起降性能和低速稳定性。

这也是运5可在草地、土路等简易场地起降最为关键的设计。

同时,为了方便运输,林天还在驾驶舱装上两个可拆卸座椅。

舱罩上部有应急舱盖,舱内有通风和加温装置,驾驶舱风挡玻璃可以加温防冰。

等等……一些细节上的设计。

而且,舱罩两侧设计成突出于机身,可以让飞行员拥有良好的向下视界,便于观察地面情况。

而运输机最关键的就是货舱,在地板上能承受千克的集中载荷。

地板上设计了一下系留环,用于固定货物,货舱内两侧设计有10个简易座椅。

同时,还设有一个大货舱门,货舱门上可以装上旅客登机门。

内部可按客机型、农业型、跳伞型、救护型等进行改装,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最后,林天为了给运5增加一个保险。

特意设计了一个手摇启动的功能。

活塞5发动机具有人力手摇启动方式,其摇柄位于货舱前部、副驾身后的壁板上。

通过传动轴连接到发动机上的惯性飞轮,在没有电力或其他启动设备的情况下。

能启动发动机,提高了飞机的可靠性和适应性。

“嗯,大功告成……”林天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

等回兵工厂后,林天就把运输机造出来,支援半岛战役。

然而就在这时,林天的警卫员快步走了进来,汇报道:“厂长,外面有个叫霍英栋的人,是要找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