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教育的未来(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之地产风云》最新章节。
会场很安静。领导们和专家们看着屏幕,脸上露出思索的神情。
程长赢最后诚恳地说:“我们深知教育事业的严肃性和复杂性。我们恳请相关部门,能够给予我们一个‘先行先试’的机会,将我们的‘实验室’纳入市里的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我们愿意接受最严格的监督和评估,用实践成果来证明这条道路的价值。”
他的发言,没有抱怨,没有施压,只有翔实的数据、清晰的逻辑、宏大的视野和诚恳的态度。
研讨会结束后,李副市长特意留下来,和程长赢又单独聊了十几分钟。内容无人知晓,但程长赢回来时,眉宇间的凝重散去了不少。
一周后,教育部门的态度出现了微妙转变。他们组织了一个由国内顶尖教育专家构成的评估团,对长赢的课程体系进行了第二次,也是更深入细致的评审。
评审会上,火药味依然浓烈。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育家毫不客气地质疑:“程总,您说的这些能力很重要,但如何量化考核?没有分数,没有排名,家长如何判断孩子的进步?社会如何认可?”
程长赢早有准备,他示意一旁的陈墨打开一个新的系统界面。
“我们开发了一套‘成长性评价系统’。”程长赢解释道,“它不给出一个简单的分数,而是通过记录学生在每一个项目、每一次协作、每一次挑战中的过程性数据——比如他提出了多少个有效方案、在团队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沟通协调能力如何、面对挫折时的表现等等——形成一份动态的、多维度的‘能力图谱’。这份图谱,比单一的分数,更能真实地反映一个孩子的成长和潜力。”
屏幕上,一个虚拟的学生能力图谱如同星辰般展开,各项能力指标如同行星,其亮度和轨迹清晰地显示着该学生在不同领域的进展和变化趋势。
这套系统让在场的专家们感到新奇,但也引来了更多的追问和讨论。会议从上午一直持续到华灯初上。
最终,专家团给出了一个“原则上有条件通过”的意见。所谓条件,是要求长赢在未来三年内,定期提交详尽的实践报告和数据,并接受持续的跟踪评估。
这算不上完全的胜利,但至少,大门被推开了一道缝隙。
“长赢未来教育实验室”终于获得了“准生证”。消息传开,那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员工和业主,信心大增,申请名额瞬间被抢购一空。
开学典礼那天,程长赢站在崭新的、充满未来感和人文气息的校园里,看着下面那些充满好奇和渴望的小脸庞,以及家长们或期待或担忧的眼神,心中感慨万千。他简短地致辞,没有空话套话,只说:“在这里,我希望你们学会的,不是如何考高分,而是如何面对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并成为它的创造者。”
孩子们懵懂,家长们若有所思。
然而,就在典礼结束,程长赢和苏晚晴并肩走在回办公室的路上,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与成就感时,陈墨脚步匆匆地追了上来,他的脸色不太好看,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
“程总,苏总,”陈墨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紧张,“我们监测到,有几个匿名账号,正在境外一个非常隐蔽的论坛上,高价悬赏收集我们‘成长性评价系统’的底层算法逻辑和所有采集的学生过程性数据样本。出价……非常高。”
程长赢的脚步猛地顿住,苏晚晴也瞬间变色。
“对方的要求很具体,指名要核心的评估模型和未经脱敏的原始行为数据。”陈墨补充道,将平板递过来,上面是抓取到的匿名悬赏帖的截图,“而且,发布悬赏的IP,经过多层跳转,但初步溯源……指向了我们之前重点关注过的某个区域。”
一阵寒意骤然袭来,比空调的冷风更刺骨。
程长赢的目光从平板上移开,望向远处那所刚刚启航、承载着无数希望与梦想的“未来教育实验室”。阳光下的校园宁静而美好,但他仿佛看到,一片无形的、带着恶意的阴影,正悄然笼罩过来。
对方的目标,不再仅仅是商业机密,也不再是简单的个人隐私。
他们想要的,是长赢倾力打造的、关于“未来”的核心模型,以及……那些孩子最原始的、蕴含着无限可能性的“数据”。
程长赢的眼神瞬间变得冰冷而锐利。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通知安全部门,启动‘堡垒’最高响应。另外,告诉赵明,学校的数据安防等级,提到和集团核心金融数据库同一级别。”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
“谁想碰我们的孩子和未来,我就剁了谁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