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中杂症上1-1(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最新章节。
【注释】头痛,是邪气与真气相互搏击,毒邪壅塞阻滞,向上侵犯头部清窍所导致的。所以毒热上涌,以及风热郁闭,都能引发头痛。比如头面部痘疹出现得稠密,身体高热,伴有烦闷、昏沉疼痛,这是毒火上腾,用大连翘饮主治;如果头面部痘疹出现得稀疏,只是稍微感觉身体发热、头痛,这是风热郁闭,适宜用清解散治疗。
大连翘饮(方剂见“收靥”相关内容)。
清解散(方剂见“发热”相关内容)。
腰痛
痘疹还未发出就先出现腰痛,这是毒火极其亢盛,真阴难以抵御所致。此时需迅速用加味归宗汤泻毒,防止毒邪传入肾经。
【注释】但凡痘疹在发热阶段出现腰痛,这是极为凶险的症状。因为腰是肾所主的部位。毒火太过亢盛,人体真阴无法战胜邪气,所以会频繁疼痛。必须使用加味归宗汤尽快泻除毒邪,不让毒邪传入肾经,这样患者才有存活的希望。若治疗稍有迟缓,毒火猛烈上冲,痘疹必然会变得干枯紫黑,一旦肾阴枯竭,就难以救治了!
加味归宗汤
当归尾 赤芍药 元参 大黄(生) 羌活 荆芥穗 青皮(炒) 穿山甲(炙) 生地 东山楂 牛蒡子(炒、研) 木通
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加味归宗治腰疼,归芍元参大黄生,羌穗青皮穿山甲,生地山楂蒡木通。
腹痛
小儿发热且腹痛,若是表邪郁滞,用芍药防风汤;若是里邪郁滞,用加味平胃散;若是阴分郁热,用桂枝大黄汤疗效显着。
【注释】凡是小儿出痘疹时出现腹痛症状,有的是因为风寒郁结,痘疹发出不畅,伴有烦躁和腹痛,这是表邪郁滞所致,用芍药防风汤主治;有的是因为饮食积滞郁塞,在痘疹发出时原本没有腹痛,却忽然间腹痛发作,这属于里邪郁滞,宜用加味平胃散治疗;还有的起初因毒热郁积在阴分,疼痛位于脐下,时作时止,这属于阴分郁热,用桂枝大黄汤主治。
芍药防风汤
升麻 防风 陈皮 桔梗 川芎 白芍药(炒) 甘草(生) 厚朴(姜炒) 枳实(麸炒)
以生姜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芍药防风解表宜,升麻防风共陈皮,桔梗川芎白芍药,甘草厚朴合枳实。
加味平胃散
陈皮 厚朴(姜炒) 神曲(炒) 南苍术(米泔水浸,炒) 麦芽(炒) 甘草(生) 香附米(制) 南山楂
以生姜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加味平胃治食伤,陈皮厚朴神曲苍,麦芽甘草香附米,山楂同煎引生姜。
桂枝大黄汤
生大黄 桂枝 生甘草 生白芍
以生姜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桂枝大黄疗阴郁,生军泄热效非常,散寒桂枝调中草,白芍和中顺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