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辣椒酱配方(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80:我靠投机倒把成了首富》最新章节。
陈志远却摇头:"先不急。"他仔细记录着顾客反馈:有人嫌太辣,有人想要更咸的...前世的产品经理经验告诉他,必须做出差异化版本。
夜深人静时,陈志远在煤油灯下完善商业计划。辣椒酱的优势显而易见:原料本地化、工艺简单、保质期长,最关键的是——赵家看不上这种"小生意"。他在笔记本上写道:
"非对称竞争策略:1.避开赵家垄断领域;2.选择低关注度高利润品类;3.农村包围城市。"
钢笔在"农村"二字上顿了顿。前世他走的是高端路线,主打商场超市。但现在,最广大的市场在田间地头——五亿农民,每人每年消费一元,就是...
"还不睡?"苏晓梅端着油灯出现在门口,光晕中像个古老的剪影。
陈志远招手让她过来看计划书。少女凑近时,发丝间带着辣酱和皂角的混合气息,莫名让人安心。
"需要多少启动资金?"她指着"小作坊"那栏。
"五百左右。"陈志远算了算,"改造废弃粮仓,买些基本设备..."
苏晓梅突然掏出一个手帕包,展开是卷皱巴巴的钞票:"我存的,加上今天的...一共六十三块七毛。"
陈志远鼻子一酸。前世融资时,那些风投大佬随手就是百万支票,却从没人把全部积蓄交给他。他轻轻合上苏晓梅的手:"留着。钱我有办法。"
他确实有办法——那批藏在墙缝里的国库券,兑了能有两百多。再加上...
"明天我去趟县里。"陈志远合上笔记本,"找李国栋批个食品加工许可证。"
次日清晨,陈志远搭拖拉机去了县城。李国栋办公室锁着门,秘书说去省里开会了。他转而去供销社找王丽华,想打听设备采购的事,却撞见她在仓库偷偷抹泪。
"怎么了?"
王丽华慌忙擦脸:"没事...工作调动。"她递过张纸——调令上写着"即日前往青山公社供销社报到",落款是县商业局。
青山公社是最偏远的公社,这分明是发配!陈志远立刻明白了:"赵家?"
王丽华点头,声音低不可闻:"他们查到...我帮你弄工业券的事..."
正说着,门外传来脚步声。王丽华迅速塞给陈志远一张纸条,把他推进货架后面。进来的是供销社主任,满脸假笑地"督促"王丽华立即交接工作。
陈志远攥着纸条从后门溜走。展开一看,是几个供货商名单和电话号码,最下面写着:"小心王建军,他升官了——县工商局稽查队副队长。"
秋日的阳光突然变得刺眼。赵家的反击比预想来得快,而且精准打击他的左膀右臂。陈志远站在邮局门口,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兜里的国库券。现在去兑风险太大——王建军肯定盯着各个银行网点。
回程的拖拉机颠簸得像惊涛骇浪中的小船。陈志远抱紧装着原料的布袋,大脑飞速运转。没有许可证,辣酱作坊就是"黑工厂";没有王丽华,供销社这条线就断了;而王建军的升职意味着...
"嘎吱——"
拖拉机突然急刹。前方路口设了检查站,两个戴红袖章的人正在查车。陈志远心头一紧——其中一人正是王建军!他急忙把布袋塞到稻草堆里,但为时已晚。
"哟,陈主任!"王建军晃过来,崭新的制服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进城采购啊?"
陈志远强作镇定:"买些生活用品。"
"是吗?"王建军突然拽过布袋一抖——辣椒、香料、白糖洒了一地,"搞副业呢?"他踢了踢那包白糖,"投机倒把白糖,至少拘十五天。"
围观者越来越多。陈志远额头渗出冷汗——这年头白糖确实管控,但他有代销点证明...证明忘带了!
"是我的。"
清亮的女声打破僵局。苏晓梅不知从哪冒出来,手里挥舞着张纸条:"公社卫生所开的证明,给老支书配药的。"
王建军狐疑地检查纸条,确实盖着卫生所公章——这丫头什么时候学会伪造公章了?陈志远突然想起周校长,那个右派分子据说精通各种"手艺"...
"走吧走吧。"王建军悻悻地挥手,突然压低声音,"告诉李国栋,他保不了你们多久了。"
拖拉机重新启动时,陈志远才发现后背全湿了。苏晓梅紧挨着他坐着,布袋安然无恙地抱在怀里。
"你怎么..."
"王小军看见王建军设卡,跑来找我的。"苏晓梅轻声说,"证明是周校长帮忙开的。"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土路上,拉得很长。陈志远突然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有苏晓梅,有周校长,甚至还有李国栋...这是一张正在形成的保护网。
"许可证没批下来。"他低声说,"王丽华也被调走了。"
苏晓梅沉默片刻:"那就在我家灶房做。"她眼神坚定,"娘同意了,说总比看你捅马蜂窝强。"
夜幕降临,灶房的灯光透过窗纸,在院子里投下温暖的方形。陈志远看着苏晓梅忙碌的背影,突然觉得许可证或许没那么重要。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多少改变命运的生意,都是从这样一盏煤油灯下开始的。
辣酱的香气渐渐弥漫开来,混合着炊烟的温暖。陈志远在笔记本上写下:"1980年10月25日,第一款产品诞生。"想了想又补充:"名字就叫'晓梅辣酱'如何?"
少女回头瞪他,脸颊被灶火映得通红:"难听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