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商栈急报(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异世开荒称帝》最新章节。

永乐城的城门缓缓关上,吊桥 “咯吱” 升起。黄大海站在城楼上,看着那队灾民消失在远方,转身对赵长顺说:“给留下的汉子们发粮,每天两顿稠粥,编伍训练。再派些人去开垦荒地,今年必须种出粮食来。”

“是,将军。”

阳光依旧毒辣,永乐城的粮仓空了大半,但黄大海看着校场上开始训练的精壮汉子,眼里又燃起了野心。他知道,这些人将是他割据一方的资本,而那些被赶走的灾民,不过是乱世里的尘埃。

永乐城的华夏商栈藏在西市深处,青瓦灰墙,门口挂着块 “华记” 木牌,看起来与普通商铺无异。但推开厚重的木门,里面却别有洞天 —— 后院的地窖里堆满了从华夏城运来的彩布、瓷器、琉璃器、肥皂和文房四宝等商品,账房先生正戴着老花镜,核对刚到的一批货物清单。

“陈掌柜!陈掌柜!” 伙计王二牛撞开大门,草帽都跑歪了,露出被晒得黝黑的额头,“出事了!出大事了!”

陈三娃正在检查新到的铁器,听到喊声直起身。他穿着件半旧的蓝布短褂,袖口卷到胳膊肘,露出结实的小臂,左手食指上还缠着块纱布 —— 那是前几天验货时不小心划破的。“慌什么?天塌了不成?” 他声音洪亮,带着华夏城口音,每个字都咬得清清楚楚。

王二牛咽了口唾沫,抓起桌上的凉茶灌了半壶,才喘着气说:“比天塌了还急!您快去看看吧,城门外的灾民…… 都往商道那边走了!说是要去咱们华夏国!”

陈三娃的眉头瞬间拧成疙瘩:“往商道走?多少人?”

“老鼻子了!” 王二牛比划着,“黑压压的一片,从城门一直排到十里坡,少说也有几千人!刚才我去给李大户送布,亲眼看见的,他们还在地上摆石子,画箭头指着咱们商道的方向!”

陈三娃心里 “咯噔” 一下。他在永乐城待了三年,负责商栈的大小事务,深知难民的厉害。小时候经历过闹旱灾,他就见过灾民抢粮的场面,那眼神饿疯了的野狗似的,红得吓人。

“备马!” 陈三娃转身就往后院走,布鞋踩在青石板上 “噔噔” 响,“去看看!”

两人骑马出了西市,刚到城门口就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被永乐城赶走的灾民正沿着官道向南挪动,像一条灰色的长龙。有的挑着破担子,有的推着独轮车,车斗里躺着病弱的老人;还有个汉子背着个瞎眼老汉,老汉的枣木棍在他背上一晃一晃的,正是第一批被收留的那个瞎眼老汉。

“他们这是…… 要去哪儿?” 马夫小张忍不住问,手里的缰绳勒得紧紧的。

陈三娃没说话,眼睛盯着灾民队伍最前面的人。那人手里高高举着块破布,上面用炭笔歪歪扭扭写着三个字:华夏国。

“回商栈!” 陈三娃猛地调转马头,马镫碰在马腹上发出脆响,“快!”

回到商栈,他立刻把账房先生和几个管事叫到密室。密室里摆着张地图,上面用红笔标着从永乐城到华夏城的商道,每隔五十里就画个小圆圈 —— 那是商道上的驿站。

“情况就是这样。” 陈三娃指着地图,“现在至少有五千灾民往商道去了,后面肯定还有更多。永乐城只留了精壮,把老弱病残都赶出来了,这些人走投无路,只能奔咱们华夏城。”

账房先生推了推老花镜:“掌柜的,咱们商栈的存粮不多,要是他们在路上断了粮,怕是会出事……”

“出事?” 陈三娃敲着桌子,“更大的事还在后面!这么多灾民涌去华夏城,王子和各位大人怕是还不知道!必须马上报信!”

他转向一个叫赵勇的护卫:“赵勇,你骑最快的马,走加急驿道,现在就回华夏城!告诉王子,永乐城赶出来的灾民正沿商道南下,人数过万,可能还在增加,让他们早做准备!”

赵勇 “啪” 地立正:“是!” 他是华夏城禁军出身,身手矫健,最擅长长途奔袭。

“等等!” 陈三娃叫住他,从怀里掏出块令牌,令牌是青铜做的,上面刻着个 “华” 字,“拿着这个,过驿站的时候可以换马,不用等验路引,直接走!告诉王子,这些灾民大多是老弱病残,一路受苦,让他…… 尽量多备些粮食和药材。”

赵勇接过令牌,揣进怀里,转身就往外跑。马夫早已备好最快的 “追风”,那是匹通体乌黑的骏马,是上个月刚从北境换来的。赵勇翻身上马,马蹄扬起一阵尘土,冲出商栈,朝着华夏城的方向疾驰而去。

陈三娃站在门口,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街角,心里沉甸甸的。他知道,这封信关系重大,不仅关乎灾民的性命,更关乎华夏城的安稳。

“掌柜的,那商道上的驿站怎么办?” 王二牛问道,“要不要让他们先准备些吃的?”

陈三娃点点头:“让驿站的人把存粮都拿出来,先给灾民熬粥,不够就往附近的村镇买,记账上。告诉他们,尽量让灾民走慢点,别挤在一起,免得出事。” 他顿了顿,补充道,“再派几个人跟着灾民队伍,每天报一次人数和情况,有什么事随时回报。”

“是!”

夕阳西下时,赵勇已经跑出了五十里地。他换了匹新马,嘴里叼着块干饼,马不停蹄地往前赶。官道两旁的树影被拉得很长,像一个个沉默的哨兵。他知道,自己肩上的不仅是一封信,还有上万灾民的希望。

而此时的华夏城,陈胜正在农部查看补种的荞麦长势。陈林之拿着最新的农报,笑着说:“王子您看,这荞麦长得多好,下个月就能收割了,足够咱们吃半年的。”

陈胜点点头,眼里却闪过一丝忧虑。他总觉得,南边的平静太反常了。

突然,一个禁军气喘吁吁地跑进院子:“王子!永乐城商栈急报!”

陈胜心里一紧,接过那封带着尘土和汗味的信,手指飞快地拆开 —— 他知道,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