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保卫处扩招人数(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地下交通站的红小鬼》最新章节。

郑国涛听完王文章的建议,目光转向林默:"林默,你的意见呢?"

林默略作思索,沉稳地开口:"王处长的分阶段推进思路很务实。不过,考虑到我们厂现在是万人大厂,保卫处要担负的任务确实繁重。我认为与其分批次申请,不如一次性把编制要到位,这样更有利于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

他翻开自己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继续分析:"我初步测算过,要确保厂区安全无虞,治安科需要增加150人,生产安全科需要30人,消防科需要30人,内勤科需要20人,总计220个编制。这个数字看起来大,但分摊到四个科室和三班倒的岗位上,其实只是基本需求。"

王文章闻言微微皱眉:"220个编制?这个数字恐怕......周厂长那边很难通过啊。"

何雨柱忍不住插话:"王处长,我们是按实际需求测算的。光是治安科要负责的厂区巡逻、门卫、家属区治安和物资押运这几块,增加150人都只是勉强够用。"

郑国涛沉吟片刻,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220个编制确实是个大数目。但我们要看到,保卫处现在肩负的是万人大厂的安全保卫工作,责任重大。这样吧,就按220个编制准备报告,但要着重强调这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底线需求。"

他环视在场三人,语气坚定:"报告要写得扎实,用数据说话。把各岗位的职责分工、排班需求都列清楚,让领导们明白这220个编制每一个都是必不可少的。"

"我理解处长的考虑。"王文章谨慎地回应,"不过这么大规模的扩编,恐怕需要张书记的鼎力支持。在报告表述上,我们要特别突出这对保障生产安全的重要性。"

"好!"郑国涛一锤定音,"报告明天下午之前必须完成。完成后,我们直接向张为民书记做专题汇报。"

会议结束后,何雨柱立即着手撰写报告。在王文章的指导下,他详细列出了每个岗位的设置理由和职责要求。当看到报告上申请新增编制220人这个数字时,何雨柱自己都觉得有些忐忑。

"王处长,这个数字是不是真的太大了?"他忍不住问。

王文章推了推眼镜:"数字确实不小。但现在是我们处升格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不把编制要到位,以后就更难了。关键是看郑处长怎么向张书记汇报。"

第二天下午,郑国涛带着最终版的报告,来到了张为民书记的办公室。他特意让何雨柱带着各岗位的详细说明材料一同前往。

"张书记,这是我们处关于扩编的详细方案。"郑国涛将报告双手递上,"我们经过充分调研论证,认为要担负起万吨钢厂的安全保卫职责,必须配齐配强保卫力量。"

张为民仔细翻阅着报告,当他看到申请新增编制220人时,眉头微微挑起,但并没有立即表态,而是继续往下看。

何雨柱紧张地站在一旁,随时准备补充说明。

"老郑啊,"张为民终于放下报告,"220个编制,这个数字可不小。你能具体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多人手吗?"

郑国涛从容应答:"张书记,我们这是按最低标准测算的。光是治安科要负责的厂区巡逻、家属区治安和重点物资押运这三块,这些人都只是勉强维持。特别是现在生产任务重,原材料和成品钢材的运输频次增加,押运力量严重不足。"

何雨柱赶紧补充:"张书记,这是各岗位的详细说明。比如重点物资押运,按照规范需要30个人分三班轮值,现在只有6个人在硬撑,工人们已经连续加班两个月了。"

张为民仔细翻阅着岗位说明,不时点头。当他看到消防科提出的专业设备操作人员需求时,问道:"这些消防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专门配置吗?"

"必须配置。"郑国涛肯定地说,"上次动力车间那起小火情,就是因为操作人员不专业,差点酿成大祸。这些专业岗位,必须要专人专岗。"

张为民沉思良久,在办公室里踱了几步,突然停下问道:"如果只给你们150个编制,能保证基本运转吗?"

郑国涛坚定地摇头:"张书记,保卫工作不能打折扣。220个编制是我们经过科学测算的最低需求,少一个岗位都可能留下安全隐患。特别是在当前生产任务这么重的情况下,安全保卫必须万无一失。"

张为民重新坐回座位,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办公室里一片寂静,何雨柱紧张得手心冒汗。

"好吧。"张为民终于开口,"就按220个编制准备上会。不过老郑,我要提醒你,这么大规模的扩编,其他部门肯定会有意见。你们必须确保这批新人能在最短时间内发挥作用。"

郑国涛立即保证:"请张书记放心,我们已经有详细的培训计划。保证新人上岗后,保卫处的工作能立即迈上一个新台阶。"

从张书记办公室出来,何雨柱长舒一口气:"处长,我真没想到张书记会这么痛快就同意了!"

郑国涛脸上也露出欣慰的笑容:"张书记一向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我们的报告做得扎实,理由充分,他自然会支持。"

三天后的厂务会上,当郑国涛提出220个编制的扩编方案时,果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周厂长首先表示质疑:"220个编制?保卫处一下子要这么多编制,是不是再斟酌一下?"

其他分管副厂长也纷纷发言,有的认为编制过多,有的建议分批次解决。

就在讨论陷入僵局时,张为民书记清了清嗓子,会场立刻安静下来。

"同志们,"张书记缓缓开口,"刚才国涛同志已经把各岗位的设置必要性说得很清楚了。我要强调的是,安全问题不能打折扣。我们厂现在是万人级规模,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损失的不是几个劳动力的问题,而是可能影响全厂的生产秩序!"

他环视会场,语气坚定:"保卫处提出的220个编制,是经过科学测算的最低需求。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算大账,不能斤斤计较。我同意这个方案。"

张书记一锤定音,其他领导也就不再反对。当扩编方案获得通过的消息传到保卫处时,整个处里都沸腾了。

王文章难得地露出笑容:"真没想到,张书记这么支持我们的工作。"

郑国涛立即部署下一步工作:"雨柱,抓紧时间制定招录方案。220个人的招录工作量大,你要做好充分准备。王处长,面试环节你要严格把关。"

"明白。"王文章应道,"我会制定详细的面试流程和评分标准。"

何雨柱激动地说:"处长放心,我一定把这项工作做好!"

当晚回到四合院,何雨柱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林默。

"默哥,220个编制全批了!张书记亲自拍板的!"何雨柱兴奋地说。

林默也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下保卫处的架子总算能搭起来了。不过接下来你们的任务更重了,220个新人的培训可不是小事。"

"我知道。"何雨柱郑重地点头,"老团长已经让我开始准备培训计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