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最新章节。
手发背
手发背初期像芒刺的形状,是手三阳经的风火与湿邪凝滞而成。若质地坚硬、溃后损伤筋骨则属险症;若高肿明显、溃破迅速则容易痊愈。
【注释】这种病症生在手背上,属于手三阳经的病症,由风火与湿邪凝滞而形成。初期像芒刺般大小,渐渐感觉疼痛,若高肿红活、灼热且溃破迅速的是痈;若是漫肿坚硬、不红不热、溃破迟缓的则是疽。无论病灶大小,只要溃破后深及筋骨,就难以痊愈。初期都适宜服用羌活散发汗解表,接着服用内疏黄连汤清热。其余的内外治疗方法,都按照痈疽肿疡、溃疡门的常规处理。
羌活散
羌活 当归(各二钱) 独活 乌药 威灵仙(各一钱五分) 升麻 前胡 荆芥 桔梗(各一钱) 甘草(生,五分) 肉桂(三分)
酒、水各一钟,煎一钟,食远服。
【方歌】羌活散医手发背,除湿发汗把风追,升麻前独荆归草,乌药威灵桔桂随。
内疏黄连汤(见“肿疡门”相关内容)
掌心毒
掌心毒表现为手掌心红肿疼痛,是心包经积热引发的;若偏在手掌边缘,名为穿掌毒。初期适宜发汗,之后适宜清热。
【注释】这种病症生在手掌心,红肿疼痛,属于心包经的劳宫穴部位,由积热引起。若偏于手掌边缘,名叫穿掌毒,也叫穿埂毒、鹚痈。初期治疗和手发背相同,其他治疗方法,都按照痈疽肿疡、溃疡门的常规处理。
虎口疽(附:合谷疔)
虎口疽生长在合谷穴处,属于大肠经湿热凝结而成。根基深的是疔,肿大的是疽,表现为坚硬木痛,需用针具明确诊治。
【注释】这种病症生在合谷穴,位于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的岐骨之间,由大肠经湿热凝结引发,又名丫叉毒、擘蟹毒。初期像豆子大小,漫肿色青,木痛坚硬的,称为虎口疽;如果初期是黄色粟米样小疱,痒热灼痛,根部有红丝向上攻窜至腋下,就称为合谷疔。
无论疔还是疽,初期都适宜用羌活散发汗治疗,用内疏黄连汤清热,疽证脓成后用针穿刺排脓,其余治疗方法按照痈疽肿疡、溃疡门处理。疔证在初期,要将疔根挑出,有红丝的,需在红丝尽头用针砭断。其余治疗方法都按照疔门处理。
羌活散(见“手发背”相关内容)
内疏黄连汤(见“肿疡门”相关内容)
病鰕
病鰕这种病症总是在手背上发作,症状就像虾一样,红肿疼痛。内部治疗应当清热解毒,外部用汤药清洗,这是手三阳经热毒积聚造成的。
【注释】这种病症生在手背上,属于手三阳经热毒积聚过盛而形成。症状如同虾的形状,高起的硬块红肿疼痛,初期适宜服用黄连消毒饮,外部用食盐、酒糟、香油一起炒到发出香气,再用滚开的热水浇上去,趁热淋洗患处,红肿就能消退。如果高起的硬块没有消退,再用蟾酥饼贴在患处,外面用巴膏盖住,用来腐蚀掉硬块,之后再敷上生肌散,仍然用膏药盖住,促使伤口收敛愈合。
黄连消毒饮(见头部“百会疽”相关内容)
蟾酥饼(即蟾酥丸作饼。见“疔疮门”相关内容)
巴膏
生肌散(俱见“溃疡门”相关内容)
手丫发
手丫发发生在手指的分叉处,是由于脾经湿火凝结引起的。初期像粟米大小,逐渐长到豆子大小,红肿灼热且疼痛,内外治疗方法都按照疔疮的治法来处理。
