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锅凉了,火没灭(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呆萌萝莉总裁的隐婚虐恋》最新章节。
研学营开营首日,晨雾如纱,笼罩着山村的青瓦石阶。
营地中央那口铜锅在熹微晨光中泛着古朴光泽,火焰自炉膛内悄然燃起,舔舐着锅底,仿佛唤醒一段沉睡十年的记忆。
两名学生站在灶前,一男一女,神情紧绷。
“非遗是保护,不是封存!”女生林溪攥着手中的申报书,声音清亮,“‘苦糖仪式’承载的是苦难中的尊严,是我们对抗遗忘的方式!一旦被资本包装成甜品IP,它就死了。”
对面男生陈野冷笑一声,扬了扬手中的开源配方表:“你说得轻巧。没有传播,谁记得?没有市场,谁传承?真正的守护,是让这味道活下去,而不是供在玻璃柜里当文物看!”
“可商业化就是背叛!”林溪眼眶微红,“你忘了第一天陆先生说的话吗?‘锅要热,人得诚’。现在这锅还没烧热,你就想把它端去卖钱?”
“我不卖糖,我卖希望。”陈野毫不退让,“贫困山区的孩子靠什么翻身?靠情怀能吃饱吗?”
话音未落,两人情绪失控,争执升级。
推搡间,陈野手臂猛地一挥——
哗啦!
一整锅刚熬好的琥珀色糖浆倾覆在地,滚烫黏稠的液体四散流淌,在石砖上冒着细小的白气,香气瞬间弥漫,却带着灼伤般的痛感。
全场死寂。
就在这时,一道身影缓缓走来。
黑衣、布鞋、眉目冷峻如山巅积雪——陆寒从晨雾中走出,脚步无声,却压住了所有躁动的气息。
他没有斥责,没有发怒,只是默默蹲下身,拾起一把旧木勺,轻轻刮起地上残存的糖浆。
众人屏息。
只见那糖液顺着勺沿缓缓滑落,在地面拖出一条蜿蜒曲折的痕迹,像河,像路,像命运不可预测的轨迹。
“你们看,”陆寒低沉的声音响起,不高,却穿透人心,“它流成什么形状了?不是圆,也不是方,但它还是糖。”
他抬眸,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的脸:“你们争的是形式,可忘了本质。这糖,本就是从苦里熬出来的。它可以进庙堂,也可以下市井;可以作祭品,也能当食粮。只要火不灭,味不改,心不偏——它就活着。”
林溪怔住,眼中的愤怒渐渐化为思索。
陈野低头看着自己沾满糖渍的手,喉结滚动了一下。
“如果你们真懂她,”陆寒冷冷道,“就不会用争吵玷污这一锅糖。”
他说完,将木勺放进盆中,转身离去,背影融入薄雾,如同十年前那个消失在雨夜的身影。
而此刻,在千里之外的小县城,程远正坐在简陋的办公室里,窗外暴雨初歇。
桌上摊开着一封快递信封,里面是一份匿名寄来的“新型健康营养糖”样品检测报告。
结果显示:含有微量γ-氨基丁酸(GABA)类似物与低频神经调节成分,长期摄入可能影响儿童梦境结构及情绪调节机制。
他的手微微发抖。
这不是食品,这是控制。
他曾亲眼见过福利院的孩子们吃下这种糖后变得异常安静——不再哭闹,不再做梦,甚至连笑声都少了。
他们说这是“专注力提升”。
可他知道,那是灵魂被悄悄抽走了温度。
但他没有立刻曝光。
于是他做了一件事——组织学生们写作文。
《我家的糖故事》。
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写下最真实的感受:
“妈妈说我吃了这个糖,上课不会走神了。可是以前我会梦见爸爸回家,现在什么都不梦,醒来就像睡了个假觉。”
“老师夸我最近很乖。可我想哭的时候,连眼泪都不太会流了。”
其中一篇写道:“妈妈说现在的糖吃了不做噩梦,可我宁愿做梦哭,醒来还能抱她。”
这些文字被悄悄整理成册,送到了苏怜手中。
听证会上,灯光森然。
企业代表西装革履,侃侃而谈:“我们只是顺应市场需求,研发更健康的代糖产品……”
苏怜静静听着,忽然按下遥控器。
音响传出一段录音——
轻柔的钢琴曲下,隐藏着极其细微的低频波动,循环往复,频率精准锁定在θ脑波区间。
背景音里,有孩子均匀的呼吸声。
“这是某幼儿园午睡时段的真实录音。”她声音平静,却如刀锋划破空气,“你们植入音乐中的诱导波形,配合糖分吸收节奏,形成条件反射式的情绪压制。告诉我,你们管这叫市场?”
她站起身,直视对方:“这是在偷孩子的梦。”
全场哗然。
三日后,该产品被勒令下架。
但当苏怜走出会场时,一名戴墨镜的男人擦肩而过,低声冷笑:“你们清算了过去,清得了人性吗?”
风穿廊而过,吹乱了她的发丝。
而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办事处,一封加密邮件悄然抵达。
收件人:萌萌·S(国际青年文化使者)
主题:【邀请函】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年论坛 · 主题演讲《味觉正义:一场关于记忆与抵抗的革命》
助理反复确认三次才敢点开附件。
可就在她准备转发给萌萌时,电脑屏幕突然闪烁——
原本庄重的官方页面骤然跳转,取而代之的是一段剪辑视频:
昏暗办公室内,陆寒面无表情地看着镜头,冷冷说出一句话:
“所谓‘苦糖’,不过是一场营销炒作。我对那段往事毫无感情。”
画面定格在他冷漠转身的瞬间。
助理惊得猛地合上笔记本。
窗外,暮色四合,山风呼啸,仿佛有什么正在悄然逼近。
(续)
暴雨初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会议中心的穹顶在晨光中泛着金属冷光。
会场外,各国青年代表陆续入场,胸前佩戴着象征“味觉正义”运动的琥珀色徽章——那是由回收糖锅铜片熔铸而成,每一块都刻着一个孩子的名字。
中央主舞台后方,巨大的投影屏正循环播放“苦糖记忆工程”的纪录片片段:山区孩子围坐在灶前熬糖,火焰映红他们稚嫩的脸庞;老人们颤抖的手将第一勺糖浆倒入陶罐,如同完成一场庄严仪式。
而今天,这场全球瞩目的青年论坛将迎来最年轻的主讲人——萌萌,国际青年文化使者,也是“灶守人计划”的发起者。
他年仅十二岁,却已在三年间走访十七国,用声音、影像与文字重建被资本抹去的味道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