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治理之衡·深澜回响(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万古废材》最新章节。
“光尘族”科研船擅自脱离安全区、最终被“法则清道夫”无情吞噬的事件,如同一道深刻的烙印,灼刻在每一位秩序联盟成员与朝宗文明使者的意识中。血的教训比任何言辞都更具说服力。先前弥漫在部分朝宗者中那种将“源初之海”视为可随意攫取宝藏的轻率心态,被一种更加审慎、乃至带着敬畏的务实态度所取代。联盟颁布的《探索基本安全准则》及其首次增补内容,不再被视为繁琐的约束,而是被奉为通往瑰宝殿堂前必须熟记于心的生存戒律。
朝宗之潮并未因这次事件而减退,反而在变得更加有序的同时,规模仍在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文明,在确认了联盟的开放态度与切实的引领能力(包括提供相对安全的探索渠道和至关重要的生存信息)后,正式递交了加入秩序联盟或建立深度合作关系的申请。“星火之始”外围的迎宾区已然发展成为一座空前繁盛的星际枢纽,不同形态的舰船川流不息,代表着成千上万种文明智慧的交流与碰撞日夜不停。
然而,文明的极速汇聚,如同将无数特性各异的星辰强行拉入一个狭小的星域,其带来的不仅仅是光辉与活力,更有难以想象的管理压力与潜在的摩擦风险。联盟初创时期相对简单的协作框架,在如此庞杂多元的文明洪流冲击下,开始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资源分配、区域管辖权、技术共享尺度、文化冲突调解、安全防务协同……无数前所未有的复杂议题,如同潮水般涌向以星盟为核心的联盟理事会。一次关于在联盟公共星域内开采一种稀有能量晶体的权益分配会议上,分歧达到了白热化。
以凝辉文明为首的几个技术发达、资源需求旺盛的成员,主张按照文明等级与技术贡献度进行分配,强调效率与产出最大化;而守林人族及众多新加入的、规模较小的生态型或艺术型文明,则强烈要求保障所有成员,尤其是弱势文明的基本发展权与生存环境不受破坏,主张更加公平甚至带有倾斜性的分配方案。双方各执一词,引经据典,会议从激烈的辩论演变为近乎僵持的对峙,一项关乎众多文明发展的关键决策竟迟迟无法落地。
类似的僵局在多个领域同时出现。联盟的决策效率明显下降,内部开始出现抱怨和离心倾向的苗头。一些别有用心或本就持观望态度的朝宗文明,更是暗中散布流言,质疑联盟是否具备领导万族的能力。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伊芙琳在联盟理事会紧急扩大会议上,语气沉重而坚定,“我们因共同的理念而凝聚,但若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够有效协调万族的治理体系,联盟终将因内部的混乱与低效而分崩离析。我们必须建立一套更加完善、更具包容性,同时也能保证决策效率与执行力的新秩序框架。”
会议决定,成立一个由各主要文明代表及领域专家组成的“联盟宪章起草委员会”,由伊芙琳亲自担任主席,着手制定一部能够规范联盟内部关系、明确权利义务、指导未来发展的根本大法——《秩序联盟宪章》。
起草过程本身,就是一场浩大而艰难的利益博弈与理念融合。各方代表为了一个条款的措辞、一项权力的界定、一个机构的设置,往往要争论数个星轮。伊芙琳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不容置疑的威望,在其中斡旋、平衡、引导。她既坚持星盟作为“归源之门”守护者和联盟发起者的核心领导地位,也充分尊重并吸纳各盟友的合理诉求与独特文化。
最终,在经历了无数次修改与妥协后,《秩序联盟宪章(草案)》终于出炉。宪章确立了联盟的根本宗旨为“守护秩序,探寻归源,促进万族共生共荣”;构建了以“联盟理事会”为最高决策机构、下设执行、司法、监督及各专业委员会的权力架构;明确了成员文明的权利与义务,包括在遵守宪章前提下的高度自治权、资源共享权、安全受保护权,以及承担共同防务、促进文化交流、遵守探索规范等义务;并设立了基于文明规模、发展程度、贡献度等多重因素的、动态的权益分配与责任分担机制。