【注释】这种病症生在手指分叉的骨缝之间,除了大拇指的合谷穴部位,其他手指分叉处生的病,就叫做手丫发。根源是脾经湿火凝结形成的。刚开始像粟米一样,颜色发红,渐渐长大到豆子大小,红肿灼热且疼痛。溃破后如果疼痛不止,要等到脓栓脱落,疼痛才会停止。内外治疗的方法都按照疔证门的方法进行。
调疽
调疽生于手的大拇指,由肺经积热引发。初期像粟米或豆子大小,逐渐肿至李子般大,呈现青紫颜色,伴有麻木、痒痛彻骨的症状。第六天刺破患处,若排出稠脓和鲜血则为吉兆;若出现黑腐蔓延,甚至导致断指,则属凶险之症。
【注释】此证生于手的大拇指,因肺经积热而成。初期如粟米、豆子般大小,逐渐肿胀如李子,颜色青紫,伴有麻木感,痒痛剧烈彻骨。发病第六天刺破患处时,流出稠厚脓液和鲜血者为吉;若流出黑血则病情危险。初期服用麦灵丹以发汗解表,接着服用仙方活命饮,外部敷用白锭子。其余内外治疗方法,均与痈疽的肿疡、溃疡门治法相同。若黑腐蔓延且无疼痛感,名为断指,属逆症,治疗方法与足部脱疽一致。
麦灵丹
仙方活命饮
白锭子(俱见“肿疡门”相关内容)
蛇头疔、天蛇毒
蛇头疔表现为疱疹紫暗坚硬且疼痛,天蛇毒则疼痛、肿胀发红且自觉烦闷,这两种病症都与脾经火毒相关,需根据生长的手指来辨别所属的专门经脉。
【注释】这两种病症都生在手指顶尖。
手指虽然各有专属的经脉,但这两种病症都兼因脾经火毒而形成。蛇头疔从筋骨间发作,根基深、毒势重,初期出现小疱,颜色发紫,疼痛明显,质地坚硬如钉子,初期适宜服用蟾酥丸以发汗,外部敷用雄黄散。天蛇毒从肌肉间发作,毒势稍轻,初期肿胀烦闷而无明显疮头,颜色发红,疼痛如火烧一般,初期适宜服用蟾酥丸以发汗,外部敷用雄黄牡蛎散。两种病症脓势将要形成时,都服用仙方活命饮,脓成熟后切开排脓,外部贴琥珀膏以煨脓生肌,若因体虚而不能收敛,则需补益。但手指是皮肉浅薄之处,不宜用灸法,也不宜过早切开。如果错误使用灸法或切开过早,导致皮肤破裂、腐肉外翻,疼痛加剧,就难以快速痊愈,对此需谨慎。手指经络图及相关歌诀都详见首卷。
雄黄散
明雄黄(二钱) 轻粉(五分) 蟾酥(二分) 冰片(一分)
将药物一同研磨成细末,用新打取的井水调制成浓稠状,放在隔水的锅中炖至温热,敷在患病的手指上,用薄纸覆盖,每天更换三到四次。
【方歌】雄黄散治蛇头疔,紫痛根坚火毒攻,冰片蟾酥轻粉末,汲水调涂用纸封。
雄黄牡蛎散
牡蛎(煅,四钱) 明雄黄(二钱)
将药物分别研磨成细末,混合在一起,再次研磨均匀,加入蜜水调制成浓稠状,放在隔水的锅中炖至温热,涂抹在患病的手指上,能够止痛,每天使用五六次。
【方歌】雄黄牡蛎天蛇毒,指头焮红闷肿疼,二味细研加蜜水,调敷止痛效又灵。
蟾酥丸(见“疔疮门”相关内容)
仙方活命饮(见“肿疡门”相关内容)
琥珀膏(见头部“发际疮”内)
蛇眼疔、蛇背疔、蛀节疔、蛇腹疔、泥鳅疽
蛇眼疔生长在指甲旁边,生在指甲根后的名为蛇背疔,蛀节疔生于手指中节骨处,蛇腹疔在手指内呈鱼肚形状,泥鳅疽表现为整个手指肿胀,牵引肘臂处灼热疼痛。根据生长的手指来分辨所属经络,这些病症总的来说都是由脏腑火毒引发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