宪章草案向全体联盟成员及朝宗文明公示,征求意见。可以想见,这引发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讨论,支持、反对、修改建议如雪片般飞来。但无论如何,一个清晰、透明、致力于公平与效率平衡的治理框架已然呈现,为混乱的局面指明了解决的方向。
就在联盟内部为构建新秩序而倾注全力时,“源海初探团”的探索,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谨慎积累后,终于迎来了又一次突破,而这一次,突破的方向却指向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领域。
莉亚娜在与“源初之海”的深度共鸣中,逐渐掌握了一种更加精妙的“信息过滤”与“定向询问”技巧。她不再被动接收那些浩瀚无序的信息流,而是尝试着将联盟当前面临的一些具体困境——例如不同文明能量体系兼容的技术难题、某种罕见宇宙瘟疫的病理模型、甚至是关于“太初印痕”更深层唤醒方法的疑问——凝练成高度纯粹的“秩序疑问”,小心翼翼地投向秩序之海的特定区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起初,大部分疑问都石沉大海,或者反馈回来的是完全不相干的混沌信息。但莉亚娜没有气馁,她不断调整着疑问的“频率”和“结构”,使其更贴近“源初之海”本身的语言。
终于,在一次关于如何调和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维持系统(一种基于高氧化学反应,另一种基于硅基晶体能量共振)使其能在同一星舰内共存的技术难题询问中,“源初之海”给出了回应!
不是具体的解决方案,而是一段蕴含着某种“适应性共生”法则原理的秩序弦线组合模式!这段模式并非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像提供了一把“钥匙”或一个“思路”,指引着研究者如何去理解不同秩序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寻找它们能够和谐共存的“共振点”。
当莉亚娜将这段玄奥的秩序模式转译并传递给后方苦苦攻关的艾妲教授团队时,引发了研究界的轰动!科学家们按照这个思路重新建模推演,竟然在极短时间内,找到了数种之前从未设想过的、能够实现两种生命系统安全共存的潜在技术路径!虽然距离实际应用还有距离,但方向已然明确,这比他们自己盲目摸索要高效何止千百倍!
“源初之海……它像是一个拥有无限知识宝库的……‘导师’?”艾妲教授激动万分,“它不直接给予答案,而是指引我们思考的方向,激发我们自身的智慧!”
这一发现的意义,丝毫不亚于找到新的能源或武器。它意味着,“源初之海”的价值,远不止其本身蕴含的秩序本源力量,更在于它那近乎无限的、能够启迪万族智慧、加速文明发展的“知识源泉”属性!
消息传出,联盟内部因宪章争论而产生的些许浮躁情绪,被巨大的振奋所取代。所有文明都意识到,紧密团结在联盟之内,遵循规则,共同探索“源初之海”,所能获得的收益,将远超各自为政、甚至内耗所能得到的。这为《秩序联盟宪章》的最终完善与通过,提供了强大的现实动力和共同利益基础。
然而,莉亚娜在成功获得这次“指引”后,也向伊芙琳传递了一丝隐忧。她感觉到,随着她与“源初之海”连接的加深,以及联盟频繁的、“索取”式的询问,那片浩瀚的秩序之海深处,似乎也泛起了一些极其细微、难以捉摸的……“涟漪”。这些涟漪并非恶意,更像是一种……被频繁“扰动”后产生的、本能的无序倾向。
“我们与它的交流,必须保持在一个平衡点。”莉亚娜警告道,“过度索取,或许会打破它自身的宁静,甚至可能引发我们尚无法预知的反应。”
探索与索取,滋养与扰动,秩序联盟在迎来快速发展黄金时代的同时,也必须开始学习如何与这片给予他们一切的“源初之海”,维持一种可持续的、和谐共生的关系。
治理的权衡与深澜的回响,共同构成了秩序新章初期最鲜明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